首頁

五百個故事 - 90 / 137
寓言故事類 / 陳凱 / 本書目錄
  

五百個故事

第90頁 / 共137頁。

 大小:

 第90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有一次,魯班用木塊和竹片精心設計製成了一隻鵲鳥。只要一開動機關,這只木頭鳥兒竟象活的一樣,拍拍翅膀就飛上天空。飛啊,飛啊,它在天上整整翱翔了三天都沒有落下來。

滿城的軍民百姓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逼真的木鵲,無不仰頭喝彩,魯班也滿心歡喜,自以為世上沒有再比這做得更巧的東西了。


  

過了兩天,他的好朋友,也是當時很有名的思想家墨子來看望他,魯班很熱情地招待了這個許久不見的好朋友。

兩個人很長時間不見面,都顯得格外親熱,彼此滔滔不絶地訴說著自己的成就。當魯班說到自己用木料做的鵲鳥時,墨子卻對魯班說:「你做的這只鵲鳥,根本不算巧。」

「什麼•”魯班很生氣,“這還不算巧!」

「是啊!這只鵲鳥還不如馬車軸上的木銷子。」

魯班一賭氣,眨眼工夫就砍出一個三寸的木銷,便拿給墨子看。墨子看到魯班做的木銷說道:「你做的木銷能夠承載50石重的貨物,而你煞費苦心做的鳥兒有什麼用處呢•」

「這個……」魯班答不上來了。

「因此,”墨子說,“任何一種工作,凡對人民有利的就叫做巧,對人民無利的,就叫做拙。」

立世存身:墨子以功利眼光看問題,人類需要講實際的人,也需要幻想家、理想主義者。

楚人有二妻

字數:687

戰國時期,陳軫被秦國驅逐出境,秦王對他說:「我能滿足你的願望,你離開秦國後將到哪裡去?我好為你準備車輛。」

陳軫回答說:「我願意到楚國去。」

秦王說:「張儀認為你會到楚國去,寡人也知道你要到楚國去。除了楚國,你還想到哪裡去•」

陳軫說:「我離開秦國,故意回到楚國去,來滿足大王和張儀的策劃,來證明我並不曾親附過楚國。」

秦王問:「你要到楚國去,還說不曾親附過楚國,這話不是自相矛盾嗎?」

陳軫說:「我作為秦國的大臣,如果把秦國的內情告訴楚王,楚王就會認為我不是忠臣,一定不會留我。如果楚王留下我,就說明我不曾親附過楚國,不曾出賣過秦國的秘密。」

陳軫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就給秦王講了《楚人有二妻》的寓言故事:

一個楚國人娶了兩個妻子。有人調戲年長的妻子,年長的妻子把那個人痛罵了一頓。那個人又調戲年輕的妻子,年輕的妻子答應了那個人的非禮要求,兩個人便勾搭成奸了。

過了不久,娶兩個妻子的丈夫死了。

旁人問那個調戲楚人妻子的人說:「現在你可以娶這兩個寡婦了。你想娶那個年長的寡婦呢•還是想娶那個年輕的寡婦呢•」

他回答說:「娶那個年長的寡婦!」

旁人又問:「年長的寡婦曾經痛罵過你,年輕的寡婦曾經順從過你,你為什麼不娶年輕的而要娶那個年長的呢•」

他回答說:「當初住在那個楚人的家裡,自然要讓她順從我啊;現在娶到我家,做我的妻子,自然要讓她為我而痛罵調戲她的人了。」

秦王聽完這個故事,便把陳軫留下,加以重用。

處世存身:看問題的立場一旦發生變化,人們的取捨往往也會隨之改變。

偽 辯

字數:525

法庭上,一個人被控謀殺。所有的證據已足夠將其定罪,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死者的屍體。

在審判快要結束時,被告的律師知道他的委託人已經獲釋無望,但是仍不死心。

於是他說:「法官大人,在座的每一位女士們、先生們,接下來的事情將會讓你們大吃一驚。」律師看了下手錶:「你們認為的那個『受害人』將在1分鐘內走進法庭」。說完他把目光投向法庭門口。

陪審員們都信以為真,側過頭看著入口。然而1分鐘過去了,什麼也沒發生。

這個時候,律師又說道:「其實,剛纔我所說的只是一個虛構,但是所有的陪審員都懷着預期的心態看著法庭大門。這說明,你們每個人對本案中是否有人被殺,持懷疑的態度。因此,我堅持提出對被告作無罪判決。」


  

法官讓陪審團下去商議後做出決定。幾分鐘後,陪審員們返回法庭,宣佈了他們商議後的結果——被告有罪。

「為什麼會是這樣?”被告的律師質問,「我看見所有的陪審員都盯着門口,你們都存在着疑慮。」「哦,是的。」陪審團主席最後說:“我們都看著門口,但是,你的委託人沒有。」

立世存身:事實勝於雄辯。維妙維肖的偽裝掩蓋不住事實的真相;精心策劃的騙局終有破綻之時。狐狸的尾巴終究會露出來的。

孔明慧眼識刺客

字數:268

三國時期,曹操曾經派刺客去見劉備,準備行刺。刺客見到劉備之後,與劉備討論攻魏國的戰爭局勢,極合劉備的意思,劉備非常高興。

不久諸葛亮進來,刺客一見大驚失色,突然不知如何處置,趕忙起來上廁所。

劉備向諸葛亮引薦那人說:「先生來得正好,方纔得到一位奇土,可以幫你的忙。」

諸葛亮慢慢嘆道:「我剛一進來,就看到來客的臉色變了,神情有些驚懼,視線低而時時露出忤逆之意,奸邪之形完全泄漏出來,我覺得他一定是個刺客。」

於是很快下令派人追出去,刺客卻已經跳牆離去了。

立世存身:慎思辯才,才能避禍求福。

李世民智退突厥

字數:394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就聰慧過人,足智多謀。他十六歲那年,隋煬帝在雁門關被突厥圍困,把詔書綁在木頭上放進汾河水中,募兵救援,李世民馬上應募,在將軍雲定興的部下服

役。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