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文選 - 237 / 483
古典散文類 / 林則徐等 / 本書目錄
  

晚清文選

第237頁 / 共483頁。

 大小:

 第237頁

朗讀:

漢承秦弊,不能盡改。自是以後,去三代漸遠。三代之法,不能行于今日。如其泥古以為治,此孔子所謂生今之世,而反古之道者也。由此觀之,中國何嘗不變哉!即歐洲諸國之為治,亦由漸而變,初何嘗一蹴而幾,自矜速化歟?銅龍沙漏,璣玉衡,中國已有之於唐虞之世。鐘錶之法,亦由中國往。算法借根方,得自印度。火器之制,宋時已有。如金人之守汴,元人之攻襄陽,何嘗不恃炮火。其由中國傳入可知也。其他如火輪舟車,其興不過數十年間而已。而即欲因是笑我中國之不能善變,毋乃未嘗自行揆度也歟?吾知中國不及百年,必且盡用泰西之法,而駕乎其上。蓋同一舟也,帆船與輪舶,遲速異焉矣。同一車也,駕馬與鼓輪,遠近殊焉矣。同一軍械也,弓矢刀矛之與火器,勝敗分焉矣。同一火器也,舊法與新制,收效各別焉矣。同一工作也,人工與機器,難易各判焉矣。無其法則不思變通,有其器則必能倣傚,西人即不從而指導之,華人亦自必竭其心思材力,以專注乎此。雖然,此皆器也,而非道也。不得謂治國平天下之本也。

夫孔子之道,人道也。人類不盡,其道不變。三綱五倫,生人之初已具,能盡乎人之分所當為,乃可無憾。聖賢之學,胥自此基。舍是而言,死後誰得而知之,亦誰得而見之?況西國所謂死後獲福者,其修亦必裕于生前。然則,仍是儒者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之說耳。故吾向者曾謂數百年之後,道必大同。蓋天既合地球之南朔東西而歸於一天,亦必化天下諸教之異同,而歸於一源。我中國既盡用泰西之所長,以至取士授官,亦必不泥成法。蓋至此時不得不變古以通今者勢也。而今則猶未也。


  

今如有人必欲廢古來之製作,以遂其一時之紛更,言之於大廷廣眾之中,當必以其人非喪心病狂,決不至是。嗚呼,世人皆明於既往而昧于將來。惟深思遠慮之士,乃能默揣而得之。天心變于上,則人事變于下。天開泰西諸國之人心,而畀之以聰明智慧,器藝技巧,百出不窮,航海東來,聚之於一中國之中。此固古今之創事,天地之變局。諸國既恃其長,自遠而至,挾其所有,以傲我之所無,日從而張其炫耀,肆其欺陵,相軋以相傾,則我又烏能不思變計哉?

是則導我以不容不變者天心也。迫我以不得不變者人事也。如石之轉圜于崇岡,未及墜地,猶謂其難,而不知其一落千仞也。況今者我國已自設局廠,製造槍炮,建置舟舶,一切悉以西法從事。招商局既建,輪船遍及各處,而洋務人員,輒加優擢。台灣福州已小試電氣通標之法。北方擬開煤鐵諸礦。所未行者輪車鐵路耳。則或尚有所待也。此皆一變之機也。惟所惜者僅襲皮毛,而即囂然自以為足。又皆因循苟且,粉飾雍容,終不能一旦驟臻于自強。不知天時有寒暑而不能驟更,冰炭有冷暖而不能立異。則變亦非一時之所能也。要之,在人而已矣。盡人事以聽天心,則請決之以百年。

○變法

《易》曰:窮則變,變則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變者也。上古之天下,一變而為中古。中古之天下,一變而為三代。自祖龍崛起,兼併字內,廢封建而為郡縣,焚書坑儒,三代之禮樂典章制度,蕩焉泯焉,無一存焉。三代之天下,至此而又一變。自漢以來,各代遞嬗,征誅禪讓,各有其局。雖疆域漸廣,而登王會列屏藩者,不過東南洋諸島國而已。此外無聞焉。


  
自明季利瑪竇入中國,始知有東西兩半球。而海外諸國,有若棋布星羅。至今日而泰西大小各國,無不通和立約,叩關而求互市。舉海外數十國,悉聚于一中國之中。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幾于六合為一國,四海為一家。秦漢以來之天下,至此而又一變。嗚呼,至今日而欲辨天下事,必自歐洲始!以歐洲諸大國,為富強之綱領,製作之樞紐,舍此無以師其長而成一變之道。中西同有舟,而彼則以輪船。中西同有車,而彼則以火車。中西同有驛遞,而彼則以電音。中西同有火器,而彼之槍炮獨精。中西同有備禦,而彼之炮台水雷獨擅其勝。中西同有陸兵水師,而彼之兵法獨長。其他則彼之所考察,為我之所未知,彼之所講求,為我之所不及。如是者直不可以僂指數。設我中國至此時而不一變,安能埒于歐洲諸大國,而與之比權量力也哉?

然而一變之道難矣。以今日西國之所有,彼悍然不顧者,皆視以為不屑者也。其言曰:我用我法以治天下,自有聖人之道在。不知道貴乎因時制宜而已。即使孔子而生乎今日,其斷不拘泥古昔而不為變通,有可知也。今觀中國之所長者無他。曰:因循也,苟且也,矇蔽也,粉飾也,貪罔也,虛矯也。喜貢諛而惡直言,好貨財而彼此交征利。其有深思遠慮,矯然出眾者,則必擯不見用。苟以一變之說進,其不嘩然逐之者幾希。蓋進言者必美其詞曰:中國人才之眾也,土地之廣也,甲兵之強也,財力之富也,法度之美也,非西國之所能望其項背也。嗚呼,是皆然矣。特彼知人才之眾,而不知所以養其人才以為我用。知土地之廣,而不知所以治其土地以為我益。知甲兵之強,而不知練其甲兵以為我威。知財力之富,而不知所以裕其財力,開源節流,以出諸無窮,而用之不匱。知法度之美,而不知奉公守法行之維力,不至視作具文。凡此皆其蔽也。故至今日而言治,非一變不為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