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建武二年,封為城陽王,賜乘輿、禦物、車馬、衣服。追諡敞為康侯。十一年,祉疾病,上城陽王璽綬,願以列侯奉先人祭祀。帝自臨其疾。祉薨,年四十三,謚曰恭王,竟不之國,葬于洛陽北芒。
十三年,封祉嫡子平為蔡陽侯,以奉祉祀;平弟堅為高鄉侯。
初,建武二年,以皇祖、皇考墓為昌陵,置陵令守視;後改為章陵,因以舂陵為章陵縣。十八年,立考侯、康侯廟,比園陵,置嗇夫。詔零陵郡奉祠節侯、戴侯廟,以四時及臘歲五祠焉。置嗇夫、佐吏各一人。
平後坐與諸王交通,國除。永平五年,顯宗更封平為竟陵侯。平卒,子真嗣。
真卒,子禹嗣。禹卒,子嘉嗣。
泗水王歙字經孫,光武族父也。歙子終,與光武少相親愛。漢兵起,始及唐子,終誘殺湖陽尉。更始立,歙從入關,封為元氏王,終為侍中。更始敗,歙、終東奔洛陽。建武二年,立歙為泗水王,終為淄川王。十年,歙薨,封小子燀為堂溪侯,奉歙後。終居喪思慕,哭泣二十餘日,亦薨。封長子柱為邔侯,以奉終祀,又封終子鳳曲陽侯。
歙從父弟茂,年十八,漢兵之起,茂自號劉失職,亦聚觽京、密閒,
稱厭新將軍。攻下潁川、汝南,觽十餘萬人。光武既至河內,茂率觽降,封為中山王。十三年,宗室為王者皆降為侯,更封茂為穰侯。
茂弟匡,亦與漢兵俱起。建武二年,封宜春侯。為人謙遜,永平中為宗正。子浮嗣,封朝陽侯。
浮弟尚,永元中為征西將軍。浮傳國至孫護,無子,封絶。延光中,護從兄緓與安帝乳母王聖女伯榮私通,遂取伯榮為妻,得紹護封為朝陽侯,位侍中。及王聖敗,貶爵為亭侯。
安成孝侯賜字子琴,光武族兄也。祖父利,蒼梧太守。賜少孤。兄顯報怨殺人,吏捕顯殺之。賜與顯子信賣田宅,同拋財產,結客報吏,皆亡命逃伏,遭赦歸。會伯升起兵,乃隨從攻擊諸縣。 更始既立,以賜為光祿勛,封廣漢侯。及伯升被害,代為大司徒,將兵討汝南。
未及平,更始又以信為奮威大將軍,代賜擊汝南,賜與更始俱到洛陽。更始欲令親近大將徇河北,未知所使。賜言諸家子獨有文叔可用,大司馬朱鮪等以為不可,更始狐疑,賜深勸之,乃拜光武行大司馬,持節過河。是日以賜為丞相,令先入關,修宗廟宮室。還迎更始都長安,封賜為宛王,拜前大司馬,使持節鎮撫關東。二年春,賜就國于宛,典將六部兵。後赤眉破更始,賜所領六部亦稍散畔,乃去宛保育陽。
聞光武即位,乃西之武關,迎更始妻子將詣洛陽。帝嘉賜忠,建武二年,封為慎侯。十三年,更增戶邑,定封為安成侯,奉朝請。以賜有恩信,故親厚之,數蒙燕私,時幸其第,恩賜特異。賜輒賑與故舊,無有遺積。帝為營頉堂,起祠廟,置吏卒,如舂陵孝侯。二十八年卒,子閔嗣。
三十年,帝復封閔弟嵩為白牛侯。坐楚事,辭語相連,國除。閔卒,子商嗣,徙封為白牛侯。商卒,子昌嗣。
初,信為更始討平汝南,因封為汝陰王。信遂將兵平定江南,據豫章。光武即位,桂陽太守張隆擊破之,信乃詣洛陽降,以為汝陰侯。永平十三年,亦坐楚事國除。
成武孝侯順字平仲,光武族兄也。父慶,舂陵侯敞同產弟。順與光武同裡閈,少相厚。
更始即位,以慶為燕王,順為虎牙將軍。會更始降赤眉,慶為亂兵所*(叔)**[殺]*,順乃閒行詣光武,拜為南陽太守。建武二年,封成武侯,
邑戶最大,租入倍宗室諸家。八年,使擊破六安賊,因拜為六安太守。數年,帝欲征之,吏人上書請留。十一年卒,帝使使者迎喪,親自臨弔。子遵嗣,坐與諸王交通,降為端氏侯。遵卒,子弇嗣。弇卒,無嗣,國除。永平十年,顯宗幸章陵,追念舊恩,封順弟子三人為鄉侯。 初,順叔父弘娶于樊氏,皇妣之從妹也。生二子:敏,國。與母隨更始在長安。建武二年,詣洛陽,光武封敏為甘裡侯,國為弋陽侯。敏通經有行,永平初,官至越騎校尉。 弘弟梁,以俠氣聞,更始元年,起兵豫章,欲徇江東,自號「就漢大將軍」,暴病卒。
順陽懷侯嘉字孝孫,光武族兄也。父憲,舂陵侯敞同產弟。嘉少孤,性仁厚,南頓君養視如子,後與伯升俱學長安,習尚書、春秋。
及義兵起,嘉隨更始征伐。漢軍之敗小長安也,嘉妻子遇害。更始即位,以為偏將軍。及攻破宛,封興德侯,遷大將軍。擊延岑于冠軍,降之。更始既都長安,以嘉為漢中王、扶威大將軍,持節就國,都于南鄭,觽數十萬。建武二年,延岑復反,攻漢中,圍南鄭,嘉兵敗走。岑遂定漢中,進兵武都,為更始柱功侯李寶所破。岑走天水,公孫述遣將侯丹取南鄭。嘉收散卒,得數萬人,以寶為相,從武都南擊侯丹,不利,還軍河池、下辨。復與延岑連戰,岑引北入散關,至陳倉,嘉追擊破之。更始鄧王廖湛將赤眉十八萬攻嘉,嘉與戰于谷口,大破之。嘉手殺湛,遂到雲陽就谷。 李寶等聞鄧禹西征,擁兵自守,勸嘉且觀成敗。光武聞之,告禹曰:「孝孫素謹善,少且親愛,當是長安輕薄兒誤之耳。」禹即宣帝旨,嘉乃因來歙詣禹于雲陽。三年,到洛陽,從征伐,拜為千乘太守。六年,病,上書乞骸骨,征詣京師。十三年,封為順陽侯。秋,復封嘉子廧為黃李侯。十五年,嘉卒。子參嗣,有罪,削為南鄉侯。永平中,參為城門校尉。參卒,子循嗣。循卒,子章嗣。
贊曰:齊武沈雄,義戈乘風。倉卒匪圖,亡我天工。城陽早協,趙孝晚同。
泗水三侯,或恩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