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物種起源》的出版是自然科學史上的一個最重大的事件,因為它成了
19世紀絶大多數有學問的人改造世界觀的開端。《物種起源》是不朽的,要想對其細節吹毛求疵也不容易。達爾文多年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並細心地收集了事實。《物種起源》為科學界提供了駁不倒的證據,它支持用變種和選擇的觀點來解釋化石、地質分佈、發育不全的器官、胚胎學上的類似和分類,其基礎則為賴爾天律不變說。
達爾文理論第一次為進化提供了令人滿意的作用過程。它之於生物科學,猶如哥白尼革命之於宇宙科學,因為它是一種不斷刺激着實驗和觀察的有效的假說,其影響全社會都感覺得到的假說,因為世界再也不會看起來是相同的了。正如地球已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人類也不再是生活的中心了。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問世以後,圍繞着他的學說展開了長期激烈而尖鋭的鬥爭。這部著作不知不覺地、不聲不響地擊敗了各個對手,說服了那些動搖分子,在越來越多的無私地尋找真理的人們中間,為自己爭得了許多朋友和信仰者。而赫胥黎就是維護達爾文學說的最堅決的鬥士之一。
為了能夠詳細證明他在《物種起源》中只是簡單勾畫出其輪廓的東西,達爾文的新著作《蘭花的傳粉》、《同種花的不同形態》、《攀緣植物》、《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相繼問世。這些著作都是達爾文心血的結晶。
第十一章 《人類的起源及性選擇》還在
1837—
1838年,當達爾文剛剛相信了關於物種是變異的產物的見解時,他就不得不趨向于一種想法,就是:人類也應該是依照同樣的法則而出世的。因此,他就開始收集人類起源方面的材料。不過,因為材料很少,而且說服力不強,所以,達爾文並沒有把它發表出來的任何意圖。而且,當時,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物種問題。
如果達爾文光是擺出對人類起源的觀點,而並不提出任何證據來加以充實,那麼對於《物種起源》這一著作的成功來說,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有害。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第
1版中,關於「大量光明將投射在人類的起源和他們的歷史上」的一句話,就引起了對達爾文的理論極其猛烈的攻擊。
隨着時間的推移,達爾文的進化論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到
1867年,在英國比任何人都更強烈地反對他的「倫敦昆蟲學會」的會員們,除了兩三個老人以外,也都「在某種程度上同意」他的觀點。甚至在達爾文的理論影響較小的法國,古生物學家也拿起了「進化論」這個思想武器。
日內瓦國民協會的主席卡爾·福格特在
1969年也說:「沒有人再敢堅持——至少在歐洲是這樣——物種全然是獨立地被創造出來的。」
達爾文的進化學說日益被人們接受後,關於人類的起源這個問題,自然而然地被提出來了。最先是達爾文的才華橫溢的朋友赫胥黎對「人類在自然界的地位」這一問題作了許多研究,而且特別細緻地研究了類人猿的腦和人腦的構造,因為人們認為腦體結構正是人和所有其他哺乳動物在身體上最主要的差別。赫胥黎在和奧溫的論戰中證明,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華萊士在人類問題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人類的祖先通過自然選擇而獲得的體質在人腦充分發達後不再改變,人類往後的整個進步,是與已經達到高水平的人類智能發展相聯繫的,人類的智能發展導致了發明工具,交通工具,火等等。
他認為,人類種族之間的鬥爭,過去是而且將來也是更多地取決於精神的後天變異,而不是更多地取決於身體,即更多地取決於人的智力和道德上的品質。當人僅僅在智力上,在腦和顱骨的結構上變化時,動物則借助于選擇僅僅在肉體上發生變化。動物和人之間的差別先達到了屬的程度,也可能是達到了科的程度。由於人類這種古老性,所以人種也像哺乳動物種同樣古老。
如果赫胥黎根據人體特徵指出人類這一種的等級,那麼人類這一科學起源就可以追溯到更遠,即現在一些哺乳動物目首次形成的那個時候。因此華萊士認為,根據人類的起源及其大腦的發展情況來劃分人類的等級是可能的。同樣,他也把人種的形成推遲了很久,他認為,人種體質上的特徵與當前人種的地理分佈無關,因為各種人種有足夠的時間遠離他們形成的地方。
赫克爾在
1868年問世的《自然創造史》中,詳細地研究了人類起源這一問題。
人們在認識上的進步,特別是越來越多的自然科學家完全贊成了物種進化學說,使達爾文打消了顧慮,開始着手整理、加工自己關於人類起源方面的筆記,準備出版。當然他也清楚,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用以說明人類的進化這個問題,還缺乏像生物的現在和過去的地理分佈及其所處的地質層序列這樣一些問題的頗有成效地一般說明生物進化的「強有力的證據」。因此,達爾文不得不只限于研究一些例接的證據,這些證據足以使人相信人類起源於某種低級的生物,足以做出人類是怎樣發展來的這樣的設想。
起初,《人類的起源及性選擇》這本書打算寫成《關於人類的一章》,但是很快達爾文就決定出一本篇幅不大的書,其中有一章寫人和動物的感覺的表現。他在
1842年和
1844年的兩個《概要》中就已經表述過的性選擇原則,並在動物界各綱中運用這一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