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 172 / 292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172頁 / 共292頁。

 大小:

 第172頁

朗讀:

山東蒲台縣妖婦唐賽兒反,能剪紙為人馬相戰鬥,且言能知未來事。初以新寡,祭夫墓得書劍,因削髮為尼。後復蓄髮,美色妖Y,據益都等地,殺傷官軍甚眾,勢甚猖獗。上遣安遠侯柳升剿之,不獲面遁。上捕之急,累及婦女,賽兒忽自首,裸而縛之,怡然不懼。臨刑,刀槍箭銃,俱不能傷,俄復遁去。

聞浚會通河。上命皇太子監守京師,巡幸北京。又命皇長孫留守北京。上率眾北征,至清水源,其地水咸苦不可飲,人馬皆渴。忽于營西北有清泉湧出,賜名神應泉。上至長清塞,夜間南望北斗,車駕至斡難河,即元太祖始興處,本雅失裡率眾拒戰,上一鼓敗之。本雅失裡遠遁,上乃班師。次年,瓦刺順寧王馬哈木朝貢不至,且欲寇邊,上復親征之,擊破其軍。


  

馬哈木北遁,上遂班師。因定都于北京,以京師為南京。上封高煦于雲南,以遠不肯行,改封青州,又不肯去,陰造兵器,養死士。上大怒,欲誅之。太子力救,上徙封之於樂安州,曰:「如其禍作,可朝發而夕擒之。」

阿魯台寇邊,殺興利守將王煥,上親征之。駕至鷄鳴山,阿魯台聞之,夜遁。阿魯台弒其主本雅失裡,自稱可汗,復寇邊。上復親征至上莊堡,韃靼王子也先土干率眾來降,上遂班師。次年,阿魯台復寇大同,上命皇太子監國,復率眾親征,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從。師次清水源,阿魯台遠遁。上夢神人告曰:「上帝好生。」如是者再,上遂班師。師次蒼崖,上不豫。七月庚寅,師次榆柳川,上大漸,召張輔受遺命,傳位皇太子。次日上崩。楊榮等秘不發喪,密奉大行皇帝訃至京師。

皇太子遣皇太孫赴開平迎梓宮,軍中乃發喪。上文武全才,寬嚴並濟,知人善任,讒間不行。用兵應變,機智如神,郡縣災傷,蠲租賑谷。容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國受封者三十餘國,亦盛矣哉。獨于建文忠臣,男誅戮,女為娼,不能無遺恨焉。

在位二十二年,壽六十五歲。

梓宮至京師。皇太子高熾即位,是為仁宗昭皇帝。改明年為弘熙元年,立妃張氏為後,任用蹇義、楊士奇、楊榮、夏原吉、金幼孜、黃淮、楊溥等,天下稱治。赦建文時奸黨族屬,並放還家,發教坊者,並宥從良,給還田產。時有自南京來者,上問所過地方何如?對曰:「淮、徐、山東,民多乏食,而有司征稅方急。」上不令部議,召楊士奇草詔,悉免之,然後令戶、工二部知。上明於星象,忽夜見星變,召蹇義、士奇等語曰:「天命盡矣。」乃嘆息曰:「監國二十年,為讒慝所構,心之憂危,吾三人共之。賴皇考仁明,得蒙保全,吾去世後,誰復知吾三人心者。」言已,泫然。蹇義、士奇亦流涕。五月,上不豫,召蹇義、楊士奇、黃淮、楊榮至思善門,命書敕,馳召皇太子于南京。翌日上崩。上天稟純明,至性孝友,從善改過,恭儉愛民,足稱令主。在位一年,壽四十八歲。

時皇太子未至。群臣請鄭、襄二王監國。乙巳六月,太子瞻基自南京,遂即位,是為宣宗章皇帝。改明年為宣德元年,立妃胡氏為後,漢王高熙在樂安,未嘗一日忘反,及上即位,謀益決。招集亡命,復遣人密約英國公張輔等,俾為內應。輔即縛其人,白於上。高煦上書,指夏原吉等為奸佞,當誅之。


  

上曰:「高煦果反。」夜召輔臣入,楊榮首勸上親征,上有難色。夏原吉曰:「兵貴神速。」楊榮言是。上意遂決。明日,諭百官親征,即治兵,遂與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楊溥發京師,命鄭、襄二王留守。車駕至樂安,漢王大懼。上以書諭漢王,令執獻首謀,歸命朝廷,猶可保全。又以敕系矢射城中,令執獻高煦。城中人多欲執獻高煦。上駐蹕樂安城北,發神機銃,聲震如雷,城中股慄。高煦狼狽失據,遂潛出,頓首謝罪。上遂班九,系漢王父子以歸。群臣欲並取趙王,獨楊士奇以為不可,楊溥與士奇意合。上乃封群臣奏章,遣使付趙王,使自處。趙王大喜曰:「吾生矣。」即獻護衛,上表謝恩,言者始息。上至京,廢漢王高煦為庶人,鎖縶于大內逍遙城,上往觀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急救起。上大怒,亟命力士舁銅缸覆之。缸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頂負缸起。乃積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時火熾銅熔,庶人死,諸子皆死。

安南黎利反,屢敗官軍。利請于朝,請復立陳氏後。上以疲弊中國,遠征無益,遂許之。冊封陳昺為安南國王,罷征南兵。後黎利篡陳昺而自立,遣使入貢,謝罪求封。群臣請討之,上亦不許,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安南即交趾國,自後朝貢不絶。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