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陽修集 - 422 / 544
古典散文類 / 歐陽修 / 本書目錄
  

歐陽修集

第422頁 / 共544頁。

 大小:

 第422頁

朗讀:

右漢《文翁石砫記》,雲「漢初平五年倉龍甲戌天季月,修舊築周公禮殿,始自文翁開建泮宮」。據顏有意《益州學館廟堂記》云:按《華陽國志》,文翁為蜀郡守,造講堂,作石室,一名玉堂。安帝永初間,烈火為災,堂及寺舍並皆焚燎,惟石室獨存。至獻帝興平元年,太守高朕于玉堂東復造一石室,為周公禮殿。有意又謂獻帝無初平五年,當是興平元年。蓋時天下喪亂,西蜀僻遠,年號不通,故仍稱舊號也。今檢范曄《漢書》本紀,初平五年正月改為興平,顏說是也。治平元年六月十三書。

【後漢文翁學生題名】


  

右漢文翁學生題名,凡一百有八人:文學、祭酒、典學從事各一人,司儀、主事各二人,左生七十三人,右生三十人。文翁在蜀,教學之盛,為漢稱首,其弟子著籍者何止於此。蓋其摩滅之餘,所存者此爾。治平元年六月二十日書。

【後漢熊君碑〈建安二十一年〉】

右漢《熊君碑》,雲「君諱喬,字舉」,「舉」上滅一字。其官閥不可詳考,其僅可知者「劉表時為綏民校尉,後遷騎都尉。建安二十一年卒,享年七十有一」。其雲「治《歐羊尚書》」,其字非訛闕,而以「陽」為「羊」,蓋古文字少,故須假借。至漢字已備而猶假用,何哉?後雲「太歲在申」,「申」上滅一字,以歷推之,當是丙申。又云「碑師舂陵福造」,「福」上滅一字,當是其姓。其書「顯」字皆為「<累頁>」,按許慎《說文》,顯從聲,而轉為累,其失遠矣,莫曉其義也。熙寧二年十月晦日山齋書。

【後漢元節碑】

右漢《元節碑》,文字摩滅,不見其氏族,其可見者才數十字爾,雲「君諱立,字元節,其先出自伊尹」,其餘不復成文。其銘雲「於穆從事」,疑其姓伊而為從事也。碑無年月而知為漢人者,以其隷體與他漢碑同爾。治平元年五月三日書。

【後漢殘碑】

右漢殘碑,不知為何人,所存者才三十二字,不復成文,惟雲「高字幼」,知其名高。又云「漢中興」,復知為後漢時人。進隷字在者甚完,體質淳勁,非漢人莫能為也,故錄之。

【後漢天祿闢邪字】

右漢「天祿闢邪」四字,在宗資墓前石獸膊上。按《後漢書》,宗資,南陽安眾人也。今墓在鄧州南陽界中,墓前有二石獸,刻其膊上一曰「天祿」,一曰「闢邪」。余自天聖中舉進士,往來穰鄧間,見之道側,迨今三十餘年矣。其後集錄古文,思得此字,屢求於人不能致。尚書職方員外郎謝景初家于鄧,為余摹得之,然字畫訛缺,不若余見時完也。按《黨錮傳》云:資祖均,自有傳。今《後漢書》有《宋均傳》,雲南陽安眾人,而無宗均傳,疑《黨錮傳》轉寫「宋」為「宗」爾。《蜀志》有宗預,南陽安眾人。豈安眾當漢時有宗、宋二族,而字與音皆相近,遂至訛謬邪?史之失傳如此者多矣。嘉八年臘日書。

●卷一三七·集古錄跋尾卷四




  
【魏受禪碑〈延康元年〉】

右魏《受禪碑》,世傳為梁鵠書,而顏真卿又以為鐘繇書,莫知孰是。按《漢獻帝紀》,延康元年十月乙卯,皇帝遜位,魏王稱天子。又按《魏志》,是歲十一月葬士卒死亡者,猶稱令。是月丙午,漢帝使張奉璽綬,庚午王升壇受禪,又是月癸酉奉漢帝為山陽公。而此碑雲十月辛未受禪于漢。三家之說皆不同。今據裴松之注《魏志》,備列漢魏禪代詔冊書令、群臣奏議甚詳,蓋漢實以十月乙卯策詔魏王,使張奏璽綬,而魏王辭讓往返三四而後受也。又據侍中劉е奏,問太史令許芝今月十七日己未可治壇場。又據尚書令桓階等奏,雲輒下太史令擇元辰,今月二十九日可登壇受命。蓋自十七日己未至二十九日正得辛未。以此推之,漢、魏二《紀》皆繆,而獨此碑為是也。《漢紀》乙卯遜位者,書其初命而略其辭讓往返,遂失其實爾。《魏志》十一月癸卯猶稱令者,當是十月衍一字爾。丙午張奉璽綬者,辭讓往返,容有之也。惟庚午升壇最為繆爾。癸卯去癸酉三十一日,不得同為十一月,此尤繆也。禪代,大事也,而二紀所書如此,則史官之失以惑後世者,可勝道哉!嘉八年九月十七日書。

【魏鐘繇表一〈建安二十四年〉】

右鐘繇法帖者,曹公破關羽賀捷表也。其後書雲「建安二十四年閏月九日,南蕃東武亭侯鐘繇上」。集賢校理孫思恭精於歷學,余問孫君建安二十四年閏在何月,思恭為余以漢家所用四分乾象歷推之,是歲己亥,二歷皆閏十月。而陳壽《三國志》所書時月雖為簡略,然以思恭言考之則合。按《魏志》,是歲冬十月,軍還洛陽,其下遂書孫權請討關羽自效,于《吳志》則書閏月權討羽。以魏、吳二《志》參較,是閏十月矣。《吳志》又書十二月權獲羽及其子平,《魏志》明年正月乃書權傳羽首至洛陽。蓋二《志》相符,乃權以閏十月方征羽,至十二月獲之,明年正月始傳首至洛,理可不疑。然則鐘繇安得于閏十月先賀捷也?由是此表可疑為非真。而今世盛行,復有兩本,字大小不同,小字差類繇書,然不知其果是否。姑並存之,以俟識者。治平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書。

【魏鐘繇表二】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