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舊唐書 上 - 348 / 455
歷史類 / 劉昫 / 本書目錄
  

舊唐書 上

第348頁 / 共455頁。

 大小:

 第348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工部尚書一員, 正三品。南朝謂之起部。有所營造,則置起部尚書,畢則省之。隋初改置工部尚書。龍朔為司平太常伯,光宅改為冬官尚書,神龍複舊也。  侍郎一員。 正四品下。龍朔為司平少常伯。  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澤之政令。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總其職務,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屬,咸質正焉。

郎中一員, 從五品上。龍朔為司平大夫也。  員外郎一員, 從六品上。 主事二人, 從九品上。  令史十二人,書令史二十一人,亭長六人,掌固八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經營興造之眾務。凡城池之修濬,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咸經度之。凡京師、東都有營繕,則下少府、將作,以供其事。


  

屯田郎中一員, 從五品上。龍朔為司田大夫也。  員外郎一員, 從六品上。

主事二人, 從九品上。  令史七人,書令史十二人,計史一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凡邊防鎮守,轉運不給,則設屯田,以益軍儲。其水陸腴瘠,播種地宜,功庸煩省,收率等級,咸取決焉。諸屯田役力,各有程數。凡天下諸軍州管屯,總九百九十有二。大者五十頃,小者二十頃。凡當屯之中,地有良薄,歲有豐儉,各定為三等。凡屯皆有屯官、屯副。凡京文武職事官,有職分田。京兆,河南府及京縣官,亦準此。凡在京諸司,有公廨田,皆視其品命而審其分給。

虞部郎中一員, 從五品上。龍朔為司虞大夫。  員外郎一員, 從六品上。

主事二人, 從九品上。  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京城街巷種植,山澤苑囿,草木薪炭,供頓田獵之事。凡采捕漁獵,必以其時。凡京兆、河南二都,其近為四郊,三百里皆不得弋獵采捕。殿中、太仆所管閒廄馬,兩都皆五百里內供其芻藁。其關內、隴右、西使、南使諸牧監馬牛駝羊,皆貯藁及茭草。其柴炭木橦進內及供百官蕃客,並于農隙納之。

水部郎中一員, 從五品上。龍朔為司川大夫。  員外郎一員, 從六品上。

主事二人, 從九品上。  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以導達溝洫,堰決河渠。凡舟楫溉灌之利,咸總而舉之。凡天下水泉,三億二萬三千五百五十九。其在遐荒絶域,迨不可得而知矣。其江、河,自西極達于東溟,中國之大川者也。其餘百三十五水,是為中川。其又千二百五十二水,斯為小川也。若渭、洛、汾、濟、漳、淇、淮、漢,皆互達方域,通濟舳艫,從有之無,利於生人者也。凡天下造舟之梁四, 河則蒲津、大陽、河陽,洛則孝義也。  石砫之梁四, 洛則天津、永濟、中橋,灞則灞橋。  木柱之梁三, 皆渭川,便橋、中渭橋、東渭橋也。  巨梁十有一,皆國工修之。其餘皆所管州縣隨時營葺。其大津無樑,皆給船人,量其大小難易,以定其差。

門下省

秦、漢初,置侍中,曾無台省之名。自晉始置門下省,南、北朝皆因之。龍朔改為東台,光宅改為鸞台,神龍復。


  
侍中二員。 隋曰納言,又名侍內。武德為納言,又改為侍中。龍朔改東台左相,光宅元年改為納言,神龍復為侍中。開元元年改為黃門監,五年復為侍中。天寶二年改為左相。至德二年復改為侍中。武德定令,侍中正三品,大曆二年十一月九日,升為正二品。舊制,宰相常于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永淳二年七月,中書令裴炎以中書執政事筆,遂移政事堂于中書省。開元十一年,中書令張說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其政事印,改為中書門下之印也。

侍中之職,掌出納帝命,緝熙皇極,總典吏職,贊相禮儀,以和萬邦,以弼庶務,所謂佐天子而統大政者也。凡軍國之務,與中書令參而總焉,坐而論之,舉而行之,此其大較也。凡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抄,二曰奏彈,三曰露布,四曰議,五曰表,六曰狀;皆審署申覆而施行焉。凡法駕行幸,則負寶而從。大朝會、大祭祀,則板奏中嚴外辦,以為出入之節。輿駕還宮,則請解嚴,所以告禮成也。凡大祭祀,皇帝致齋,既朝,則請就齋室。將奠,則奉玉及幣以進。盥手,則取匜以沃。洗爵,則酌罍水以奉。及贊酌泛齊,進福酒以成其禮焉。若享宗廟,則進瓚而贊酌鬱酒以稞。既稞,則贊酌醴齊。其餘如饗神祇之禮。藉田,則奉耒以贊事。凡諸侯王及四夷之君長朝見,則承詔而勞問之。臨軒命使,冊後及太子,則承詔以命之。凡制敕慰問外方之臣及徵召者,則監其封題。若發驛遣使,則給其傳符,以通天下之信。凡官爵廢置,刑政損益,皆授之於記事之官。既書於策,則監其記注焉。凡文武職事六品已下,所司進擬,則量其階資,校其才用,以審定之。若擬職不當,隨其優屈,退而量焉。

門下侍郎二員。 隋曰黃門侍郎。龍朔為東台侍郎,咸亨改為黃門侍郎,垂拱改為鸞台侍郎,天寶二年改為門下侍郎,乾元元年改為黃門侍郎,大曆二年四月復為門下侍郎。武德定令,中書門下侍郎,同尚書侍郎,正四品上。大曆二年九月敕升為正三品也。  門下侍郎掌貳侍中之職。凡政之弛張,事之與奪,皆參議焉。若大祭祀,則從升壇以陪禮。皇帝盥手,則奉巾以進。既帨,則奠巾于篚,奉瓠爵以贊獻。凡元正、冬至天子視朝,則以天下祥瑞奏聞。

給事中四員。 正五品上。隋曰給事郎,置四員,位次門下侍郎。武德定令,曰給事中。龍朔改為東台舍人,咸亨復。  給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審定,則先讀而署之,以駁正違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則稱揚德澤,褒美功業,覆奏而請施行;小事則署而頒之。凡國之大獄,三司詳決,若刑名不當,輕重或失,則援法例退而裁之。凡發驛遣使,則審其事宜,與黃門侍郎給之;其緩者給傳,即不應給,罷之。凡文武六品已下授職官,所司奏擬,則校其仕歷淺深,功狀殿最,訪其德行,量其才藝;若官非其人,理失其事,則白侍中而退量焉。若弘文館圖書之繕寫、讎校,亦課而察之。凡天下冤滯未申及官吏刻害者,必聽其訟,與御史、中書舍人同計其事宜,而申理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