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舊唐書 上 - 275 / 455
歷史類 / 劉昫 / 本書目錄
  

舊唐書 上

第275頁 / 共455頁。

 大小:

 第275頁

朗讀:

奉天 文明元年,以管乾陵,分醴泉置。天授二年,隷稷州。大足元年,還雍州

華原 舊宜州,領華原、宜君、同官、土門四縣。貞觀十七年,省宜州及土門縣,以華原、同官屬雍州。宜君屬坊州。垂拱二年,改華原為永安縣。天授二年,又置宜州,領永安、同官、富平、美原四縣。大足元年,廢宜州,縣還雍州。神龍元年,復為華原縣


  

美原 舊宜州土門縣,貞觀十七年廢。咸亨二年,又割富平、華原及同州之蒲城縣置,改為美原縣。天授二年,又屬宜州。大足元年,還雍州

同官 屬宜州,貞觀十七年,改屬雍州。天授二年,改屬宜州。大足元年,還屬雍州。

華州上輔 隋京兆郡之鄭縣。義寧元年,割京兆之鄭縣、華陰二縣置華山郡,因後魏郡名。武德元年,改為華州,割雍州之渭南來屬。五年,改渭南還雍州。垂拱元年,割同州之下邽來屬。二年,改為太州。神龍元年,複舊名。天寶元年,改為華陰郡。乾元元年,復為華州。上元元年十二月,改為太州,華山為太山。寶應元年,復為華州。舊領縣二,戶一萬八千八百二十三,口八萬八千八百三十。天寶領縣三,戶三萬三千一百八十七,口二十一萬三千六百一十三。在京師東一百八十里,去東都六百七十里。

鄭 隋縣。華陰 隋縣。垂拱二年,改為仙掌縣。天授二年,分置同津縣于關口,長安中廢。神龍元年,復為華陰。上元元年,改為太陰縣。寶應元年複舊。下邽 隋縣。舊屬同州,垂拱元年來屬。

同州上輔 隋馮翊郡。武德元年,改為同州,領馮翊、下邽、蒲城、朝邑、澄城、白水、郃陽、韓城八縣。三年,分朝邑置河濱縣,分郃陽置河西縣,分澄城置長寧縣。仍割河西、韓城、郃陽三縣,于河西置西韓州。九年,分馮翊置臨沮縣。貞觀元年,省河濱、臨沮二縣。八年,省長寧縣,廢西韓州,以郃陽、河西二縣來屬。垂拱元年,割下邽屬華州。開元四年,割蒲城縣屬京兆府。天寶元年,改同州為馮翊郡。乾元元年,復為同州。乾元三年,以蒲州為河中府;割朝邑縣入河中府,改河西縣為夏陽縣,又屬河中府。舊領縣九,戶五萬三千三百一十五,口二十三萬二千一十六。天寶領縣六,戶六萬九百二十八,口四十萬八千七百五。在京師東北二百五十五里,至東都六百二里。

馮翊 隋縣

郃陽 隋縣。武德三年,割屬西韓州。貞觀八年,復屬同州

白水 隋縣

澄城 隋縣

韓城 隋縣。武德七年,割屬西韓州。八年,自河西縣移西韓州理於此,領韓城、郃陽、河西三縣。貞觀八年,廢西韓州,以韓城等三縣復還屬同州也

夏陽 武德三年,分郃陽于此置河西縣。乾元三年,為夏陽。

坊州上 隋上郡之內部縣。周天和七年,元皇帝作牧鄜州,于此置馬坊。武德二年,分鄜州置坊州,以馬坊為名。天寶元年,改為中部。乾元元年,復為坊州。舊領縣二,戶七千五百七,口一萬一千六百七十一。天寶領縣四,戶二萬二千四百五十八,口十二萬二百八。在京師東北三百四十七里,去東都九百四十八里。

鄜城 隋縣。武德元年,屬鄜州。二年,改屬坊州

中部 隋曰內部。武德元年,屬鄜州。二年,改為中部,屬坊州

宜君 舊屬宜州。貞觀十七年廢,二十年復置,屬雍州,管玉華宮。永徽二年,復廢。龍朔三年,又割中部、同官兩縣地復置宜君縣,理古礻殳祤城北,屬坊州

昇平 天寶十二年,分宜君縣置。

丹州下 隋延安郡之義川縣。義寧元年,于義川置丹陽郡。武德元年,改為丹州,領縣五。二年,于州置總管府,北連、北廣二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咸寧郡。乾元元年,復為丹州。舊領縣五,戶三千一百九十四,口一萬七千二十。天寶,戶一萬五千一百五,口八萬七千六百二十五。在京師東北六百一十一里,去東都九百二十里。

義川 隋縣

汾川 隋縣,治土壁堡。開元二十二年,移于今所


  
咸寧 隋縣,治白水川。景龍二年,移治長松川

雲岩 隋廢縣,武德元年,復分義川縣置,理回城堡。咸亨四年,移治今所

門山 隋廢縣,武德三年,分汾川縣置,治宋斯堡。總章二年,移治庫利川。

鳳翔府 隋扶風郡。武德元年,改為岐州,領雍、陳倉、郿、虢、岐山、鳳泉等六縣。又割雍等三縣,置圍川縣。其年,割圍川屬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以圍川及鄜州之麟游、普潤等三縣來屬。七年,又置岐陽縣。八年,改圍川為扶風縣,省虢縣及鳳泉。天授二年,復置虢縣。天寶元年,改為扶風郡。至德二年,肅宗自順化郡幸扶風郡,置天興縣,改雍縣為鳳翔縣,並治郭下。初以陳倉為鳳翔縣,乃改為寶鷄縣。其年十月,克複兩京。十二月,置鳳翔府,號為西京,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為五京。寶應元年,並鳳翔縣入天興縣,後罷京名。舊領縣八,戶二萬七千二百八十二,口十萬八千三百二十四。天寶領縣九,戶五萬八千四百八十六,口三十八萬四百六十三。在京師西三百一十五里,去東都一千一百七十里。

天興 隋雍縣。至德二年分雍縣置天興縣。寶應元年廢雍縣,併入天興

扶風 武德三年,分岐山縣置圍川縣,取湋川為名,俗訛改為「圍」。四年,以圍川隷稷州。貞觀元年,為扶風縣,復屬岐州。

寶鷄 隋陳倉縣。至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改為鳳翔縣,其月十八日,改為寶鷄。

岐陽 貞觀七年,割扶風、岐山二縣置,至二十一年廢,永徽五年復置。

岐山 隋縣。武德元年,移治張堡。七年,移治龍尾城。貞觀八年,移治豬驛南,即今治所是。仍省虢縣併入。郿 隋縣。義寧二年,于縣界置郿城郡,領郿、鳳泉二縣。武德元年,罷郡,置郇州,領郿縣。三年,廢郇州,改屬稷州。七年,改屬岐州。麟游 義寧元年,于仁壽宮置鳳棲郡及麟游縣。其郡領麟游、上宜、普潤三縣。二年,改為麟游郡及靈台縣,仍割安定郡之鶉觚來屬。武德元年,改麟游郡為麟州。貞觀元年,省靈台縣入麟游,又廢麟州,以普潤、麟游二縣隷岐州,上宜隷雍州,鶉觚隷涇州。太宗改仁壽宮為九成宮。普潤 隋縣。本屬麟州,貞觀元年來屬。虢 隋縣。貞觀八年,廢入岐山縣。天授二年,復分岐山置虢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