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頁
它們和資本有不同的關係,也就是說,和資本的不同規定性有關。
為什麼總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這種分割,一旦轉變為質的分割,就會對整個資本和整個資本家階級保持這個質的分割的性質,現在原因變得很清楚了。
第一,這是由於下面這種簡單的由經驗提供的情況:大多數產業資本家都按照不同的比例兼用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來從事經營,並且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之間的比例在不同的時期會發生變動。資本結構是否無關?
第二,總利潤的一部轉化為利息形式,就會使它的另一部分轉化為企業主收入。一旦利息作為獨特的範疇存在,企業主收入事實上就只是總利潤超過利息的餘額改採取的對立形式。對總利潤怎樣分化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的全部研究,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對總利潤的一部分怎樣一般地硬化為並且獨立化為利息的研究。不過,從歷史上說,生息資本是作為一種現成的、遺留下來的形式存在的,因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資本觀念和利潤觀念存在以前很久,利息就作為資本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的現成的派生形式存在了。
因此,在一般人的觀念中,貨幣資本,生息資本,至今仍被看作是資本本身,看作是真正的資本。因此,另一方面就產生了直到馬西那個時候仍然占統治地位的看法,即認為貨幣本身是用利息支付報酬的東西。借貸資本不管是否實際作為資本使用,甚至在它只為消費而借的時候都會提供利息這個事實,使這個資本形式具有獨立性這種看法固定下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初期,利息對利潤來說是獨立的,生息資本對產業資本來說是獨立的,這一點的最好證明是:直到十八世紀中葉,利息只是總
422利潤的一部分這個事實,才(被馬西,在他之後又被休謨)發現,而且竟然需要有這樣一種發現。
第三,不管產業資本家是用自有的資本還是用借入的資本從事經營,都不會改變這樣的情況,即貨幣資本家階級是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本家,貨幣資本是作為一種獨立的資本,利息是作為一個與這種特別資本相適應的獨立的剩餘價值形式,來同產業資本家相對立的。
從質的方面來看,利息是資本的單純所有權所提供的剩餘價值,是資本自身提供的剩餘價值,雖然資本的所有者一直處在再生產過程之外;因此,是資本在和自己的過程相分離的情況下提供的剩餘價值。
從量的方面來看,形成利息的那部分利潤,表現為不是同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本身有關,而是同貨幣資本有關,並且剩餘價值的這一部分的比率,即利息率,又把這種關係固定下來。因為第一,利息率——儘管它取決於一般利潤率——是獨立地決定的;第二,利息率象商品的市場價格一樣,同不可捉摸的利潤率相反,表現為在任何變動中都是固定的、一致的、明白的、總是既定的比率。如果全部資本都處在產業資本家手中,那就不會有利息和利息率。總利潤的量的分割改採取的獨立形式,產生了質的分割。
如果產業資本家同貨幣資本家進行比較,那末,使前者區別于後者的只是企業主收入,即總利潤超過平均利息而形成的餘額,而平均利息則由於利息率而表現為經驗上既定的量。另一方面,如果這個產業資本家同用自有資本而不是用借入資本來經營的產業資本家進行比較,那末,後者和前者的區別只在於:後者是把利息裝進自己腰包而不必支付出去的貨幣資本家。在這兩個場合,對他來說,總利潤
423中和利息不同的那一部分都表現為企業主收入,利息本身則表現為資本自身提供的剩餘價值,因而表現為資本不在生產中使用也會提供的剩餘價值。
對單個資本家來說,這種看法實際上是正確的。不管他的資本在起點上已經作為貨幣資本存在,還是先要轉化為貨幣資本,他總可以進行如下的選擇:或是把他的資本作為生息資本貸出去,或是把他的資本作為生產資本來親自使它增殖。但如果象某些庸俗經濟學家那樣,把貨幣資本看作普遍現象,也就是說,把它應用於全部社會資本,甚至把它當作利潤的原因,那當然是荒謬的。全部資本都轉化為貨幣資本,而沒有人購買和使用生產資料即全部資本(除了其中以貨幣形式存在的相對小的部分以外)藉以存在的形式來增殖價值,這當然是荒唐的。
說什麼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資本不作為生產資本執行職能,即不創造剩餘價值(利息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會提供利息;說什麼沒有資本主義生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會照樣進行下去,那就更加荒唐了。假如大部分的資本家願意把他們的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那末,結果就會是貨幣資本大大貶值和利息率驚人下降;許多人馬上就會不可能靠利息來生活,因而會被迫再變為產業資本家。他們馬上就由不具有企業家才能,變為具有企業家才能。他們可以買股票,但由於股票價格此時太高,股息率也會很低。
但是,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的,對單個資本家來說,這是事實。因此,甚至在他是用自有資本經營的場合,他也必然把他的平均利潤中與平均利息相等的部分,看成是他的資本本身在生產過程之外生出的果實;同這個獨立化為利息的部分相反,他把總利潤超過這個利息而形成的餘額,看成是單純的企業主收入。
第四,{手稿這裡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