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各種操作不再由同一個手工業者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完
374成,而是分離開來,孤立起來,在空間上並列在一起,每一種操作分配給一個手工業者,全部操作由協作工人同時進行。這種偶然的分工一再重複,顯示出它特有的優越性,並漸漸地固定為系統的分工。商品從一個要完成許多種操作的獨立手工業者的個人產品,變成了不斷地只完成同一種局部操作的各個手工業者的聯合體的社會產品。一個德國的行會造紙匠要依次完成的、互相連接的那些操作,在荷蘭的造紙手工工場裡獨立化為許多協作工人同時進行的局部操作。
紐倫堡的行會制針匠是英國製針手工工場的基本要素。但是紐倫堡的一個制針匠可能要依次完成
20種操作,而在英國,將近
20個制針匠同時進行工作,每一個人只從事一種操作,後來,這
20種操作根據經驗又進一步劃分、孤立,並獨立化為各個工人的專門職能。有人說,流水綫是美國汽車大亨福特發明的。但流水作業的思想和理論早就有了。
可見,工場手工業的產生方式,它由手工業形成的方式,是二重的。一方面,它以不同種的獨立手工業的結合為出發點,這些手工業非獨立化和片面化到了這種程度,以致它們在同一個商品的生產過程中成為只是互相補充的局部操作。另一方面,工場手工業以同種手工業者的協作為出發點,它把這種個人手工業分成各種不同的特殊操作,使之孤立,並且獨立化到這種程度,以致每一種操作成為特殊工人的專門職能。因此,一方面工場手工業在生產過程中引進了分工,或者進一步發展了分工,另一方面它又把過去分開的手工業結合在一起。
但是不管它的特殊的出發點如何,它的最終形態總是一樣的:一個以人為器官的生產機構。
為了正確地理解工場手工業的分工,把握住下列各點是很重要的。首先,在這裡生產過程分解為各個特殊階段是同手工業活動分成各種不同的局部操作完全一致的。不管操作是複雜還是簡
375單,它仍然是手工業性質的,因而仍然取決於每個工人使用工具時的力量、熟練、速度和準確。手工業仍舊是基礎。
這種狹隘的技術基礎使生產過程得不到真正科學的分解,因為產品所經過的每一個局部過程都必須作為局部的手工業勞動來完成。正因為手工業的熟練仍舊是生產過程的基礎,所以每一個工人都只適合于從事一種局部職能,他的勞動力變成了終身從事這種局部職能的器官。最後,這種分工是一種特殊的協作,它的許多優越性都是由協作的一般性質產生的,而不是由協作的這種特殊形式產生的。
2、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如果我們進行更仔細的考察,那末首先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終生從事同一種簡單操作的工人,把自己的整個身體變成這種操作的自動的片面的器官,因而他花費在這一操作上的時間,比循序地進行整個系列的操作的手工業者要少。但是,構成工場手工業活機構的結合總體工人,完全是由這些片面的局部工人組成的。因此,與獨立的手工業比較,在較短時間內能生產出較多的東西,或者說,勞動生產力提高了。這種勞動生產力的提高,是在企業內形成的,與交易成本無關。
決定企業和市場之間的區別,是勞動生產率,而不是科斯的所謂交易成本。而且一個工人順序地完成全部操作不存在交易(交換)的問題,而許多工人分別完成部分操作卻存在交易(交換)問題,從而後者應當存在交易成本,但後者的費用卻更低。在局部勞動獨立化為一個人的專門職能之後,局部勞動的方法也就完善起來。經常重複做同一種有限的動作,並把注意力集中在這種有限的動作上,就能夠從經驗中學會消耗最少的力量達到預期的效果。
所謂的學習曲綫。又因為總是有好幾代工人
376同時在一起生活,在同一些手工工場內共同勞動,因此,這樣獲得的技術上的訣竅就能鞏固、積累並迅速地傳下去。
工場手工業在工場內部把社會上現存的各種手工業的自然分立再生產出來,並系統地把它發展到極端,從而在實際上生產出局部工人的技藝。另一方面,工場手工業把局部勞動變為一個人的終生職業,符合以前社會的如下傾向:使手工業變成世襲職業,使它固定為種姓,或當一定歷史條件產生與種姓制度相矛盾的個人變化時,使它硬化為行會。種姓和行會由以產生的自然規律,就是調節動植物分化為種和亞種的那個自然規律。不同的只是,種姓的世襲性和行會的排他性發展到一定程度會當作社會法令來頒佈。
「達卡的凡而紗的精細,科羅曼德耳的花布及其他布匹的色彩的華麗和耐久,始終是無與倫比的。但是這些布匹的生產並沒有依靠資本、機器和分工或者任何一種使歐洲製造業獲得很多益處的手段。織工是單獨的個人,他是根據顧客的訂貨織布的。他使用的織機的結構非常簡單,有時候只是用木條草草搭成的。
這種織機甚至沒有整經裝置,因此機身必須全部伸展開來,這樣它就很笨重,很長,無法放在生產者的小屋中,因此生產者必須在露天
377勞動,一遇到壞天氣,就只好停工。」
正是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一代積累下來的特殊熟練,才使印度人具有蜘蛛一樣的技藝。但是同大多數工場手工業的工人相比,這樣一個印度織工從事的是極複雜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