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左右兩欄的總額是相等的。我們可以在右欄找到「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公益金」等欄目,這些欄目實際就是工人的勞動力價值的體現,而它們位於資產負債表的右邊,表明是資本家欠工人的,表明資本家並沒有為工人的勞動力價值預付分文,表明正是工人將這個價值預付給了資本家,並形成了位於資產負債表左邊的為資本家支配的某種資產。反之,如果資本家進行了預付,那麼這筆款項就會以「預付工資」欄目的形式出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這時要使資產負債表左右平衡,資本家就必須在資產負債表右邊的股東權益(資本家的資本)和負債(資本家借來的資本)中增加相應的資金,即資本家進行預付。只是目前我還沒有看到哪張資產負債表上有「預付工資」這個欄目。
】的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就是說,只是用新創造的價值來補償預付的可變資本的價值,所以,這種價值的生產只是表現為再生產。因此,我把進行這種再生產的工作日部分稱為必要勞動時間,把在這部分時間內耗費的勞動稱為必要勞動。【我們在本書的前面一直是用「必要勞動時間」這個詞泛指生產一般的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現在起,我們也用這個詞指生產特殊的商品即勞動力的必要勞動時間。
用同一術語表示不同的意思是容易發生誤會的,但這種現象在任何科學中都不能完全避免。例如,我們可以用高等數學和初等數學作一比較。】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它不以他的勞動的社會形式為轉移。這種勞動對資本和資本世界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工人的經常存在是它們的基礎。
勞動過程的第二段時間,工人超出必要勞動的界限做工的時間,雖然耗費工人的勞動,耗費勞動力,但並不為工人形成任何價值。這段時間形成剩餘價值,剩餘價值以從無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誘着資本家。我把工作日的這部分稱為剩餘勞動時間,把這段時間內耗費的勞動稱為剩餘勞動。把價值看作只是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物化的勞動,這對於認識價值本身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樣,
243把剩餘價值看作只是剩餘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物化的剩餘勞動,這對於認識剩餘價值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使各種社會經濟形態例如奴隷社會和僱傭勞動的社會區別開來的,只是從直接生產者身上,勞動者身上,搾取這種剩餘勞動的形式。那麼社會主義經濟形態又應當如何呢?【威廉·修昔的底斯·羅雪爾先生以真正哥特謝德(指傲慢與遲鈍)的天才發現,在今天,剩餘價值或剩餘產品的形成,以及與此相聯的積累,是由於資本家的「節儉」,為此,資本家「比如說,要求得到利息」,相反,「在極低的文化階段……是強者迫使弱者節儉」。(《國民經濟學原理》
1858年
第3版第82、78頁)是節 約勞動呢‧還是節約尚不存在的剩餘產品呢‧羅雪爾之流除了確實無知之外,他們又是辯護士,不敢對價值和剩餘價值作出誠實的分析,不敢得出可能是危險的違背警章 的結論,就是這個原因,迫使羅雪爾之流把資本家用來辯護自己佔有已存在的剩餘價值時表面上多少能說得過去的理由,歪曲成剩餘價值產生的原因。今天,他們的繼承者仍然致力於尋找表面上多少能說得過去的理由,但甭說剩餘價值,就連價值的概念也不敢承認了。
】
因為可變資本的價值等於它所購買的勞動力的價值,因為這個勞動力的價值決定工作日的必要部分,而剩餘價值又由工作日的剩餘部分決定,所以從這裡可以得出結論: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之比等於剩餘勞動和必要勞動之比,或者說,剩餘價值率m/v=剩餘勞動/必要勞動。這兩個比率把同一種關係表示在不同的形式上:一種是物化勞動的形式,另一種是流動勞動的形式。
因此,剩餘價值率是勞動力受資本剝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的程度的準確表現。【第
2版註:剩餘價值率雖然是勞動力剝削程度的準確表現,但並不是剝削的絶對量的表現。例如,假定必要勞動=
5小時,剩餘勞動=
5小時,則剝削程度=
100%,這裡剝削量是
5小時。但是如果必要勞動=
6小時,剩餘勞動=
6小時,剝削程度仍然是
100%,剝削量卻增加了
20%,由
5小時增加到
6小時。
】
按照我們的假定,產品的價值=
410鎊c+
90鎊v+
90鎊m,預付資本=
500鎊。因為剩餘價值=
90,預付資本=
500,所以按照通
244常的計算方法,人們就說:剩餘價值率(人們把它同利潤率混為一談)=
18%。考慮到可變資本實際上是工人預付給資本家的。因此,實際的利潤率=
90/
410=
22%。
這樣低的比率是會使凱里先生及其他調和論者感動的。但實際上剩餘價值率不是=m/C或m/(c+v),而是=m/v,也就是說,不是
90/
500,而是
90/
90=
100%,比表面的剝削程度的
5倍還要多。在這裡,雖然我們不知道工作日的絶對量,不知道勞動過程的期間(日、周等等),也不知道
90鎊可變資本同時推動的工人人數,但剩餘價值率m/v由於可以轉化為剩餘勞動/必要勞動,從而精確地向我們表明工作日的兩個組成部分的比率。這個比率為
100%。
因此,工人是半天為自己勞動,半天為資本家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