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368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368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368頁

朗讀:

「宜城當時放客,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點明了寫此詞的原因。「宜城」借唐朝柳渾以自指,「客」借琴客以指去姬。柳渾因自己年老而讓愛妾琴客另嫁他人,當時傳為美談。

詞人在這裡只是借用。


  

「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二句描寫燕子去後,空餘舊跡,夕陽返照,射入空樓的情景,藉以表現「燕子樓空,佳人何在?」這裡暗用燕子樓典,是藉此表現自己對去妾的感情生死不渝。「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寒蛩。」「夜闌」,夜深,「敗壁」點明自己生活潦倒,「寒蛩」點明時令。思人之苦,夜深愈甚,簫瑟的秋風吹進敗壁,送來了寒蛩之聲,這更增加了淒涼的氣氛。

從這兩句的描述彷彿可以看到如豆的燈光照着這位不能入睡的詞人,燈影之外卻是殘牆敗壁以及寒蛩交鳴的漆黑的田野。「江寒夜楓怨落,怕流作題情腸斷紅。」唐人崔信明的名句「楓落吳江冷」形象地描述了吳江深秋的景象,而這正是詞人所居之地,也是去妾行蹤所在,所以當他深秋懷人時必然會聯想到吳江的楓葉也要飄落了,詞人用了「怨落」一詞,給楓葉塗上了幾許感情色彩。從「落楓」又進一步聯想到怨女傳情時的紅葉題詩。

去妾恐怕也會在紅葉上題詩表達對詞人的思念吧?結句由揣測進一步料想,語氣也愈趨肯。“行雲,料淡蛾人在,秋香月中。」

「行雲遠」用陽台典故,暗示去妾已遠。「淡蛾人」指去妾,張祜有「淡掃蛾眉朝至尊」之句用來形容美麗的虢國夫人,這裡是作者借用來形容去妾。此二句是對去妾處境的推想,他想象她一定也在過着孤獨寂寞的生活。詞人沒有直敘而只是描繪了一幅清冷悲涼的畫面,行雲漸遠,美麗的去妾在清寒而明亮的秋月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兩人相隔,如人間天上。

結尾畫面淒美,悲徊無已。

這首懷人詞與以往有所不同,詞人既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也不是按照空間順序來描寫對去妾的思念,而是通過為讀者描摹一幅幅與懷人有關的圖畫,來展示自己心中的相思之苦。這種筆法,給了讀者仔細品味的餘地,比直接抒情包含着更豐富的內容,因而也更能打動讀者的心,引起他們的共鳴。

●夜合花

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  吳文英

柳螟河橋,鶯晴台苑,短策頻惹春香。

當時夜泊,溫柔便入深鄉。

詞韻窄,酒杯長。

剪蠟花,壺箭催忙。

共追游處,凌波翠陌,連棹橫塘。

十年一夢淒涼。

似西湖燕去,吳館巢荒。

重來萬感,依前喚酒銀罌。

溪雨急,岸花狂。

趁殘鴉,飛過蒼茫。

故人樓上,憑誰指與,芒草斜陽。


  
吳文英詞作鑒賞

鶴江,即白鶴溪,在蘇州西部。作者自白鶴溪坐船去南宋都城臨安,途徑蘇州東城的葑門,並在此停泊。葑門外的溪流附近,是作者和他的蘇州去妾曾經居住,同遊之地,或許還是他們的定情之處,所以重經故地,喚起無限舊情,懷念之情無法自抑之中寫下了這首懷人詞。

上片回憶過去,寫團聚的歡樂。「柳暝河橋,鶯晴台苑」,起兩句用秀麗工巧的對偶句描寫蘇州美麗的春景,一「暝」字寫盡河邊橋畔楊柳的濃密嬌柔之態;不直接說晴天台苑中的黃鶯盡情啼囀,而徑稱之為「鶯晴」,遣詞造句極幽細。「短策頻惹春香」,不明點出遊,而屢攜短策,自見作者多次出遊;亦不正面寫花開,而短策在路上頻頻沾惹春香,自能表明沿途春花盛開之狀。上文寫柳,這裡又寫花,豐富了春景,上文不點春字,這裡補點,避免了重複。

這一句從春景引出作者,又將由作者引出他所思念的人。

「當時夜泊,溫柔便入深鄉」,時、空、人的關係更有一個跳躍:從蘇州較大的範圍陡然縮小到葑橋附近,從整個春日濃縮到一個夜晚,從獨遊擴展到兩人同泊(或者竟是初次定情)。以「溫柔鄉」寫男女愛情,本是習用詞語,但用不好則容易落入陳套。高明的作者不連成一詞用,而是把它拆開分別用在句首、句末,中間插入「便入」二字,以見情急事諧,插了「深」字,以見情摯夢甜,便顯得精警有力,更能起化舊成新的作用。「詞韻窄,酒杯長。

剪蠟花,壺箭催忙。」寫夜泊時的對飲。進入「溫柔深鄉」,這裡不單指雙棲同宿,相對歡飲,也是情景之一。作者自是填詞老手,精於聲韻之學,卻忽然嫌詞的韻律狹窄束縛人,似乎不合常理,其實他並非真的感嘆詞體拘才難,而是強調兩情歡洽,一時無法盡情抒寫:燭花頻剪,良宵苦短,時光飛逝,夜已經很深了。

記時的壺箭移動本有定時,何能忙着相催?這也無非人因歡飲而忘卻時間流逝之快,從而才有此錯覺。這四句情節平常,但都曲一層說,便顯得不平常。「共追游處,凌波翠陌,連棹橫塘。」時、空關係又有變化,總憶兩人互相追隨的遊蹤:或在陸上翠陌,看她綽約輕行,猶如洛妃的「凌波微步」;或兩人同舟連棹,游于蘇州城西南的橫塘一帶。

內容擴大了,又用對偶句把它集中描寫,煉句與起筆當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片寫當今,亦即愛妾離去後的悲感。「十年一夢淒涼」,指出從歡聚到現在已時過「十年」,舊事早已化成「一夢」,自然的由歡樂轉到「淒涼」。「似西湖燕去,吳館巢荒」,互文對偶,以西湖、吳館中的燕去巢荒,比喻自己與蘇、杭二妾的生離死別,只有知道這些事情的才能明其所指。「重來萬感,依前喚酒很罌。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