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343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343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343頁

朗讀:

此詞從登平山堂所見景物寫起,轉入抒情、議論,除了懷念歐蘇兩位「文章太守」以外,又抒發了國土未被收復的愁恨,思想內容是豐富的。詞的上片從山色寫到身世、家國之悲,從橫的方向馳騁思想,換頭又回到山色,使描寫對象與上片開頭復合;然後再從縱的方向馳騁思想,懷念歐蘇二公,其寫法大開大合,縱橫自如。最後以匹馬西風作結,留下了詞人踽踽獨行的形象,久久繞人腦際。  

蕭泰來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蕭泰來」字則陽,一說字陽山,號小山,臨江(今四川忠縣)人。紹定二年(1229)進士。寶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興府。又曾為御史。

著有《小山集》。存詞二首。

●霜天曉角·梅  蕭泰來

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

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

清絶。影也別。

知心惟有月。

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

蕭泰來詞作鑒賞

這是一首寫梅的佳作。

蕭泰來,字則陽,號小山。臨江(軍治在今江西清江縣臨江鎮)人。著有《小山集》。《霜天曉角。

梅》是他自況之作。梅花是一種極有個性的花,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長期以來,誦詠者多矣,而膾炙人口者則不多見。蕭氏這篇《梅》詞,能脫去「匠氣」,寫出自己的個性,難能可貴。

首句即入韻。「千霜萬雪」四字烘襯出梅花生活的典型環境。「千」「萬」二字極寫霜雪降次之多,範圍之廣,份量之重,來勢之猛,寫出了時間感、空間感,形象感,數量感。「受盡寒磨折」一句以「寒」字承上,點出所詠對象:梅。

說梅受盡了「千霜萬雪」的「磨折」,可見詞人所詠是人格化了的梅花,詠物即是寫人,梅與人相契相生。「賴是」三句,極寫梅花不為惡勢力所屈的高尚品格。「賴是」即好在,幸是,虧是。虧是這副天生的錚錚鐵骨,經得起霜欺雪壓的百般「磨折」。

「渾不怕」即「全不怕」,寫得鏗然價響,力透紙背,表現出梅花之自恃、自信、自矜的神態。而「瘦硬」之詞,則是從梅花的形象着筆。因為寒梅吐艷時,綠葉未萌,故用「瘦」字報其形;嚴霜鋪地,大雪漫天,而梅獨傲然挺立,生氣蓬勃,故以「硬」字表其質,「疏影」乃虛寫,美其風致:「瘦硬」則實繪,贊共品格,二者各具神韻,而傳神妙趣實同。

下片以「清絶」二字獨立成韻,從總體上把握梅花的特性,意藴無窮,讓人回味。「清絶」之「清」有清白、清麗、清俏、清奇、清狂、清高等種種含義。「清」而至于「絶」,可見其超脫凡俗的個性。「影也別」說梅花不僅具有「瘦硬」、「清絶」與「眾芳搖落獨鮮妍」的品質,就連影兒與眾不同,意味着不同流俗,知音難得,自然引出「知心惟有月」一句。

黃昏月下,萬籟俱寂,唯一輪朦朧素月與沖寒獨放的梅花相互依傍,素月贈梅以疏影,寒梅報月以暗香,由是,其含蘊之深,畫面之美,境界之高自然化出,煞是耐人尋味。最後二句寫梅花孤芳自賞、不同流俗的個性。

本來不是春榮的梅花,一腔幽素怎能向海棠訴說呢?又何必讓好事者拿去和以姿色取寵的海棠攀親結緣呢!這裡借前人「欲令梅聘海棠」之說反其意而用之,表現了梅花不屑與凡卉爭勝的傲氣,詞人借梅自喻的心緒也不言自明。總之,這首詠梅詞是詞人有感而發之作。上下片分寫梅的傲骨與傲氣。傲骨能頂住霜雪侵陵,傲氣羞與凡卉爭勝。

古人總結寫詩方法有賦比興三種,但因題材和命意的需要,有時可以在寫法上結合使用。這首詞就是賦與比二種寫法綜合運用的。因為在寫法上它是以梅喻人。梅的瘦硬清高,實象徵人的骨氣貞剛,品質高潔,梅格與人格溶成一片,二者契合若神,由此顯出無窮意藴,耐人玩味。



許棐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許棐(?-1249)字忱夫,海鹽(今屬浙江)人。隱居秦溪,築小莊于溪北,儲書數千卷,植梅于屋四檐,曰梅屋,懸白居易、蘇軾二像事之。淳祐九年卒。


  
《宋史翼》有簡傳。有《獻醜集》一卷,《梅屋集》五卷,《梅屋詩餘》一卷。《四庫總目提要》謂其詩「沾染于江湖末派」,大抵以趙紫芝等為矩矱,以高翥等為羽翼,以書賈陳起為聲氣之聯絡,以劉克莊為領袖,「然其詠歌閒適,模寫山林,時亦有新語可觀」。

●喜遷鶯  許棐

鳩雨細,燕風斜。

春悄謝娘家。

一重簾外即天涯,何必暮雲遮?

釧金寒,釵玉冷。

薄醉欲成還醒。

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負幾韶華。

許棐詞作鑒賞

寫閨怨之詞,難度頗大。但作者在這首短詞中,卻用簡潔而又優雅的筆觸,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有些類似於《特丹亭》中杜麗娘式的少女形象。她的傷春情緒,她的不甘于深鎖閨房的反抗精神,以及她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留戀,就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

詞從暮春景色寫起。「鳩雨細,燕風斜」二句,用筆極優美,一上來就給人以美的享受。詞人將細雨斜風倒裝成雨細風斜,將意思的重點落在「細」字、「斜」字上;再加以「鳩」字、「燕」字綴成「鳩雨」、「燕風」,又巧妙地給風雨賦予了季節的特點。將雨時鵓鳩鳴聲急,故有「鳩喚雨」之說,詩詞中常二字連用;鵓鳩在古時亦稱布穀鳥。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