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324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324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324頁

朗讀:

這首詞上片寫「目送楚雲」,下片又曰「望斷斜陽」,從中可以看出全篇筆墨集中寫兩個有情人驛館偶遇而又倏然而別感人的一幕。「目送楚雲空,前事無蹤」。多年不見的表兄,突然出現眼前,勾引起自己多少相思恨。可是人眼前,詞人卻不能對他面訴衷情;頃刻間情人又策馬而去,又只好忍看他匆匆離去,只能徒然遠遠地「目送楚雲」,心中有多少淒楚難言之情啊!「楚雲」,似說飄泊的行人如浮雲般遠去,其實又何嘗不是暗示昔日的一段戀情,巫山雲雨枉斷腸;個「空」字,多少悵惘,大有往事不堪迴首之慨。

緊接「目送楚雲空」一句,女主人公發出一聲輕輕嘆息:「前事無蹤!」「前事」,自然是指她「少與表兄同硯席,雅有文字之好」那段共度的美好的時光,然而,往事已如雲煙般地永遠消失了!當然,如果這些往事真的徹底消失得渺無蹤跡,那麼倒也乾淨;可是,如煙往事卻又偏自己心靈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漫留遺恨鎖眉峰」,從這句詞中可以想見詞人空有遺恨,不能明言,但是又難以排遣。於是她轉而自怨自艾,歸咎于命運:「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這句話說的是可憐的荷花,你為什麼不春天開放,要遲遲等到夏季呢?你孤負了東風的深情,現只好獨自默默地吞嚥下這人生的苦果了!荷花的比喻,當是指自己年尚未及笄、兄欲締姻這件事了。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是:「父母以兄未祿,難其請」。這一點幼卿當然是很清楚,然而,作為封建時代的婦女,她不便責怪父母,所以,她吞吞吐吐隱約其辭,這也就是詩教的溫柔惇厚之旨吧!


  

上片由「目送楚雲」引出對往事的回憶,接着下片便着重寫這次重逢帶給詞人的悲痛。「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這兩句充滿了多少人生的感慨和謂嘆,幼卿看來,人生就象隨風飄的蓬草,誰想到兩個離別多年的戀人,會突然這他鄉驛館見面?然而相見卻又立刻相別,人生的離合、聚散,為何如此匆匆!「於是詞人便寫出這短暫的扣人心弦的一幕:」揚鞭那忍驟花驄「。這一幕也就是《能改齋漫錄》記述的情景:兩人」相與邂逅于此,兄鞭馬,略不相顧,豈前憾未平耶?「可以想見,面對此睛此景,從悲劇主人公眼裡望去,更是心如刀剜。她責怪他給馬兒狠狠的那一鞭,太無情人,忽地拉開了兩人的距離。

他騎着的花驄馬飛奔而去,他怎麼忍心匆匆離去,也不多看自己一眼啊!然而,她心裡又何嘗不明白:這一剎那間,他內心翻騰何等劇烈的痛苦。正因為他前時欲締結婚姻未成,對她有誤解,有怨氣,即所說的」前憾未平“所以才給馬兒狠狠一鞭。然而這狠狠一鞭,看似無情卻有情啊!的確,這一鞭,悲劇女主人公心裡是永遠難以消逝。這是因為它象徵著心愛的人將會永遠地離去;它象徵著她與他之間美好的戀情如曇花一現,永遠幻滅;它象徵著她們的愛情將成為無可彌補的千古遺恨!

「揚鞭」這一句寫出了特定的情境中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十分準確地刻畫出悲劇主人公內心感情的劇烈矛盾和痛苦,是十分難得的傳神妙筆。又因為這種傳神之筆來源於生活本身,因而也就更為真切動人。表兄策馬遠去了,但是她還痴痴望着。他的身影,越來越遠,越來載小,終於消失,可是她仍然痴痴地望着,直到「望斷斜陽」。

顯然,少女時期的初戀失敗將使她抱恨終身,可以想見今後的歲月中,她將有多少朝朝暮暮憑欄「目送楚雲」、「望斷斜陽」啊!而這種痛苦詞人又只能永遠埋藏心靈的最深處,於無人處偷偷啜泣,以至于「滿袖啼紅」。這綿綿之恨真無盡期呀!

這首詞不同於一般文人詞,因為它是閨閣女子自抒衷曲,感情真摯,不事雕琢。本詞哀婉而低沉的傾訴,唱出了封建禮教下多少不幸婦女的心聲!  

張榘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張榘(生卒年不詳)字方叔,號蕓窗,潤州(今江蘇鎮江)人。曾為句容令。寶中,為江南制置司主管機宜文字,轉參議官。有《蕓窗詞》一卷。

《四庫總目提要》云:「詞僅五十首,而應酬之作凡四十三首。四十三首之中,壽賈似道者五,壽似道之母者二。其餘亦諛頌上官之作,塵容俗狀,開卷可憎。唯小令時有佳語。

毛晉跋稱其《摸魚兒》之『正挑燈,共聽檐雨』;《浪淘沙》之『小樓燕子話春寒』;《青玉案》之『秋在黃花羞澀處』;《水龍吟》之『苦被流鶯,蹴翻花影,一闌紅露』諸句,固自稍稍可觀,然不能掩其全集之陋也。」

●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張榘

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

滿袖塵埃推不去。

馬蹄濃露,鷄聲淡月,寂歷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誤,十載重來漫如許。

且盡清樽公莫舞。

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

張榘詞作鑒賞

詞的上片是一幅荒村行路圖,用的是溫庭筠「鷄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意境:深秋,鷄聲叫了,冷冷的月光還沒有褪去,西風吹落了枝頭的枯葉,路邊羞答答開着的菊花透露出一絲秋意,時候尚早,卻已有人騎着馬,踏着晨露,行走在寂寥的荒村路上。這行客便是張榘。

張榘是南宋詞人。他在宋理宗淳祐年間當過縣令,後曾任江東制置使參議,掌管機宜文字。前者是七品芝麻官,沒有多少職權;後者是個閒職。故詞人對自己的仕途際遇甚為不滿。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