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277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277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277頁

朗讀:

因為,現實生活中,主人公回不到北方,更找不到親人的蹤跡,而這一切,他都借助夢境加以實現,實際是對現實的一種變相抗爭。再者,「魂斷」的描寫也有着很深的涵義。作為凝聚度很高的抒情詞,作者不可能對主人公所牽掛的情事作詳細的交待,但是,他卻暗示了主人公對親人處境的深深憂慮。

詞上片寫離別的痛苦,下片則寫對重逢的嚮往。


  

過片「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承上啟下這裡的星,顯然是指牽牛和織女。那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一年一度的天河會,雖然算不得美滿,可比起自己,卻是強過百倍。對比之下,主人公當然會更加體會到這漫長的十四年,是多麼堅固,多麼難以消磨。盼來盼去,望穿雙眼,仍是「不見人歸」。

那麼,「人歸」二字,究竟屬誰?是指親人來到自己身邊呢,還是指自己歸回北方,與親人團聚?顯然是後者。因為主人公明白,大河有水,小河不幹,只有收復了失地,彼此才能結束流離生活,回到故鄉,重新團聚。而以「如何」領起的這一問句,浸透着他個人的失望,也浸透着一個民族的失望。

「今春還聽杜鵑啼」一句飽含着他十三年來,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無限辛酸。新的一年,籠罩他心頭的陰影仍是那樣沉重。那杜鵑啼聲,以其中國古典詩詞的傳統意象中所特有的淒切悲苦的含義,宣告了主人公所遭受的又一次打擊。一個「還」字,貫穿了過去與現,交織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又對以後的狀況作了一定的暗示。

這句看似覺平常,實則出筆極為沉重,有千鈞不敵之力。

作者最後寫下了「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二句作為全詞的結尾,也作為對作品整體感情的概括。「塞」字,承上遼海和玉關。「塞雁」可以是眼前之景,作者對此觸物起興。作為一種年年準時經過的候鳥,寒雁能克服一切大自然的障礙,勇敢地向目的地進發,相形之下,主人公由衷地感到人不如雁。

而中國古代傳統上有着魚雁傳書的傳說,因此,雁就又帶有雙關意味,暗承前「天涯海角信音稀」一句。十四年來,他一次次地關注着那邊塞飛來的大雁,焦急地等待着親人的消息,而時光不斷地飛逝過去,結果仍是「信音稀」。寫到這裡,連「魚雁傳書」這樣美麗的幻想也不復存了,可見現實是何等的殘酷。詞人看來,人的重逢固然最好,即便能夠「信音」相通也聊可慰藉,而現,二者都成了泡影,那麼,主人公的心情不得不較之過去任何時候更為沉重了。

這首詞的妙處于將十四年間國破家亡,到處流浪的種種切身經歷濃縮于一瞬,集中筆墨描寫戰亂時最富表現力的一段。此詞不僅拓展詞這種文學樣式的表現範圍,而且小中見大,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大悲劇,其意義不可等閒視之。

●水龍吟  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

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

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迴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

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

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朱敦儒詞作鑒賞

這首詞為作者三卷《樵歌》之一,作於金兵南下,詞人初離洛陽時。境界深遠,詞句間有報國不得之悲慨,不以閒適為之調,是《樵歌》中獨樹一幟的作品。

上片寫船上所見,進而抒發身世感慨。放船千里,凌波踏浪,並不是為了登山臨水,放浪形骸。「放船」本身,意味着詞人心嚮往之的閒適生活的被迫結束,心情之沉重不難想見,因而即便是嫵媚的江南青山也難以使他心馳神往,而只是稍稍流眄顧盼而已。「雲屯」三句進一步寫天上與江中的情景。

「水府」,古代星名,主水之官。所謂「雲屯水府」,是說雲層聚集水府星附近,是天將下雨的徵兆。再看滔滔江水,如隨水神奔走,與眾水一起東注入海。天空高遠,卻雲垂垂而欲雨;江面空闊,而波翻浪湧,逝者如斯。

詞人的心旌不禁為之曳,不覺生出了一種鬱悶之情與茫然之感,上片抒寫的重點也就隨着轉到了對自己身世的感念上。現實的動亂打破了詞人的好夢,迴首往事,自不免有南柯夢短的傷感。但他主要的感受卻于嘆惋時光的流逝,有烈士暮年之悲。「壯心偏感,年華將暮」的感情深處,暗藏著故國難返的深沉悲愴。

過片以「迴首」領起,這已不再是站個人立場上回望逝去的歲月,而是站民族立場的高處北望硝煙瀰漫的中原,正面發出了對於救國英雄的呼喚。「問人間、英雄何處」的疑問中,既有着對於英雄的渴求,也有着對於造成英雄失志時代的詰問,意味十分深遠。以下引用三國故事,說諸葛亮奇謀報國,仍不免齎志以沒,隱喻自己雖有長才也難有機會施展。

又說到東吳敗亡的歷史教訓:吳主孫晧憑藉長江天險,且有「鐵鎖橫江」,但還是未能擋住西晉王濬衝浪而來的戰艦,落了個可悲下場。這裡可以隱約看出詞人對南宋小朝廷的擔憂。寫諸葛亮,寫孫晧,是以歷史為鏡子,從對面映照現實,這就使詞人的憂憤更具有歷史的縱深感。結尾寫自己「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正是融合了家國不幸之後悲痛難已的表現。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