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271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271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271頁

朗讀:

這雨不管「愁人」喜聽也罷,「不喜聽」也罷,只是下個不停,「空階滴到明」。階無人曰「空」,強調空,也是突出離人寂寞孤苦之感。而那「愁人」肯定也是一夜未眠,否則怎會知道雨一直下到天明呢?

後一首詞寫雨後山驛的黃昏景色和詞人的覊旅之思。全詞語淡情深,工于寫景,善於造境,讀後令人覺其含無限忱惻。


  

上片起首兩句,寫山驛望中所見,兼含旅思。兩個短句,從時、空兩方面着筆,而想象縱橫馳騁,使其感情色彩增強而意境加厚。第三句客觀寫景:「樓外涼蟾一暈生。」而樓帶新月一痕,其景如畫。

用「蟾」而不用「月」「兔」字,不僅平仄妥貼,而且因蟾蜍之為物喜濕而體冷,更能表現「涼」意,「涼」字又暗示了行人觸景所生的感情感情。黃蓼園說此句「仍帶古今情之意」,可謂善於體會。月「暈」是「雨余」景象,又是風起的徵兆,故此句近啟「雨余秋更清」一句,遠興「幾葉秋聲」一句。過片「暮雲平,暮山橫」,寫秋景雲空闊而單調,全是蕭瑟之感。

加之葉聲與雁聲,而更添淒清。如此苦情,末句只輕淡地道一句:「行人不要聽」。「不要聽」而不得不聽,不發聽後之感而只道「不要聽」,真令人覺其「含無限惋惻」(《蓼園詞選》評)。

●訴衷情  万俟詠

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

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

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

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付楊花。

万俟詠詞作鑒賞

此為詠春詞,抒發了客子即將到家時的喜悅心情。全詞圍繞着「喜」字落筆,輕盈流走,詞意婉麗,為詠春詞的創作開創了新的境界。

開頭一句點出「喜還家」這一全篇主旨。那清脆的一聲鞭響,打破了拂曉時的沉寂,啟奏了一支輕快的還鄉曲。詞接着宕開筆墨,描述客子歸程上的情態和周圍的景緻,烘托歡樂的氣氛。「宿醉困流霞」。

流霞,泛指美酒。昨晚因還家即,把盞痛飲,一夜沉醉,今朝登程,馬上猶帶余醒。他抬起惺忪醉眼,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浸潤喜慶的氣氛之中:「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醉眠不知窗外事,一夜小雨,清曉方停,策馬而行,天朗氣清,更有那一雙春燕,晨風中上下翻飛,似乎也為他起舞助興。

「雙燕」,亦暗示昔日別妻出遊,如同勞燕分飛,而今重新比翼之期已不遠。

過片「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寫客子快要到家了,不禁回望歸程。此處,詞中歡快的旋律略作頓宕,稍超深沉。遊子回一望一路艱難跋涉的迢迢歸程和浩闊風塵,心中充滿了歷盡滄桑的複雜意緒。客子感慨之餘,但見漫天楊花,撲面而來,便信手拈來一句妙語:「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付楊花。

」讓我把自己年年客中送春、倍受煎熬的悲涼滋味,還有家人為我牽腸掛肚、思親念遠的淒苦情懷,統統分付給楊花吧!蒙蒙楊花,總是報告暮春的消息,撩起人們傷春的意緒,而今卻成為這位客子往昔愁苦的負載物。他將邁着鬆快的腳步,去和家人團聚。詞最後以幽默、俏皮將歡情再度揚起,結束了全篇。

●木蘭花慢  万俟詠

恨鶯花漸老,但芳草、綠汀洲。

縱岫壁千尋,榆錢萬疊,難買春留。

梅花向來始別,又匆匆結子滿枝頭。

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

悠悠。

歲月如流。


  
嘆水覆、杳難收。

憑畫欄,往往抬頭舉眼,都是春愁。

東風晚來更惡,怕飛紅拍絮入書樓。

雙燕歸來問我,怎生不上簾鈎?

万俟詠詞作鑒賞

此詞托為惜春,實際上抒寫作者與一位戀人訣別的情事,其本事已不可考。

上片從惜春寫起。開頭三句,寫春事闌珊。詞首句起勢不凡,為全篇定下了感恨的基調。以下三句,以誇張的手法,發出了留春無計的感嘆:山崖再高,也難以阻擋春光匆匆離去的腳步;榆錢再多,也無法喚得春神的回眸眷顧。

其間借「榆錢」而拈出「難買」,自然熨貼,堪稱妙筆。「梅花」二句,以梅花寄恨,將惜春之情推向縱深。梅花本是報春使者,凌寒獨放於百花之前,春華爛漫時與梅花作別,似乎還是左近的事,但曾幾何時,它已果實盈枝了。「結子滿枝頭」暗用了一個故事:相傳杜牧遊湖州時看中一少女,與其母約定十年之內來娶。

過十四年,杜牧出為湖州刺史,訪該女,則已出嫁並生有兩子。杜牧悵然為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作者化用這個典故,藉以透出他傷春的個中消息。歇拍二句,便進一步揭出了這層底蘊:那垂楊畫橋,柳灣蘭舟,曾是他與情人幽會之所,如今風景依舊,但唯余一泓綠水,柳下無人系舟,當然再也看不到她的倩影芳姿了。

以上,詞人採用多種藝術手法,將離情別緒融化於物象中,頗具深婉曲折之妙。

過片四句,連用兩個比喻,感嘆明如流水,往事絶無重現的可能。「覆水難收」,這句成語出於《後漢書》,原本是就軍國大事說的,後來用以比喻夫妻關係斷絶無法恢復此處藉以喻指自己與戀人相訣、歡情不再的悲哀,將上片離恨再加強化。下面就進一步展開抒寫這種複雜痛苦的心情。「憑畫欄」三句,寫詞人由於心境不佳,想憑欄眺望,以舒愁懷,但觸目都是足以惹起春愁的景物,因此他不再憑欄而走入樓內。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