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260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260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260頁

朗讀:

四字暗示出她的風塵女子身份。「花落」二句,哀嘆這位風塵女子的美好年華如水一般悄然流逝,寄寓了詞人對她的身世悲慨。上片歇拍兩句,寫殘春風物,補足「流年度」之意。燕子銜着沾滿落花的香泥築巢,彷彿也把美好的春光都銜去了。

此二句抓住富有典型性的江南暮春物象,寄寓了女主人公孤獨的情懷和內心的淒苦。


  

過片一句,描寫歌女的髮式:半圓形的犀角梳子,敘插鬢雲邊,彷彿象明月從烏雲中半吐出來。

以下兩句,寫她輕輕地敲着檀板按拍,唱一曲幽怨的《黃金縷》。《黃金縷》,即《蝶戀花》調的別名,以馮延巳《蝶戀花》詞中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而得名。

結拍兩句筆鋒突轉,寫詞人夢醒後的感懷。「行雲」用神女「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典故,暗示女子的歌妓身分,也寫她的行蹤飄流不定,難以尋覓。

「南浦」,語見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因用為離別之典。此二句點明這場美好的相遇竟是虛無縹渺的夢幻。詞人大夢方醒,披衣起巡,憑軒凝望,但見一輪明月從春江上升起,心中悵惘不已。

這首詞以纏綿的抒情筆調,將一段浪漫而淒艷的夢中經歷敘寫得迷離恍惚,清麗淒惻,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謝薖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謝薖(?—1116)字幼槃,號竹友居士,臨川(今江西撫州)人,謝逸之弟。二人皆能詩,並稱「二謝」,列名《江西詩社宗派圖》。終身不仕,高風亮節,為時所重。政和六年卒,《宋史翼》有傳。

著有《竹友集》十捲。《彊村叢書》有《竹友詞》一卷。後人讚其詞「尤天然工妙」。

●鵲橋仙  謝薖

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秋期天上。

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一杯相屬,佳人何?

不見繞樑清唱。

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謝薖詞作鑒賞

此為七夕詞。作者記述的是七夕夜觸景生情,傷心懷人之事。

上片起首三句,寫七夕所見天空景象,並及七夕傳說。七夕是我國古老的民間節日,《藝文類聚》卷四中有七夕天上牛女相會和民間乞巧習俗的早期記載。至于牽牛、織女星分隔天河東西,只準每年七夕相會一次,傳說就更早,後來又發展為烏鵲填橋之說。七夕這一晚,當陰曆七月的上旬,月相為上弦,其狀如弓,光線本來就不太亮,當雲彩遮蔽時,從地上望去,就更顯得朦朦朧朧,而星光也就顯得暗淡了,故曰「月朧星淡」。

這時候,作者想起了今夕是雙星渡河之夕,於是便寫出了「南飛烏鵲,暗數秋期天上」兩句,以詠其事。「月朧星淡」正是最好的相會環境。這幾句,敘事、寫景之外,還蘊含著對牛女相會的歆羡、讚美之意。

上片歇拍句,寫自己此佳節中的情況。「錦樓」句是說沒有慶節擺設。《東京夢華錄。七夕》載:「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綵樓于庭,謂之乞巧樓。

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可見到了宋代,七夕已成為一個相當熱閙的節日,慶節擺設是繁多的。「錦樓」即「綵樓」,總指節日鋪陳。作者是個山野隱士,他不作此種鋪陳,故曰「綵樓不到野人家」。


  
眼前所對的,僅「門外清流疊嶂」而已。此句大有深意。我們知道,七夕這天,年輕婦女結綵縷穿針,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了,恩愛夫妻向此對象徵永恆愛情的神仙盟誓,祈求愛情的進一步淨化與持久。而作者獨對「清流疊嶂」而不結「錦樓」乞巧,則充分透露出作者心情的枯槁孤寂,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

以此作結,為下片帶來抒情敘事的文闊餘地。

過片緊承前文,進一步敞示心靈的創痛。「一杯相屬」三句,以沉痛的詢問,抒發出喪失伴侶的悲哀。「一杯相屬」,常有的表現。「佳人何?不見繞樑清唱」,這是痛苦的呼喊:勸我以美酒、娛我以清歌的佳人不了。

——其中包括多少對前塵往事的追憶,對今日形單影隻的傷心!從「繞樑清唱」句可看出,作者失去的那位「佳人」,本是一位歌女。詞寫至此,作者為什麼不結綵樓以慶七夕,已得到了充分的解答,很好地呼應了前文結尾二句,以天上愛情的美滿反襯人間愛情的不幸,返回牛女事作結。「人間平地亦崎嶇」,同天上的牛郎、織女相比,有着多麼大的差距!於是,作者最後唱出一句:「嘆銀漢何曾風浪!」銀河裡是不起風浪的,牛女的愛情,亙千萬億年以至永恆,不衰不滅。這是有力的反襯,彌覺人間的不美滿,骨子裡是突出作者自己的不幸。

這一結束,議論而兼抒情,接觸到一個普遍性、永恆性的感慨,耐人尋味。從結構上來說,它回應了開頭,緊扣七夕話題,使全詞顯得圓融、完整。

這首詞把眼前景、心內情,仙凡戀、男嬡巧妙地揉合一起。起承轉合一起。起承轉合,流暢天間,當為佳作。  

惠洪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惠洪(1071—?)字覺范,俗姓喻,筠州新昌(今江西宜豐)人。或謂其為「德洪」,俗姓彭。少時嘗為縣小吏,後得祠部牒為僧。以醫識張商英,又往來郭天信之門。

政和元年(1111),張、郭得罪,惠洪決配崖州。工詩能文,時作綺語,有「浪子和尚」之稱(《能改齋漫錄》卷一一)。與蘇軾、黃庭堅等為方外交。著有《石門文字禪》三十捲。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