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嘗為近幸臣建宅,親畫屋樣,又自削木構宮,高尺餘,棟樑楹檻,宛轉皆具,付匠者按此式為之,京師遂稱「魯般天子」。內侍利其金珠之飾,告帝曰:「此屋比某家殊陋劣。」帝輒命易之,內侍因刮金珠而去。
奇後見帝造作不已,嘗輓上衣諫曰:「陛下年已大,子年已長,宜稍息造作。且諸夫人事上足矣,無惑于天魔舞女輩,自愛惜聖躬也。」帝艴然怒曰:「古今只我一人耶?」由此兩月不至後宮。
後亦多畜高麗美人,大臣有權者,輒以此遺之,京師達官貴人,必得高麗女然後為名家。自至正以來,宮中給事使令,大半高麗女,以故四方衣服、靴帽、器物,皆仿高麗,舉世若狂。
續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五
●卷第二百一十五
【元紀三十三】 起屠維大淵獻正月,盡上章困敦六月,凡一年有奇。
○順帝至正十九年
己亥,一三五九年
春,正月,陳友諒遣其黨王奉國,率兵號二十萬,寇信州路,江東廉訪副使巴延布哈德濟自衢引兵援信,遇奉國于城東,力戰,破走之,鎮南王子大聖努、樞密院判官席閏等迎巴延布哈德濟入城共守。後數日,賊復來攻,巴延布哈德濟大享士卒,出城奮擊,又大敗之。
乙巳,吳國公以寧越既定,欲遂取浙東未下諸郡,集諸將諭之曰:「克城雖以武,而定民必以仁。吾師此入建康,秋毫無犯,故一舉而遂定。今新克婺州,正當撫卹,使民樂於歸附,則彼未下郡縣,亦必聞風而歸,吾每聞爾等下一城,得一郡,不妄殺人,輒喜不自勝。蓋為將者能以不殺為心,非惟國家所利,即身及子孫亦蒙其福。爾等從吾言,則眾心豫附,大功可成矣。」
丙午,遼陽行省陷,懿州路總管呂震死之,贈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東平郡公。
戊申,吳將邵榮破張士誠兵于餘杭。
上都之初陷也,廣寧路總管郭嘉聞之,躬率義兵出禦。既而遼陽陷,嘉將眾巡邏,去城十五里,遇青號隊伍百餘人,給言官軍,喜疑其詐,俄果脫青衣變紅。嘉出馬射賊,分兵兩隊夾攻之,殺獲甚多。嘉見賊勢日熾,孤城無援,乃竭家所有衣服、財物、犒義士以勵其勇敢,且曰:「自我祖父有勛王室,今之盡忠,吾分內事也。況身守此土,當死生以之,餘不中恤矣。」
頃之,賊至,圍城,亙數十里,有大呼者曰:「遼陽我得矣,何不出降!」嘉輓弓射其呼者,中左頰,墮馬死。賊稍引退,嘉遂開西門逐之,賊大至,力戰以死。事聞,贈河南江北行省左丞,追封太原郡公,謚忠烈。嘉之守廣寧也,招集義兵數千,教以坐作進退,號令齊一,賞罰明信,故東方諸郡,糧富兵精,稱嘉為最。
察罕特穆爾命樞密院判官陳秉直、班布爾實將兵二萬守冀寧。
乙卯,方國珍遣使奉書獻金帶于吳。
先是吳國公遣典簽劉辰招諭國珍,國珍與其下謀曰:「方今元運將終,豪傑並起,惟江左號令嚴明,所向無敵。今又東下婺州,恐不能與抗。況與我為敵者,西有張士誠,南有陳友諒,莫若姑示順從,藉為聲援,以觀其變。」遂遣使奉書隨辰來獻金綺,於是復遣使報之。然國珍雖納款,其實陰持兩端也。
戊午,吳雄鋒翼元帥王遇成、孫茂先率兵攻臨安縣,張士誠遣其右丞李伯升來援,茂先擊敗之,伯升斂兵退守,茂先攻之不下,引兵還。僉院故大海攻諸暨,守將戰敗宵遁,萬戶沈勝以眾降,遂改諸暨州為諸全州。嵊縣萬戶郝原,請降于吳。
二月,甲子朔,張士誠復攻江陰,戰艦蔽江而下。吳守將吳良禦之,戒諸將勿輕動。頃之,士誠兵陣于江濱,良命弟禎率一軍出北門與戰,鋒才交,復遣元帥王子明率壯士出南門合擊之。士誠不能支,遂敗,溺死甚眾。
癸酉,吳將邵榮攻湖州,屢敗張士誠兵,其將李伯升斂兵退守,攻之,弗克,乃還屯臨安。
辛巳,樞密副使多爾濟以賊犯順寧,命張立將精鋭由紫荊關出討,鴉鶻由北口出迎敵。
甲申,叛將梁炳攻辰州,守將和尚擊敗之。以和尚為湖廣行省參知政事。
賊由飛狐、靈丘犯蔚州。
庚寅,御史台言:「先是召募義兵,用鈔銀一百四十萬錠,多近侍、權幸冒名關支,率為虛數。請命軍士,凡已領官錢者,立限出征。」詔從之,已而不果行。
是月,詔博囉特穆爾移兵鎮大同,以為京師扞蔽。
置大都督兵農司,仍置公司十道,專督屯種,以博囉特穆爾領之。所在侵奪民田,不勝其擾。
台哈布哈之潰兵數萬掠山西,察罕特穆爾遣陳秉直分兵駐榆次招撫之,其首領悉送河南屯種。
三月,癸己朔,陳友諒遣兵由信州略衢州,復遣兵陷襄陽路。
甲午,吳下令宥獄囚。
辛丑,京城北兵馬司指揮周哈喇岱與林智和等謀叛,事覺,伏誅。
丁巳,張士誠兵攻建德,吳將朱文忠禦之於東門,使別將潛出小北門,間道過鮑婆嶺,由碧鷄塢繞出其陣後夾擊,大破之。
方國珍遣郎中張本仁以溫、台、慶元三路獻於吳,且以其次子關為質。吳國公曰:「古者慮人不從,則為盟誓,明誓不信,變而為質子。此衰世之事,豈可蹈之!凡人之盟誓、交質者,皆由未能相信故也。今既誠心來歸,便當推誠相與,如青天白日,何自懷疑而以質子為哉!」乃厚賜關而遣之。關後改名明完。
陳友諒遣部將趙普勝寇寧國太平縣,江南總制胡惟賢,命萬戶陳允同、義士江炳叔率鄉兵五千擊敗之。普勝復寇陵陽、石埭等縣,僉院張德勝與戰于柵江口,復破走之。
壬戌,詔定科舉流寓人名額,蒙古、色目、南人各十五名,漢人二十名。
夏,四月,癸亥朔,汾水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