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資治通鑑 中 - 389 / 518
中國古代史類 / 畢沅 / 本書目錄
  

續資治通鑑 中

第389頁 / 共518頁。

 大小:

 第389頁

朗讀:

丙寅,詔:「大理寺所鞫軍民喧鬨者,並從軍法。」史浩言民不可律以軍法,不聽。復再降王友直為宣州觀察使、信州居住。於是浩請罷政,甲戌,罷為少傅,還舊節,充醴泉觀使兼侍讀。

乙亥,以錢良臣參知政事。


  

丙子,金尚書省奏:「崇信縣令石安節,買車材于部民,三日不償其直,削官一階,解職。」金主因言:「凡在官者,但當取其貪污與清白之尤者數人黜陟之,則人自知懲勸矣。夫朝廷之政,太寬則人不知懼,太猛則小玷亦不免于罪,惟當用中典耳。」

丁丑,以趙雄為右丞相,王淮為樞密使。

王希呂繳奏:「浙閩州縣推排物力,至于牛畜,亦或不遺。舊法,即無將舍屋、耕牛紐充作家業之文。」敕令所看詳:「人戶租賃牛畜,雖系營運取利,緣亦便于貧民。乞依所奏,將應民戶耕牛、租牛,依紹興三年五月六日指揮,並與免充家力,行下諸路州縣遵守施行。」帝曰:「國以農為本,農以牛為命,牛多則耕墾者廣,豈可指為家力,因而科擾?監司常切覺察,如有違戾,按劾聞奏。」

戊寅,詔:「成都一路十六州,除成都自有飛山軍及威、茂、雅、嘉州、石泉軍系沿邊去處兵備不可抽摘外,自餘諸州,各選兵官前去,逐州按試勇壯有武力人,抽摘團結,共取一千人作二隊,如李德裕雄邊子弟,以雄邊軍為名。」從胡元質請也。

先是金曹王文學趙承先以奸被杖,除名,既而復用。金主詰之,宰臣言:「由曹王遣人言其干敏,故再任之。」金主曰:「官爵擬注,雖由卿輩,予奪之權,當出於朕。曹王之言尚從之,假皇太子有所諭,則其從可知矣。此事因問始知,所不知者更復幾何?且卿等公然受請屬,可乎?」金主又嘗諭宰臣曰:「往者丞相良弼擬注差除,未嘗苟與不當得者,而薦舉往往得人,鈕祜祿額特勒、伊喇忄造、費摩餘慶皆是也;至于私門請託,絶然無之。」

庚辰,復監司互舉法。

丙戌,金吏部尚書烏庫哩元忠為御史大夫。元忠嘗知大興府。有僧犯法,皇姑梁國大長公主屬使釋之,元忠不聽。金主聞之,召元忠謂曰:「卿不徇,甚可嘉也。治京如此,朕復何憂!」

十二月,辛卯,宰臣進監司、郡守除目,帝曰:「郡守得人,則千里蒙福;監司得人,則一路蒙福。卿等遴選其人,不可輕授。」

壬辰,趙彥逾請以南康軍諸魚池為放生池,帝曰:「沿江之民,以魚為生,今禁之,恐妨民也。」

庚戌,金封皇孫瑪達格為金源郡王。

壬子,金群臣奉上大金受命萬世之寶。

乙卯,知臨安府吳淵請復置西溪欄稅,帝曰:「關市譏而不征。去城五十里外,豈可復置欄稅!」

是歲,前知雷州李茆奏:「廣西鹽已行者,曰鈔商興販也,曰官自搬賣也,然二者利害不可究。且官自搬賣,舊系本路轉運司主其事,行之既便,歲課自充,諸州亦無闕乏。自紹興八年改行鈔法,轉運司所得僅二分,不能給諸州歲計,至于高折秋苗,民被其害。逐年賣鈔所虧之數甚多,陛下灼見其弊,仍舊撥還轉運司,均于諸州官搬官賣,盡罷折米招糴之為民害者,止令轉運司歲認息錢三十一萬貫,自當確守此法,為永久之利。」詔:「戶部將廣西官搬官賣鹽法,申嚴行下,常切尊守。」

劉珙以屬疾請奉祠,未報,請致仕。帝以珙病亟,遣中使挾侍醫視之。珙知疾不可為,亟上遺表,首引恭、顯、伾、文以為近習用事之戒,且曰:「今以腹心耳目寄此曹,故士大夫倚之以媒其身,將帥倚之以饑其軍,牧守倚之以賊其民;朝綱以紊,士氣以索,民心以離,咎皆在是。願亟加黜退,以幸天下。」卒,後謚忠肅。

知廬州舒城縣余永錫,坐臓,特貸命,編管封州,仍籍其家。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淳熙六年金大定十九年


  

春,正月,丁卯,金主如春水。

戊辰,賑淮東饑。

庚午,太社令葉大廉言:「內侍省遇有取索庫務物,請依舊法,結合同憑由二本,一本付傳宣使臣取索,一本令本省畫時實封,差人置歷付所取庫務官勘驗支供,仍將合同繳奏。」帝從之,曰:「此良法也。」

壬申,蠲夔州上供金銀。

癸未,趙雄等請光州復置中渡榷場官,禦前如有曾在榷場幹事之人,可以差充監官。帝曰:「自來不曾遣人淮上購物,如淮白、北果之屬,宮中並無之。劉度前守盱眙,嘗獻淮白,卻而不受。近蒙太上賜得數尾,每進膳,即食一小段,可食半月。」雄曰:「陛下豈獨奉養儉素!如珠玉、圖畫之珍,皆不得其門而入。」帝曰:「亦天性不好耳。」

甲申,內批:「登仕郎陳聞禮,系太上皇后侄女夫,特添差浙東安撫司幹辦公事。」趙雄等言:「在法,雖戚裡,文臣未經銓試,武臣未經呈試,並不許陳乞添差。」帝曰:「豈可以戚裡而廢公法!今後有似此,須執奏。」

四川制置胡元質、夔路運判韓奐奏:夔路之民最貧,而諸州科買上供金銀絹三色,民力重困。所有大寧監鹽課委有增羡。臣今與總領所及本路轉運司公共措置,已將鹽課攢剩之錢買金銀,發納總領所及茶馬司,盡蠲免九州民間歲買之幣外,有餘剩錢,可盡免今年夔路諸州一年今科民間買絹之數,餘錢又可與民間每歲貼助之費,民力可以少蘇。”帝曰:「監司、郡守,興利除害,實惠及民,要當如此。」並從之。趙雄曰:「韓奐為漕臣,措置此錢以免科擾,宣力甚多。」帝曰:「不可不賞。」尋加奐直秘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