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資治通鑑 中 - 232 / 518
中國古代史類 / 畢沅 / 本書目錄
  

續資治通鑑 中

第232頁 / 共518頁。

 大小:

 第232頁

朗讀:

八月,己酉,復淮南諸州學官員。

庚戌,樓炤自鳳翔歸,白川陝諸軍冬衣,已下成都府等路取撥十六萬匹,帝曰:「蜀土頻年調發,凋弊已甚。今吳玠一軍既分屯關陝,饋運十省八九。若更能鎸減冗官,四川民力,庶幾其少紓乎!」


  

詔川陝宣撫司便宜補官,限一年陳乞換給。時言者論名器浸輕之弊,以為:「三歲大禮廕補,三年科舉,所得之士共止數百人,而便宜補官,一歲之間乃倍此數。今罷便宜聖旨已五年,其所換給約萬計。乞限一年,庶息奸弊。」因有是旨。

金魯王昌至燕京,愈驕肆不法,與翼王古蘭謀反。金主漸知其與宋交通,會有上變者,辛亥,下詔誅之。昌自燕京南走,追及之於祁州。

乙亥,樓炤奏以保安軍寇成知環州。

帝曰:「陝西沿邊控制夏國,最為要害,當擇久在軍中,諳練邊事,或本土武人,方能保固障塞,民得安業。可札付炤,令諭諸帥。」翼日,秦檜奏:「已行下諸帥,如上旨。」帝曰:「堡寨最沿邊急事,神宗戒陝西諸帥,悉出手批。然于器械則稍變古法,新法弓稍短,不能及遠,又放箭拘以法,不能中的。朕自幼年即習騎射,如拽硬、射視,各是一法。鬥力至石以上,箭落不過三五十步,如此,何以禦敵耶!」

丙辰,右朝請大夫、淮南西路轉運判官李仲孺知廬州。

時武信軍承宣使、知廬州張宗顏卒,故以仲孺代之。淮西宣撫使張俊遂命統制官田師中將宗顏之眾八千人歸建康。後贈宗顏保靜軍節度使,謚壯敏。

戊午,金都元帥越國王宗弼,殺魯國王昌于祁州,丞其首以獻。昌臨刑,謂宗弼曰:「我死之後,禍必及爾,宜早圖之。」宗弼不答。

己未,帝諭大臣曰:「吳玠軍馬既移屯熙、秦等路,便當以五百人為一指揮,令諸帥招填,稍足舊額,與弓箭手參用,緩急之際,有足倚仗,庶幾漸復祖宗之舊。金人和議雖堅,安能保其終久無釁!況夏人乍臣乍叛,尤難保持。今日邊防,尤不可忽。」

庚申,中書舍人王次翁試尚書工部侍郎。

庚戌,詔東京留守司搜訪郊廟禮器來上。時當行大禮,帝以渡江後所作禮器多不合古,故命訪之舊都。禮官初議郊與明堂當間行,秦檜欲集議,帝曰:「且依近例行明堂禮可也。」

尚書左司員外郎晁謙之權戶部侍郎。

庚午,給事中蘇符充賀大金正旦使,知合門事王公亮充副使。尋命各官其家一人。

乙亥,雄武軍承宣使關師古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行營中護軍前軍統制。師古自延安入朝,既對,遂有是命。

詔知晉寧軍折可求兼主管本軍沿邊安撫司公事,措置興後麟、府州,用樓召請也。

丁丑,太白晝見。

初,金人欲得王威、趙榮,已遣還之。韓世忠遺秦檜書曰:「榮、威不忘本朝,一身歸順,父母妻子,悉遭屠滅,相公尚忍遣之,無復中原望耶?」檜慚,且慮世忠沮遏,乃令勞、威自六合趨淮西而去。至是檜奏外間頗有異論,於是詔以勞、威屢抗官軍及驅掠兩州之罪榜諭中外。金越王宗弼得之,復以榮為將。

九月,戊寅朔,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護國軍承宣使李世輔言:「初歸朝日,有父母兄弟之仇,臣曾報復,乞待罪。」詔:「世輔有功鄜延,特放罪。」後四日,引對便殿,帝諭曰:「卿竭忠歸朝,立功顯着。」乃起複故宮,賜名忠輔,除樞密院都統制;俄又賜名顯忠。

金降封太宗諸子。大司空完顏昱罷。


  
癸未,給事中蘇符試尚書禮部侍郎,仍兼資善堂翊善。

樞密直學士、成都、潼川府、夔州、利州路安撫制置使、知成都府胡世將為寶文閣學士、川陝宣撫副使,置司河池,諸路並聽節制。世將精神明悟,閒習吏治,其守成都,甚有政績,至是就用之。

世將既除宣副,諸將皆賀,世將語之曰「世將不能騎射,不知敵情,不諳邊事。朝廷所以遣來者,襲國朝之故事,以文臣為制將爾。自今以往,軍中事務,皆不改吳宣撫之規模。世將有所未達,諸公明以指示;或諸公有所未達者,亦當奏聞。各推誠心,勿相疑忌,共濟國事可也。」諸將皆拜謝。

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張中孚,言邊隅無警,望許臣入覲闕庭,詔俟春爰起發。

既而秦鳳等路提點刑獄公事宋萬年遺川陝宣撫副使胡世將書,言:「昨頒降新復河南詔書,張中孚等初不曾拜,卻將金國詔書宣讀。百姓見詔書上有本朝廟諱、禦名,皆不忍聞。萬年昨密問吳璘:『萬一兵復渡河,如何描畫?』璘謂:『中孚等重兵在手,為秦鳳腹脅之患,內外相應,必來搗虛。我軍既守家計,安能遠出接見!』以此見中孚等陰藏奸謀,所繫非輕。」世將即具以聞,且言:「臣昨論奏逐人罪惡,以謂朝廷方守信誓,不欲遽易帥守。然中孚等並已降指揮,許令入覲。慾望因其自請,別與差遣。」於是中孚等皆改命。

甲午,名皇太后宮曰慈寧。

丙申,詔:「汝州郟城縣故資政殿學士蘇軾墳、寺,以旌賢、廣惠為名。」以孫札部侍郎符援范鎮家賜剎例有請故也。

金主初居新宮,立太祖原廟于慶元宮,盧彥倫監造宮室。彥倫性機巧,能迎合皇后意,由是頗見寵。

己亥,太尉、東京同留守郭仲荀,言所帶在京人馬已至鎮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