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資治通鑑 中 - 207 / 518
中國古代史類 / 畢沅 / 本書目錄
  

續資治通鑑 中

第207頁 / 共518頁。

 大小:

 第207頁

朗讀:

庚戌,詔:「官職如在職二年已上知縣資序人,與除大郡通判;通判資序人,與除知州軍。任滿到闕,令合門引見上殿,當參考治狀善否,取旨升黜;仍令中書省、御史台籍記姓名。」

辛亥,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張守自常州入見,即日除參知政事。


  

壬子,詔張守兼權樞密院事。

丙辰,鎮南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荊湖南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呂頤浩為兩浙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臨安府,仍赴行在奏事。

寶文閣學士、新知襄陽府劉洪道知潭州,充荊湖南路安撫使,仍兼都督府參謀軍事。

戊午,詔:「自今吏部注擬知、通、守、令,並選擇非老病及不曾犯臓與不緣民事被罪之人,仍申中書省審察。其注擬人腳色,關御史台;如非其人,許本台彈奏。」用中書請也。既而行宮吏部請曰:「民事犯徒已上罪人,如今詔。」自開國以來,以公私臓三等定天下之罪,至是始增民事律焉。

己未,兵部尚書兼權吏、禮部尚書劉大中充龍圖閣直學士、知處州。

左司諫陳公輔言:「朝廷所尚,士大夫因之,士大夫所尚,風俗因之,不可不慎也。國家嘉佑以前,朝廷尚大公之道,不營私意,不植私黨,故士大夫以氣節相高,以議論相可否,未嘗互為朋比,至于雷同苟合。自熙、豐以後,王安石之學,着為定論,自成一家,蔡京引之,挾紹述之說,於是士大夫靡然而同,風俗壞矣。仰惟陛下天資聰明,聖學高妙,將以痛革積弊,變天下黨同之俗。然在朝廷之臣,不能上體聖明,又復輒以私意取程頤之說,謂之伊川學,相率而從之,是以趨時競進,飾詐沽名之徒,翕然胥效,倡為大言,轉相傳授。伏望聖慈特加睿斷,察群臣中有為此學鼓扇士類者,皆屏絶之。明詔天下以聖人之道着在方冊,學者但能參考眾說,研究至理,各以己之所長而折中焉,則道術自明,性理自得矣。」輔臣進吳張浚批旨曰:「士大夫之學,宜以孔、孟為師,庶幾言行相稱,可濟時用。覽臣僚所奏,深用憮然!可佈告中外,使知朕意。」

先是范沖既去位,公輔以沖所薦,不自安。會耿鎡等伏闕上書,或者因指公輔靖康鼓喝之謗,公輔懼,見帝求去,因此上疏。詔:「公輔,朕所親擢,非由薦引,可令安職,毋得再請。」時朱震在經筵,不能諍,論者非之。

湖北經略安撫使王庶,乞令澧、辰、沅、靖四州,以閒田共招刀弩手三千五百人,沅州千五百,辰州千人,澧、靖州各五百餘,田召人承佃,從之。四郡刀弩手舊額萬人,靖康末,調赴河東,少還者,至是命相度召填,故有是請。

偽齊劉豫密知金人有廢己之謀,是冬,遣皇子府參謀馮長寧請于金,欲立淮西王麟為太子以嘗其意,金主謂之曰:「先帝所以立爾者,以爾有德于河南之民也。爾子有德耶?我未之聞也,徐當遣人咨訪河南百姓以定之。」

先是河北軍前通問使魏行可為金所拘,至是九年。或謂行可嘗上金帥書,戒以不戢自焚之禍,以謂:「大國舉中原與劉豫,劉氏何德,趙氏何罪哉?若亟以還趙氏,賢于奉劉氏萬萬也。」是歲,行可卒。未幾,其副右武大夫、果州團練使郭元邁亦卒於金地。

續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一十八

●卷第一百一十八



【宋紀一百十八】 起強圉大荒落正月,盡七月,凡七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七年金天會十五年


  
春,正月,癸亥朔,帝在平江,詔曰:「朕獲奉丕圖,行將一統,每念多故,惕然於心。將乘春律,往臨大江,駐蹕建康,以察天意。播告遐邇,俾迪朕懷。」

置禦前軍器局于建康府,歲造裝甲五千,矢百萬,以中侍大夫、岷州觀察使、行營中護軍忠勇軍統制楊忠閔充提點,仍隷樞密院及工部。

金主朝太皇太后于明德宮。初用《大明歷》。

甲子,命巡幸隨軍都轉運使梁汝嘉先往建康,趣繕行宮及按視程頓。

丙寅,帝諭大臣曰:「昨日張浚呈馬,因為區別良否、優劣及所產之地,皆不差。」張浚曰:「臣聞陛下聞馬足聲而能知其良否。」帝曰:「然。聞步驟之聲,雖隔牆垣可辨也。凡物苟得其要,亦不難辨。」浚曰:「物具形色,猶或易辨,惟知人為難。」帝曰:「人誠難知。」浚因奏:「人材雖難知,但議論剛正,面目嚴冷,則其人必不肯為非;阿諛便佞,固寵患失,則其人必不可用。」帝以為然。

己巳,詔江東宣撫使張俊,特賜禦筵。時俊自軍中來奏事,復還泗州。

癸酉,翰林學士兼侍讀朱震,引疾乞在外宮觀,不許。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