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演義 - 222 / 330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清史演義

第222頁 / 共330頁。

 大小:

 第222頁

朗讀:

約越一旬,恭王弈,竟兼程馳至。肅順留意偵探,聞恭王到來,忙報知怡、鄭二王。怡、鄭二王,大吃一驚,正想設法對付,忽報恭王弈來見。三人只得出迎,接入後,先由載垣開口,問:「六王爺何故到此?」弈道:「特來叩謁梓宮,並慰問太后。」載垣道:「前已有旨,令六王爺不必到來,難道六王爺未曾瞧過?」弈說是未曾接到,並問何時頒發?載垣屈指一算道:「差不多有十多天了。」弈道:「這且怪不得,兄弟出京,已七八天了。」這是詭語。肅順即插口道:「六王爺未經奉召,竟自離京,京城裡面,何人負責?」弈道:「這且不妨。在京王大臣,多得很哩。現在京內安靜如常,還怕什麼?況兄弟此來,一則是親來哭臨,稍盡臣子的道理;二則是來請兩宮太后安,明後日即擬回京。這裡的事情,有諸公在此,是最好的了。兄弟年輕望淺,還仗諸位指教。」肅順尚未回答,忽從載垣背後,走出一人,朗聲道:「叩謁梓宮原是應該的,若要入覲太后,恐怕未便。」弈瞧將過去,乃是軍機大臣杜翰,便道:「為何不便?」杜翰道:「兩宮太后,與六王爺有叔嫂的名義,叔嫂須避嫌疑,所以不應入覲。」弈不覺奇異,正想辯駁,奈載垣、端華、肅順三人,都隨聲附和,好似杜翰的言語,當作聖經賢傳。恭王一想,彼眾我寡,不便與他爭執,還是另外設法為是。隨道:「諸位的說法,卻也不錯,拜託諸位代為請安便了。」這是恭王深沈處。

當下辭出,回到寓所,巧值安得海已在寓守候,弈又與他密議一番,安得海頗有小智,竟想出一個妙法,與弈附耳低言。弈眉頭一皺,似乎有不便照行的意思。復經安得海細說數語,弈方纔應允。安得海辭去,是日傍晚,夕陽西下,暮色沈沈,避暑山莊寢門外,來了一乘車子,車中坐著的,彷彿是個宮娥,守門侍衛,正欲啟問,安太監已自內出來,走到車前,搴動簾帷,攙着一位宮裝的婦人下來。侍衛瞧著,確是婦女,由她隨安太監進去。次日黎明,宮門一開,這位宮裝的婦人,仍由安太監引導出門,乘輿徑去。約到辰牌時候,恭王弈,又復出現,赴梓宮前哭臨。次日,即至怡、鄭兩王處辭行。看官!你想恭王弈廕,奉太后密召而來,難道不見太后,便匆匆回去麼?上文說的宮裝的婦人,來去突兀,想來總是恭王巧扮,由安得海引他出入,暗中定計,瞞過侍衛的眼珠;若是明眼人窺着,自能瞧破機關。那班侍衛,雖是怡、鄭二王的爪牙,畢竟沒甚智識,總道是個婦人,也不去通報怡、鄭二王,所以竟中了宮內外的秘計。敘述清楚。


  

恭王去後,兩宮太后便傳懿旨,準即日奉梓宮回京。載垣、端華、肅順三人,又開密議。載垣意思,遲一日,好一日,肅順道:「我們且入宮去見太后,再行定議。」三人遂一同入宮,對著兩位太后,請了安,兩旁站定。西太后便諭道:「梓宮回京的日子,已擬定麼?」載垣道:「聞得京城情形,尚未安靜,依奴才愚見,不如展緩為是。」西太后道:「先皇帝在日,早思迴鑾,因京城屢有不靖的謡言,以致遷延歲月,賫恨以終。現若再事逗留,奉安無期,豈不是我等的罪孽?你們統是宗室大臣,親受先皇帝顧命,也該替先皇帝着想,早些奉安方好。」三人默然不答。西太后瞧著慈安太后道:「我們兩人,統系女流,諸事要靠着贊襄王大臣,前日董御史奏請訓政,贊襄王大臣,也未與我輩商量,驟加駁斥,我也不去怪他。但既自命贊襄,為什麼將梓宮奉安,都不提起?自己問自己,恐也對不起先皇帝呢。」慈安太后也不多說,只答了一個「是」字。肅順此時忍耐不住,便道:「母后訓政,我朝祖制,未曾有過,就使太后有旨垂簾,奴才等也不敢奉旨。」西太后道:「我等並不欲違犯祖制,只因嗣王幼沖,事事不能自主,全仗別人輔助,所以董元醇一折,也不無可採處。你等果肯竭誠贊襄,乃是很好的事,何必我輩訓政!但現在梓宮奉安,嗣主回京的兩樁大事,尚且未曾辦就。哼!哼!于贊襄二字上,恐有些說不過去。」載垣聽了此語,心中很不自在,不覺發言道:「奴才等贊襄皇上,不能事事聽命太后,這也要求太后原諒。」西太后變色道:「我也叫你贊襄皇上,並不要你贊襄我們,你既曉得『贊襄皇上』四個字,我等便感你不淺。你想皇上是天下共主,一日不回京,人心便一日不安,皇上也是一日不安,所以命你等檢定回京日子,勞你等奉喪扈駕,早日到京,乃就是贊襄盡職了。」端華也開口道:「梓宮奉安,及太后同皇上迴鑾,原是要緊的事情,奴才等何敢阻難。不過恐京城未安,稍費躊躇呢。」西太后道:「京中聞已安靜,不必多慮,總是早日回去的好。」三人隨退即出。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