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喬治又把德國著名作曲家巴哈和英國著名作曲家亨德爾以及維也納宮廷著名音樂家瓦根西爾的作品都放在了鋼琴的譜架上,然後坐在莫扎特身邊,靜靜地聽莫扎特一首一首地演奏。當莫扎特彈完最後一曲、那聲音還在空中迴蕩時,喬治三世已按捺不住他對莫扎特的喜愛之情,站起身來輕輕地撫摸着莫扎特那金黃色的捲髮。
然而,這時的王后卻興緻正濃,她提出讓莫扎特伴奏,讓自己亮一亮歌喉。而這對莫扎特來說真是易如囊中取物。由於莫扎特不時地在主旋律彈完之後即興彈些裝飾音和協奏,所以為王后的演唱增色不少。
由於莫扎特出色的伴奏,也引起了在場演員的興趣,有一位演員也提出要莫扎特為他伴奏。莫扎特別出心裁,提出要用橫笛為其伴奏。那位演員在橫笛的伴奏下,唱完了一曲別有韻味的獨唱。其實,在一段時期的旅行演出中,莫扎特看到感興趣的樂器,早在摸索着學習了,由於他對鍵盤樂器和絃樂器很熟悉,又有很好的理論基礎知識,所以他可以說拿上什麼樂器只要撥弄幾下就可以成曲了。
當莫扎特為演員伴奏完畢以後,又看到演員的譜架上有一部亨德爾作品的低音曲譜,他就拿過來以這曲譜為基礎,自由發揮彈出了一個極其美妙的旋律,這使國王王后及聽到的人都發出了嘖嘖的稱讚聲,國王和王后更喜歡這個孩子了。
過了沒幾天,就是英國五朔節到來的日子了,莫扎特一家聽說這是剛剛恢復的一個英國人的傳統節日,就從繁忙的演出中抽出時間,來到大街上觀看人們歡慶節日的情景。
在經過聖·詹姆士公園的時候,莫扎特看見一輛漂亮的馬車突然在經過自己身邊時放慢了速度,接着,那車窗推開了,從裡面露出了一張微笑的臉龐——那不是國王喬治三世嗎?莫扎特快步向馬車迎去,國王親切地向莫扎特問了好,他實在太喜歡這個多才多藝的孩子了。接着,國王又笑着向利奧波德一家揮手點頭,然後馬車慢慢地駛遠了。
有這樣一個和藹的國王,利奧波德真的很感激他。
帶著幸福的甜蜜,莫扎特一家又向五朔節最熱閙的方向走去。
利奧波德趁着行走的機會,不時給孩子們講些他剛剛知道的新消息,他總不放棄點滴機會給孩子們以更多的知識,同時,一聽故事,孩子們再也不會吵着要坐馬車什麼的了。
利奧波德說,英國的五朔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世紀,但後來被廢除了,連那根為歡慶節日而豎起的高柱也被砍倒了。就在莫扎特他們到倫敦前的
1660年,才恢復了這個傳統的節日。
5月
1日,這是英國人曆法中入夏的
第一天,是祭祀花果女神的日子,五朔節 ,包含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
這一天,人們要用老牛拉繩,在草地上豎起一根高柱,名為「五朔柱」。柱上裝點綠葉,象徵生命旺盛、農業豐收。這一天,姑娘們一早就得起身,用小盆子收集花草樹葉上的露珠,然後用這露水洗臉,這些姑娘的皮膚就會變得白嫩細膩。以後,這些姑娘把拾來的花草編成大花環,簇擁着選出來的「五月皇后」少女,上街遊行。
到了高柱邊,姑娘們就把大花環掛在高柱上,人們手持綵帶,繞柱歡歌跳舞,把節日推向高潮。
看著狂歡的人們,莫扎特姐弟也在人群中湊熱閙,並跳得滿頭大汗。
為了感謝國王對莫扎特一家的讚譽,同時也為了在英國打開更大的局面,利奧波德準備在
6月
5日國王生日的時候舉行一次義演音樂會。
但既然是音樂會,總還得請個樂隊吧,而且這筆費用聽說並不便宜。利奧波德合計再三,認為還是得花這筆錢。事實證明,這次義演音樂會是舉辦得合算的。這不但更贏得了國王王后的信賴和高興,而且使更多的權貴爭相向莫扎特一家發出了邀請。
更值得慶幸的是,莫扎特從此認識了著名的音樂家約翰·克里斯蒂安·巴哈。
克里斯蒂安·巴哈是偉大的塞巴斯蒂安·巴哈的最小兒子。由於他在倫敦成名,所以稱為「倫敦的巴哈」。倫敦的巴哈,難道還有別的地方的巴哈嗎?是的。
偉大的塞巴斯蒂安·巴哈是一位聞名遐邇的音樂家,他不但自己在音樂上極有建樹,更讓人敬佩的是,他的後代曾連續七代出了數十名音樂家。他的
19個孩子,活着的有
10個,而這
10人中就有
3人是成為大音樂家的。其中有長期居住在哈雷而得名的音樂家「哈雷的巴哈」;有服務于柏林弗裡德里希國王的音樂家「柏林的巴哈」,還有一位就是後來與莫扎特建立友誼的音樂家「倫敦的巴哈」。
這位「倫敦的巴哈」從小隨父親和兄長學音樂。但以後,他違背了兄長的願望,不想學風琴,而來到了意大利,為羅馬天主教會寫樂曲,並因創作意大利歌劇而一舉成名。
27歲時到了倫敦,成了英國王家劇院的一個寵兒。
當莫扎特到倫敦演出的時候,這位
29歲的大音樂家給了莫扎特很多音樂方面的知識,並讓莫扎特認識了意大利歌劇是偉大的。
這時,倫敦的巴哈正擔任着王后夏洛特的音樂教師,莫扎特在王宮時,也與夏洛特王后一起聽了不少音樂知識。有時,巴哈把這個小小的音樂天才抱到自己的膝蓋上,然後開始彈奏鋼琴。但他們的彈法很特別。
有時是莫扎特彈幾個小節,巴哈再彈幾個小節;有時則是莫扎特彈高音,而巴哈彈低音;有時他們看著樂譜彈完一首奏鳴曲,但無論他們怎麼玩「花樣」,別人從琴聲中聽來,總以為是一雙手在彈奏似的,莫扎特從此就一直沒忘記過這個「忘年交」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