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舊五代史》 - 213 / 447
中國古代史類 / 薛居正 / 本書目錄
  

《舊五代史》

第213頁 / 共447頁。

 大小:

 第213頁

朗讀:

張虔釗,遼州人也。《九國志》云:虔釗,遼州榆社人。父簡,唐檢校尚書左仆射。初為太原牙校,以武勇聞于流輩,武皇、莊宗之世,累補左右突騎軍使。《九國志》:莊宗嘗以偏師取鎮陽,命虔釗率騎為先鋒,屢挫賊鋭,遂陷其城。明宗素聞虔釗有將帥才,及即位,擢為護駕親軍都指揮使,領春州刺史。天成中,與諸將圍王都于中山,大敗契丹于嘉山之下,及定州平,以功授滄州節度使。《北夢瑣言》:虔釗鎮滄州日,因亢旱民饑,發廩賑之,方上聞,帝甚嘉獎。他日秋成,倍鬥徵斂,朝論鄙之。移鎮徐州。長興中,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兼西面馬步軍都部署。及末帝起於鳳翔,閔帝詔令虔釗帥部兵會王師于岐下。洎西師俱變,虔釗憤惋,退歸興元,因與洋州節度使孫漢韶俱送款于蜀。孟知祥待之尤厚,偽授本鎮節度使,俾知祥坐獲山南之地,由虔釗之故也。《北夢瑣言》:入蜀,取人產業,黷貨無厭,蜀民怨之。孟昶嗣偽位,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晉開運末,蜀人聞契丹入洛,令虔釗率眾數萬,將寇秦、雍。俄聞漢高祖已定中原,虔釗無功而退。《九國志》云:歷左右匡聖馬步軍都指揮使,出為昭武軍節度使。及漢祖即位,乃移鎮梁州,以觀朝廷之變。會晉昌軍節度使趙匡贊、鳳翔節度使侯益俱謀歸蜀,遂以虔釗為北面行營招討使,應接經營。俄而趙匡贊、侯益請昶出師,掠定三秦,因命虔釗與韓保貞等總師五萬出散關,雄武軍節度使何重建出隴右,奉鑾肅衛都虞候李廷珪出子午谷,會于雍州。廷珪始出子午谷,聞匡贊為王景崇所逼,棄城自拔東去,遂先退師。時虔釗、福誠、保貞師次陳倉,謀不相葉,而侯益聞匡贊已去,廷珪班師,亦誠款中變,閉壘不出。司天監趙廷樞累以雲氣不利為諷,保貞乃與福誠率所部取隴州道,會重建歸蜀,虔釗留寶鷄,以勢孤不可深入,遂班師。行至興州,感憤而卒。

楊彥溫,汴州人,本梁朝之小校也。莊宗朝,累遷裨將。天成中,為河中副指揮使,及末帝鎮河中,尤善待之,因奏為衙內都指揮使。長興元年四月,乘末帝閲馬于黃龍莊,據城謀叛。末帝遣人詰之曰:「吾善待汝,何苦為叛?」彥溫報曰:「某非敢負恩,緣奉樞密院宣頭,令某拒命,請相公但歸朝廷。」數日,詔末帝歸朝。明宗疑其詐,不欲興兵,授彥溫絳州刺史。安重誨堅請出師,即命西京留守索自通、侍衛步軍指揮使藥彥稠等帥兵攻之。五日而拔,自閉門及敗,凡十三日。初,彥稠出師,明宗戒之曰:「與朕生致彥溫,吾將自訊之。」及收城,斬首傳送,明宗深怒彥稠等。時議者以當時四海恬然,五兵載戢,蒲非邊郡,近在國門,而彥溫安敢狂悖。皆以為安重誨方弄國權,尤忌末帝之名,故巧作窺圖,究莫能傾陷也。彥溫愚昧,為人所嗾,故滅其族焉。


  

史臣曰:《春秋傳》云:「夫不令之臣,天下之所惡也。」故不復較其優劣焉。唯虔釗因避地以偷生,彥溫乃為人之所嗾,比諸叛臣,亦可矜也。

卷七十五

高祖紀一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氏,諱敬瑭,太原人也。本衛大夫碏、漢丞相奮之後,漢衰,關輔亂,子孫流泛西裔,故有居甘州者焉。四代祖璟,以唐元和中與沙陀軍都督硃耶氏自靈武入附,憲宗嘉之,隷為河東陰山府裨校,以邊功累官至朔州刺史。天福二年,追尊為孝安皇帝,廟號靖祖,陵曰義陵。祖妣秦氏,追諡為孝安元皇后。三代祖郴,早薨,贈左散騎常侍,追尊為孝簡皇帝,廟號肅祖,陵曰惠陵。祖妣安氏,追諡孝簡恭皇后。皇祖諱翌,任振武防禦使,贈尚書右仆射,追尊孝平皇帝,廟號睿祖,陵曰康陵。祖妣米氏,追諡孝平獻皇后。皇考諱紹雍,番字臬捩鷄,善騎射,有經遠大略,事後唐武皇及莊宗,累立戰功,與周德威相亞,歷平、洺二州刺史,薨于任,贈太傅,追尊為孝元皇帝,廟號憲祖,陵曰昌陵。皇妣何氏,追諡孝元懿皇后。


  
帝即孝元之第二子也,以唐景福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生於太原汾陽裡,時有白氣充庭,人甚異焉。及長,性沈淡,寡言笑,讀兵法,重李牧、周亞夫行事。唐明宗為代州刺史,每深心器之,因妻以愛女。唐莊宗聞其善射,擢居左右,明宗請隷大軍,從之。後明宗從莊宗征行,命帝領親騎,號「三討軍」,倚以心腹。

天祐十二年,莊宗並有河北之地,開府于鄴,梁遣上將劉鄩以兵五萬營于莘。十三年二月,鄩引兵突至清平,薄于城下。莊宗至自甘陵,兵未陣,多為鄩所掩。帝領十餘騎,橫槊深入,東西馳突,無敢當者,卒全部伍而還。莊宗壯之,拊其背曰:「將門出將,言不謬爾。」因頒以器帛,復親為啖酥,當時以為異恩,由是知名。明年,鄩兵陣于莘之西北,明宗從莊宗酣戰。久之,塵埃四合,帝與明宗俱陷陣內,帝挺身躍劍,反覆轉鬥,行數十里,逐鄩于故元城之東。是日,鄩軍殺傷過半。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