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舊五代史》 - 139 / 447
中國古代史類 / 薛居正 / 本書目錄
  

《舊五代史》

第139頁 / 共447頁。

 大小:

 第139頁

朗讀:

秋七月庚子,太子少保致仕崔沂卒。癸卯,鳳翔進偽蜀孟知祥來書,稱「大蜀皇帝獻書於大唐皇帝」,且言「見迫群情,以今年四月十二日即皇帝位」雲,帝不答。以前武州刺史鄭琮為右衛上將軍。甲辰,幸龍門佛寺禱雨。乙巳,皇子故亳州團練使重吉贈太尉,仍于宋州置廟。丁未,鳳翔節度使李從嚴封西平王。是日,宰臣李愚、劉煦因論公事,於政事堂相詬,辭甚鄙惡,帝令樞密副使劉延朗宣諭曰:「卿等輔弼之臣,不宜如是,今後不得更然。」辛亥,以太常卿盧文紀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是日,中書門下三上章請立中宮,從之。丁巳,制立沛國夫人劉氏為皇后。庚申,太子少傅陳皋卒。乙丑,史官張昭遠以所撰莊宗朝列傳三十捲上之。

八月庚午,詔蠲放長興四年十二月已前天下所欠殘稅。辛未,以前尚書左丞姚顗為中書侍郎、平章事。詔應曾受禦署官逐攝同一任正官,依期限赴選。徐無黨《五代史注》云:禦署官,疑是廢帝初舉兵時所置之官,以其非吏部正授,故須有旨方得選。荊南奏,偽蜀孟知祥卒,其子昶嗣偽位。壬申,以尚書禮部侍郎鄭韜光為刑部侍郎,以前工部侍郎楊凝式為禮部侍郎。甲戌,以前金州防禦使婁繼英為右神武統軍,以右神武統軍高允貞為左神武統軍。乙亥,以翰林學士承旨、工部尚書、知制誥李懌為太常卿;以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知制誥程遜為學士承旨。甲申,以兵部侍郎龍敏為吏部侍郎,以秘書監崔居儉為工部尚書。乙酉,以右武衛上將軍張繼祚為右衛上將軍;以右驍衛上將軍王景戡為左衛上將軍;以右領衛上將軍劉衛為左武衛上將軍;以右千牛上將軍王陟為右領軍上將軍;以司農卿兼通事舍人,判四方館事王景崇為鴻臚卿,依前通事舍人、判四方館。丁亥,右龍武統軍索自通卒。辛卯,禮部尚書致仕李光憲卒。甲午,以太子少傅盧質為太子少師。乙未,以前邢州節度使趙鳳為太子太保。詔:「文武百官差使,宜令依倫次,中書置簿,不得重疊。若當使者自緣有事,或不欲行者,注簿便當一使。自長興三年正月後已曾奉使者,便為簿首;已後差者,次第注之。」有司上言:「皇后受冊,內外命婦上箋無答教。」從之。丙申,禦文明殿冊皇后,命使攝太尉、宰臣盧文紀,使副攝司徒、右諫議大夫盧損指皇后宮,行禮畢,恩賜有差。


  

九月己亥,以久雨,分命朝臣營都城門,告宗廟社稷。辛丑,夜有星如五斗器,西南流,尾跡長數丈,屈曲如龍形。又眾星亂流,不可勝數。京師大雨,雹如彈丸。曹州刺史藥縱之卒。甲辰,以霖霪甚,詔都下諸獄委御史台憲錄問,諸州縣差判官令錄親自錄問,畫時疏理。壬子,中書門下舉行長興三年敕,常年薦送舉人,州郡行鄉飲酒之時,帖太常草定儀注奏聞。甲寅,以前潞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盧文進為安州節度使。己未,雲州奏,契丹寇境。

冬十月辛未,有雉金色,止於中書政事堂。中書門下奏:「請以正月二十三日皇帝誕慶日為千春節。」從之。戊寅,宰臣李愚、劉煦罷相,以愚守左仆射,煦守右仆射。契丹寇雲、應州,詔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率兵屯代州。戊子,宰臣姚顗奏:「吏部三銓,近年併為一司,望令依舊分銓。」從之。辛卯,以左衛上將軍李宏元卒廢朝,贈司徒。癸巳,以禮部郎中、知制誥呂琦守本官,充樞密院直學士。

十一月辛丑,以刑部侍郎鄭韜光為尚書右丞,以光祿少卿烏昭遠為少府監。秦州節度使張延郎奏,率師伐蜀。中書門下奏:「二十六日明宗忌,陛下初遇忌辰,不同常歲,請于忌辰前後各一日不坐朝。」從之。御史台奏:「前任節度使、刺史、行軍副使,雖每日于便殿起居,每遇五日起居,亦合綴班。」從之。丙午,以前興州刺史馮暉配同州衙前安置。暉為興州刺史,屯乾渠,蜀人來侵,暉自屯所奔歸鳳翔,故有是責。丁未,詔振武、新州、河東西北邊經契丹蹂踐處,放免三年兩稅差配,時契丹初退故也。癸丑,以前華州節度使王萬榮為左驍衛上將軍致仕。甲寅,以振武節度使楊光遠充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兵馬都虞候,以前右金吾大將軍穆延暉為右武衛上將軍。壬戌,以禮部侍郎楊凝式為戶部侍郎。甲子,以中書舍人盧導為禮部侍郎。

十二月丁卯朔,詔修奉本朝諸帝陵寢。己巳,以北面馬軍都指揮使、易州刺史安叔千為安北都護、振武節度使;以齊州防禦使尹暉為彰國軍節度使。庚午,詔葬庶人從榮。有司上言:「依貞觀中庶人承乾,以公禮葬。」從之。乙亥,以秦州節度使張延朗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五代會要》:二年三月,宰臣張延朗奏:「臣判三司公事,每日內殿祗候,其合綴前班押班,伏乞特免。」從之。以中書侍郎、平章事盧文紀為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以中書侍郎、平章事姚顗兼集賢院大學士;以前邠州節度使康福為秦州節度使。丙戌,夜有白氣,東西亙天。庚寅,幸龍門祈雪,自九月至是無雨雪故也。


  
卷四十七

末帝紀中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