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五月庚子朔,禦文明殿受朝賀。乙巳,以左龍武指揮使安審琦為左右捧聖都指揮使,以右千牛上將軍符彥饒為左右嚴衛都指揮使。丙午,以端明殿學士韓昭允為樞密使;以莊宅使劉延朗為樞密副使;以權知樞密事房暠為宣徽北院使;以成德軍節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蕃漢馬步都部署、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駙馬都尉石敬瑭為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都部署如故。汴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侍中、駙馬都尉趙延壽進封魯國公。
戊申,中書門下奏,太常禮院狀,明宗以此月二十日祔廟,宰臣攝太尉行事。緣馮道在假,李愚十八日私忌,在致齋,劉煦又奏判三司免祀事,《五代會要》:清泰元年五月,宰臣劉煦奏:「中書以近敕祠祭行事官致齋內,唯祀事得行,其餘悉斷。又,宰臣行事致齋內,不押班,不赴內殿起居,不知印。臣緣判三司公事,其祀事、國忌、行香,伏乞特免。」從之。詔禮官參酌。有司上言:「李愚私忌,在致齊內。諸私忌日,遇大朝會入閣宣召,皆赴朝參。今祔廟事大,忌日屬私,請比大朝會宣召例。」從之。以陝府節度使康思立為邢州節度使,以同州節度使安重霸為西京留守,以羽林右第一軍都指揮使、春州刺史楊思權為邠州節度使。己酉,左監門衛將軍孔知鄴、右驍衛將軍華光裔並勒停見任。時差知鄴應州告廟,稱疾辭命,改差光裔,復稱馬墜傷足,故俱罷之。
庚戌,以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馮道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同州節度使;以天雄軍節度使范延光為樞密使,封齊國公;鄆州節度使李從嚴為鳳翔節度使。辛亥,以嚴衛都指揮使尹暉為齊州防禦使。甲寅,以侍衛馬軍都指揮、順化軍節度使安從進為河陽節度使,典軍如故。太常卿盧文紀奏:「明宗一室,酌獻舞曲,請名《雍熙之舞》。」從之。丁巳,以皇子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重美為檢校司徒、守左衛上將軍。自是,諸道節度使、刺史、文武臣僚,相繼加檢校官,或階爵封邑,以帝登位覃慶也。戊午,以隴州防禦使相裡金為陝州節度使。初,帝以檄書告籓鄰,惟金遣判官薛文遇往來計事,故以節鎮獎之。宣徽北院使、檢校工部尚書房暠加檢校司空,行左威衛大將軍,使如故;以樞密使、左諫議大夫韓昭允為刑部尚書,使如故。
己未,太白晝見。以樞密副使劉延朗為左領軍大將軍,職如故。庚申,左仆射、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李愚加特進,充太微宮使、宏文館大學士,余如故。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集賢院大學士、判三司劉煦加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監修國史、判三司。癸亥,秦州奏,西川孟知祥出軍迫陷成州。以宣徽南院使、右驍衛大將軍郝瓊為左驍衛上將軍,職如故;以前義州刺史張承祐為武勝軍留後。戊辰,以前右龍武統軍王景戡為右驍衛上將軍。
六月庚午朔,改侍衛捧聖軍為彰聖,改嚴衛軍為寧衛。壬申,封吳岳成德公為靈應王,禮秩同五嶽。帝初起,遣使祭岳以求祐,及登祚,故有是報。《五代會要》載中書門下奏:天寶十載正月,封吳山成德公,與沂山、會稽、醫巫閭同封。至德二載十二月,改吳山為岳,祠享官屬一同五嶽。今國家欲祈禱靈應,宜示殊禮,臣等商量,請加封為靈應王。從之。幽州節度使趙德鈞進封北平王,青州節度使房知溫進封東平王。癸酉,以前鄜州節度使索自通為右龍武統軍。甲戌,皇子左衛上將軍重美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充鎮州節度使兼河南尹,判六軍諸衛事。丁丑,詔天下見禁罪人,委所在長吏躬親慮問,疾速疏決。庚辰,幸至德宮,因幸房知溫、安元信、范延光、索自通、李從敏第。壬午,以檢校太子太傅致仕王建立為檢校太尉、兼侍中、鄆州節度使;以前宋州節度使安元信為檢校太尉、兼侍中、潞州節度使。
癸未,三司使劉煦奏:「天下戶民,自天成二年括定秋夏田稅,迨今八年。近者相次有百姓詣闕訴田不均,累行蠲放,漸失稅額,望差朝臣一概檢視。」不報。甲申,帝為故皇子亳州刺史重吉、皇長女尼惠明大師幼澄舉哀行服,群臣詣閣門奉慰。帝起兵之始,重吉、幼澄俱為閔帝所害。乙酉,以戶部侍郎韓彥惲為絳州刺史,以左武衛上將軍李肅為單州刺史。丙戌,襄州節度使趙在禮加同平章事。甲午,以武勝軍留後張承祐為華州節度使;以皇城使宋審虔為壽州節度使,充侍衛步軍都指揮使;以右衛上將軍劉仲殷為宋州節度使;以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壽州節度使皇甫遇為鄧州節度使;以前華州節度使華溫琪為太子太傅致仕。丁酉,左神武統軍周知裕卒,贈太傅。是月,京師大旱,熱甚,暍死者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