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盧格則像一塊核桃殻,畏畏縮縮地極想退卻到岸邊的淺灘,這就使馬克思同盧格的分道和決裂成為不可避免的事。盧格不同意馬克思使《德法年鑒》具有民主精神和共產主義傾向,他說最糟糕的就是那些德國共產主義者,他們想解放全人類,還想通過財產公有和公平分配的辦法來消滅私有制。而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一文中號召無產階級群眾爭取實現「人類的解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
這樣,導致《德法年鑒》在德國發行的部分多數被普魯士沒收,致使馬克思的經濟狀況陷于極為艱難的境地。
普魯士不但組織沒收了《德法年鑒》在德國發行的部分,還下令:馬克思、盧格和亨利希·海涅只要一踏上普魯士國土便立即予以逮捕。
這時,膽小怕事的盧格被馬克思賦予的這個號召公開革命的刊物嚇倒了,他無恥地撕毀了和馬克思簽訂的出版合同,儘管他經濟條件相當富裕,卻拒絶付給馬克思應得的工資,並提出要馬克思把未售出的刊物拿去作為他的經濟補償。
馬克思這個新家庭開始發生了經濟危機。
困境中的燕妮對馬克思更加倍的愛、體貼、安慰,他們以童年的夢幻——永遠在一起生活為最大的滿足在熨平着兩位新人的心扉。
琳蘅對馬克思和燕妮懷着極大的尊敬。他是摩塞爾一個農民的女兒,自幼在燕妮的家裡,與燕妮親姊妹一般,以致她自願追隨這對相思七年的聖潔的夫婦,過着流亡生活。頑強、賢惠、聰敏、樸實的琳蘅有着井井有條的思想和節儉的美德,在極其艱苦的日子裡,她也會調理出可口的菜餚端到桌子上來。她敬佩青年博士的不倦的工作能力和過人的智慧,但也瞭解他的急躁的癖性和其他一些缺點,她用女性特有的聰穎同他周旋,代他調理着經常遇到困難的家庭。
當她見馬克思顯出一副難過的神色時,她知道又是煙癮難熬了。這時,琳蘅常常微笑着從圍裙的口袋裏掏出滿把的雪茄煙放到主人面前的煙碟裡,琳蘅輕快地說:「呶,我有雪茄煙。」
馬克思露出了愉快的笑容,他雖然知道自己口袋裏分文沒有,還是滿懷希望地到外衣口袋裏去掏,又只好意味深長地聳聳肩,啞然地笑了:馬克思又愉快鑽到了書堆裡去,又開始了對這個社會主義思想中心——法國的革命歷史研究起來,並伏案給在巴黎出版的《前進報》寫文章。
1844年
4月
30日,馬克思和燕妮在巴黎的好友——著名詩人亨利希·海涅因《前進報》的事垂頭喪氣地來到了家裡。
燕妮已臥床兩天了,一對新人熱戀的第一顆種子正在不安分起來,她不能同他們談話。
琳蘅這時會立刻代替燕妮去招待客人的,並去說幾句燕妮這時想要解他們煩悶的話來,直至燕妮對琳蘅露出滿意的微笑。
這時,無論是馬克思或他的朋友在家中苦惱,琳蘅會搬出棋盤來,她自告奮勇地向對方請戰,痛痛快快地「殺」一場。
詩人在這種和諧的家庭氛圍中感嘆地愉快離開了。
「時候到了,快去找助產婆!」琳蘅在客人離開後高興地告訴馬克思。
1844年
5月
1日,國際勞動節的這一天,馬克思家裡又添了一個成員,小燕妮誕生了。
小生命正降臨到家庭經濟受困的非常時期。
正在這時,琳蘅站在廚房裡束手無策,錢又都用完了,商人又都不願意對一個陌生的外國人賒貸一點東西。她卻並不沮喪,想到了自己的旅行袋,在她的換洗衣服下面還有幾件從家鄉帶來的自己親手綉制的紀念品:兩種不同的繡花圍裙,他細心地挑了一對送到當鋪換了錢。
錢又換來了孩子的食品和雪茄煙來。
對馬克思發表在《前進報》上的文章,德國政府又不安起來,他們同法國政府交涉成功,一天,法國驅除馬克思出境的傳令來到家中。
馬克思不得不要立即離開巴黎,並對家中的事情作出處理。
燕妮因特殊情況還需留在巴黎。
因錢的問題,馬克思不得不十分難受地想到,他們只夠把琳蘅送回她家鄉的路費,並還得暫時拖欠她的工資。
讓琳蘅分離,這是萬不得已的事,他和燕妮都感到非常難過。
當燕妮含淚告訴琳蘅他們不得不分離的時候,琳蘅卻並未顯出難過來,她很鎮靜,表面上看來她是很樂意回到她的摩塞爾鄉下去的。
燕妮要琳蘅到當鋪把她的陪嫁的一些銀的刀叉餐具都典當了,湊足盤纏讓馬克思儘快離開了巴黎。
琳蘅沒有拿工資的希望,也沒有打算去再找職業,當她知道了馬克思要去的地方時,她秘密地帶著她的行囊,又悄悄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去了。
第七章 人間自有真情《德法年鑒》停刊後,馬克思獲得了時間利用巴黎的學術活動和圖書館研究法國革命、歷史和人類文化遺產。他撲進浩瀚的書海裡經常是連續三四個通宵不休息,寫下九冊《巴黎筆記》,其中五冊是經濟方面的。
這期間,馬克思花主要精力研究了政治經濟學,特別是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研究了恩格斯發表在《德法年鑒》上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一文,並按恩格斯提供的線索,研讀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研讀了大衛·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還讀了薩伊·斯卡貝克、麥克庫洛赫、脫拉西等人的著作,並做了大量的摘錄和筆記。
《德法年鑒》編輯出版合同撕毀後,馬克思在家庭經濟上第一次受困。德國科倫的朋友在為他們發起了募捐,給他們很快寄來了
1000培勒和
800法郎以補償普魯士沒收的刊物錢,才讓他們勉強擺脫經濟上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