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今古奇觀 - 173 / 259
古典小說類 / 抱甕老人 / 本書目錄
  

今古奇觀

第173頁 / 共259頁。

 大小:

 第173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又過幾日,大奶奶已是接到,瑞虹相見,一妻一妾,甚是和睦。大奶奶又見兒子生得清秀,愈加歡喜。不一日,朱源於武昌上任,管事三日,便差的當捕役緝訪賊黨胡蠻二等。果然胡蠻二、凌歪嘴在黃州江口撐船,手到拿來。招稱:「余哈蟲巴一年前病死,白滿、李癩子見跟陝西客人,在省城開舖。」朱源權且收監,待拿到餘黨,一併問罪。省城與武昌縣相去不遠,捕役去不多日,把白滿、李癩子二人一索子捆來,解到武昌縣。朱源取了口詞,每人也打四十。備了文書,差的當公人,解往揚州府裡,以結前卷。朱源做了三年縣宰,治得那武昌縣道不拾遺,犬不夜吠。行取御史,就出差淮揚地方。瑞虹囑付道:「這班強盜,在揚州獄中,連歲停刑,想未曾決。相公到彼,可了此一事,就與奴家瀝血祭奠父親,並兩個兄弟。一以表奴家之誠,二以全相公之信。還有一事,我父親當初曾收用一婢,名喚碧蓮,曾有六個月孕,因母親不容,就嫁出與本處一個朱裁為妻。後來聞得碧蓮所生,是個男兒。相公可與奴家用心訪問。若這個兒子還在,可主張他複姓。以續蔡門宗祀,此乃相公萬代陰功!」說罷,放聲大哭,拜倒在地。朱源慌忙扶起道:「你方纔所說二件,都是我的心事。我若到彼,定然不負所托,就寫書信報你得知!」瑞虹再拜稱謝。

再說朱源赴任難揚,這是代天子巡狩,又與知縣到任不同。真個:號令出時霜雪凜,威風到處鬼神驚。其時七月中旬,末是決囚之際。朱源先出巡淮安,就托本處府縣訪緝朱裁及碧蓮消息,果然訪着。那兒子已八歲了,生得堂堂一貌。府縣奉了御史之命,好不奉承。即日香湯沐浴,換了衣履,送在軍衛供給,申文報知察院。朱源取名蔡續,特為起奏一本,將蔡武被禍事情,備細達于聖聰。「蔡氏當先有汗馬功勞,不可令其無後。今有幼子蔡續,合當歸宗,俟其出幼承襲。其兇徒陳小四等,秋後處決。」聖旨準奏了。其年冬月,朱源親自按臨揚州,監中取出陳小四與吳金的老婆,共是八個,一齊綁赴法場,剮的剮,斬的斬,乾乾淨淨。正是: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還不報,時辰未到。

朱源分付劊子手,將那幾個賊徒之首,用漆盤盛了,就在城隍廟裡設下蔡指揮一門的靈位,香花燈燭,三牲祭醴,把幾顆人頭,一字兒擺開。朱源親制祭文拜奠。又于本處選高僧做七七功德,超度亡魂。又替蔡續整頓個家事,囑付府縣青目。其母碧蓮一同居住,以奉蔡指揮歲時香火。朱裁另給銀兩別娶。諸事俱已停妥,備細寫下一封家書,差個得力承舍,賫回家中,報知瑞虹。

瑞虹見了書中之事,已知蔡氏有後,諸盜盡已受刑,瀝血奠祭。舉手加額,感謝天地不盡!是夜,瑞虹沐浴更衣,寫下一紙書信,寄謝丈夫;又去拜謝了大奶奶,回房把門拴上,將剪刀自刺其喉而死。其書云:

賤妾瑞虹百拜相公台下:虹身出武家,心嫻閨訓。男德在義,女德在節;女而不節,行禽何別!虹父韜韋今不戒,曲櫱迷神。誨盜亡身,禍及母弟,一時並命!妾心膽俱裂,浴淚彌年。然而隱忍不死者,以為一人之廉恥小,闔門之仇怨大。昔李將軍忍恥降虜,欲得當以報漢。妾雖大流,志竊效此。不幸歷遭強暴,衷懷未申。幸遇相公,拔我于風波之中,諧我以琴瑟之好。識荊之日,便許復仇。皇天見憐,宦遊早遂。諸奸貫滿,相次就縛;而且明正典刑,瀝血設饗。蔡氏已絶之宗。復蒙披根見本,世祿復延。相公之為德于衰宗者,天高地厚,何以喻茲。妾之仇已雪而志以遂矣!失節貪生,貽玷閥閲,妾且就死,以謝蔡氏之宗于地下。兒子年已六歲,嫡母憐愛,必能成立。妾雖死之日,猶生之年。姻緣有限,不獲面別,聊寄一箋,以表衷曲。

大奶奶知得瑞虹死了,痛惜不已,殯殮悉從其厚。將他遺筆封固,付承舍寄往任上。朱源看了,哭倒在地,昏迷半晌方醒。自此患病,閉門者數日,府縣都來候問。朱源哭訴情由,人人墮淚,俱誇瑞虹節孝,今古無比,不在話下。後來朱源差滿回京,歷官至三邊總制。瑞虹所生之子,名曰朱懋,少年登第,上疏表陳生母蔡瑞虹一生之苦,乞賜旌表。聖旨準奏,特建節孝坊,至今猶在。有詩贊云:

報仇雪恥是男兒,誰道裙釵有執持。

堪笑硜硜真小諒,不成一事枉嗟咨。

第二十七卷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漁船載酒日相隨,短笛蘆花深處吹;


  
湖面民收雲影散,水天光照碧琉璃。

這首詩是楊備游太湖時所作。這太湖在吳郡西南三十餘里之外。你道有多少大?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周圍五百里,廣三萬六千頃,中有山七十二峰,襟帶三州。那三州?蘇州、湖州、常州。東南諸水皆歸:一名震澤、一名具區、一名笠澤、一名五湖。何以調之五湖?東通長洲松江,南通烏程霅溪,西通義興荊溪,北通晉陵滆湖,東通嘉興韭溪,水凡五道,故謂之五湖。那五湖之水,總是震澤分流,所以謂之太湖。就太湖中,亦有五湖名色,曰:菱湖、遊湖、莫湖、貢湖、胥湖。五湖之外又有三小湖:扶椒山東曰梅梁湖,杜圻之西、魚查之東曰金鼎湖,林屋之東曰東皋裡湖,吳人稱做太湖。那太湖中七十二峰,惟有洞庭兩山最大。東洞庭曰東山,西洞庭曰西山。兩山分峙湖中。其餘諸山,或遠或近,若浮若沉,隱見出沒于波濤之間。有元人許謙詩為證:

周回萬水入,遠近數州環。

南極疑無地,西浮直際山。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