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恃顯弟曄,字季顯,涉曆書史。司徒行參軍。稍遷濟州輔國府長史。坐兄事免。後除尚書中兵郎,遷冠軍,中散大夫。正光二年,南荊州刺史桓叔興驅掠城民,叛入蕭衍。衍資以兵糧,令築谷陂城以立洛州,逼土山戍。詔曄持節,兼尚書左丞為行台,督諸軍討叔興,大破之。
乘勝拔谷陂,叔興退走。軍還,仍除尚書左丞。出除洛州刺史,將軍如故。未拜,卒。贈左將軍、齊州刺史。
子暉賓,美容貌,寬和沉雅。太學博士。
暉賓弟山儒,少而清立,學涉群書。山儒少弟大蓋。並早卒。
曄族弟孝怡,字悅宗。中書學生、相州高陽王雍主簿、廣陵王羽掾、新蔡太守、別將蕭寶夤長史。從中山王英破蕭衍臨川王蕭宏于梁城。除朔州安北府長史,又為中堅將軍、相州鎮北府長史。遷冠軍將軍、魏郡太守。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據鄴起兵也,孝怡陰結募城民與熙長史柳元章、別駕游荊之等率眾擒熙,賞爵昌樂伯。靈太后反政,以孝怡叉黨,除名為民。後安樂王鑒鎮鄴,起孝怡為別將。永安初,除左將軍、太中大夫,仍為防城都督。以拒葛榮之勛,賜爵趙郡公,拜撫軍將軍、光祿大夫。永安三年,行殷州事。遷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武定六年卒,八十。
子思道,儀同開府中兵參軍,武城縣公。
熙,字仲熙。神中,與高允等俱被徵,拜中書博士,轉侍郎。以使沮渠有功,賜爵元氏子,加中壘將軍。卒,贈鎮東將軍、豫州刺史,謚曰莊。
子季主,襲。卒。贈青州刺史,謚曰貞。
子遺元,襲。初除冀州趙郡王干東閣祭酒,累轉尚書左民郎中、冀州京兆王愉功曹參軍,帶扶柳令。為愉所親,逼與同反。愉敗,遺元逃竄,會赦乃雪。復除兗州平東府長史。後拜中堅將軍、殷州征北將軍長史。卒,年六十三。贈征北將軍、定州刺史。
子恃寧,以父事被刑。武定末,官至中尹。
恃寧弟子寧,襲爵。開府默曹參軍。齊受禪,爵例降。
熙族孫蘭和,自右將軍歷平陽、勃海二郡太守。
蘭和弟蘭集,平昌太守。
熙族孫同軌。體貌魁岸,腰帶十圍。學綜諸經,多所治誦,兼讀釋氏,又好醫術。年二十二,舉秀才,射策,除奉朝請,領國子助教。轉著作郎,典儀注,修國史。遷國子博士,加征虜將軍。
永熙二年,出帝幸平等寺。僧徒講說,敕同軌論難。音韻閒朗,往複可觀,出帝善之。
三年春釋菜,詔延公卿學官于顯陽殿,敕祭酒劉廞講孝經,黃門李鬱講《禮記》,中書舍人盧景宣解《大戴禮》《夏小正》篇。時廣招儒學,引令預聽。同軌經義素優,辯析兼美,而不得執經,深為慨恨。天平中,轉中書侍郎。興和中,兼通直散騎常侍,使蕭衍。衍深耽釋學,遂集名僧于其愛敬、同泰二寺,講《涅槃大品經》,引同軌預席,衍兼遣其臣並共觀聽。同軌論難久之,道俗咸以為善。
盧景裕卒,齊獻武王引同軌在館教諸公子,甚嘉禮之。
每旦入授,日暮始歸。緇素請業者,同軌夜為解說,四時恆爾,不以為倦。武定四年夏卒,年四十七,時人傷惜之。
齊獻武王亦殊嗟悼,賻禭甚厚。贈驃騎大將軍、瀛州刺史,謚曰康。
同軌兄義深,武定中,齊州刺史。
同軌弟幼舉,安德太守。武定中,以在郡貪污,輒召部曲還京師,棄市。
幼舉弟之良,有干用。前將軍,尚書金部郎。卒。
之良弟稚廉,武定末,并州儀同開府長史。
史臣曰:李順器宇才識,一時推重,謀宣中國,氣折外蕃。所以世祖垂心,而崔浩側目。敷式兄弟,位望並高。憲風度恢雅,夙重朝列。而遭隨有命,報施俱爽。嗚呼!以茲盛德,克廣其猷,宗緒扶疏,人位盛顯,可謂李雖舊族,其世唯新矣。
列傳第二十五 司馬休之 司馬楚之 司馬景之 司馬叔璠 司馬天助
司馬休之,字季豫,本河內溫人,晉宣帝季弟譙王遜之後也。司馬叡僭立江南,又以遜子孫襲封。至休之父恬 ,為司馬昌明鎮北將軍、青兗二州刺史。
天興五年,休之為司馬德宗平西將軍、荊州刺史。為桓玄逼逐,遂奔慕容德。劉裕誅玄後,還建鄴,裕復以休之為荊州刺史。休之頗得江漢人心 ,劉裕疑其有異志。而休之子文思繼休之兄尚之為譙王,謀圖裕,裕執送休之,令自為其所。休之表廢文思,並與裕書陳謝。神瑞中,裕收休之子文寶,兄子文祖,並殺之,乃率眾討休之。
休之上表自陳于德宗,與德宗鎮北將軍魯宗之、宗之子竟陵太守軌等起兵討裕。裕軍至江陵,休之不能敵,遂與軌奔襄陽。裕復進軍討之。
太宗遣長孫嵩屯河東,將為之援。時姚興征虜將軍姚成王、冠軍將軍司馬國璠亦將兵救之,不及而還。休之遂與子文思及宗之等奔于姚興。
裕滅姚泓,休之與文思及德宗河間王子道賜、輔國將軍溫楷、竟陵內史魯軌、荊州治中韓延之、殷約、平西參軍桓謐、桓璲及桓溫孫道度、道子、勃海刁雍、陳郡袁式等數百人,皆將妻子詣嵩降。月餘,休之卒於嵩軍。詔曰:“司馬休之率其同義,萬里歸誠 ,雅操不遂,中年殞喪,朕甚愍焉。
其追贈征西大將軍、右光祿大夫,謚始平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