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克里米亞戰爭給克里米亞地區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但給維多利亞女王帶來的卻是種種新的令人高興的體驗,她有更多的機會在各種場合露臉,一展作為帝王之尊嚴。去教堂祈禱戰爭的勝利,接見各國因戰爭問題而頻繁派來的特使,在各種有關戰爭的公文中簽名,自我體味一番作為英國代表之自豪的滋味,特別是給戰爭中的「英雄們」頒獎更令她激動不已。她將自己的熱情、讚美、憐憫與愛傾注在那些「親愛的戰士」身上,她寫信給比利時國王說,這是些「多麼高尚的人啊!說真的,我覺得他們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我的心為他們而跳動,猶如是我的至愛親朋。他們是那樣感動,那樣興奮,我聽到很多人哭了——他們竟不願聽從交出勛章以便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到上面的指示,為的是害怕將得不到由我放進他們手中的那同一枚勛章,這情景真令人感動。
還有幾個人來時帶著重傷。」維多利亞被戰士們對她的狂熱的崇拜所陶醉了。
阿爾伯特卻不滿足於這種表面的榮耀,他考慮的是如何不懈地工作,以將戰爭一步一步導向勝利。
檔案、公文、備忘錄,從他那裡源源不絶地發出來,對戰爭的分析與評論也直接影響着戰爭的進程。戰爭期間,他就東方問題發表的評議填滿了
50冊對開本。他的忠告與建議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在最關鍵的地方;招募一支外籍軍團,在馬爾他建一個兵站,對塞巴斯特堡駐軍的情況設定期彙報和表格說明,甚至在一份十分詳盡的備忘錄中他還勾勒出了對整個軍隊管理進行根本改革的輪廓……當同盟國勝利在望而阿伯頓勛爵卻打算開始和談的關鍵時刻,他對阿伯頓進行了充滿火藥味的攻擊並很快鼓勵女王罷免了他。女王夫婦經常騎馬四處閲兵,鼓舞士氣,作最後衝刺。
1856年,塞巴斯特堡終於被攻下來了,正在巴莫羅的阿爾伯特在消息傳來的幾分鐘內和穿著五花八門衣服的全體紳士們、仆從及全體村民——守望者、仆傭、工匠一起出動,遊行慶賀,篝火燃起來了,風笛也吹奏起來了,還有排槍齊鳴。
正因為如此,克里米亞戰爭的勝利使英國人感到了自豪而他們也開始心甘情願把功勞算在女王夫婦的賬下,面對歡騰的民眾,維多利亞心中湧動着成功的莫大喜悅。
應當指出,克里米亞戰爭的勝利,實質上是英帝國主義殖民戰爭的又一次得逞。在這場罪惡的戰爭中,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一樣,維多利亞夫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於這場戰爭對於英國國民來說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它在國內得到了几乎一致的擁護。這也是
19世紀英帝國主義全球殖民政策在國內所得到的一致態度。
1882年
9月
12日,恩格斯在回答考茨基的詢問時曾經指出:「您問我:英國工人對殖民政策的想法如何?這和他們對一般政策的想法一樣:和資產者對它的想法一樣。……工人十分安然地同他們共享英國的殖民地壟斷權和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壟斷權。」這也是本書在寫到一系列以維多利亞為首的英殖民侵略事件時很少寫到她在國內受到的抵制甚至還更多地着眼于這些戰爭在某種程度上如何促長了維多利亞在國內的威望與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不管他普魯士王子有怎樣的慣例,可不是每天都有娶英國女王長女之事的。」
就在女王在國內贏得民心、樹立了崇高威信的同時,大英帝國在全球的勢力也日益增強。僅以對遙遠的東方古國中國而言,
19世紀中葉,它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幫助鎮壓太平天國,之後在世紀末還參與了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火燒圓明園,正是在維多利亞時期,英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犯下了滔天罪行,他們搶我財寶,毀我文明,割我土地,
1997年
7月
1日回歸祖國的香港就是
1842年英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強迫清政府與之簽訂的《南京條約》上割去的。《南京條約》內容除了割讓香港外,還包括中國向英國賠款
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中國抽收進出口稅的稅率須由中英共同議定,不得隨意更改。也正是從《南京條約》開始,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了中國的門戶,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英帝國主義的強盛,更增長女王維多利亞傲視群雄的霸氣,她感到哪怕是在當時一些有很強影響的帝王面前也高人一等。
路易·拿破崙在
1851年
12月
2日發動政變,推翻路易·菲力浦王朝實施軍事獨裁,一年後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他企圖像他的伯父拿破崙一世一樣去稱霸全球。他也是一位野心勃勃、傲氣十足的帝王。但在維多利亞面前,他卻顯得黯然失色。
本來,維多利亞十分厭惡這位在她看來應該是極不光彩的冒險家,特別是因為他與帕麥斯頓的臭味相投更加強了她的不滿。但是因為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為了共同的利益結成了同盟軍之後,他們不得不走到一塊。首先是拿破崙皇帝偕皇室訪問了英國,拿破崙夫婦的來訪完全改變了維多利亞以前的態度,維多利亞感到了極大的滿足,因為她看到,正是這個在法國威風凜凜的帝王在自己面前卻表現得那麼文靜、樸實、幽雅、謙虛,他似乎在尋找一切機會以討得女王的歡心:騎馬或是跳舞,或是帶著最崇敬的專注坐在阿爾伯特面前聆聽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儼然便是一個聽話的小學生,他甚至公開宣稱他還從未遇到過堪和阿爾伯特相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