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詩鑑賞中 - 105 / 159
古典詩類 / 唐代詩人 / 本書目錄
  

唐詩鑑賞中

第105頁 / 共159頁。

 大小:

 第105頁

朗讀:

兩人熱烈地交談,從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話音。敘談時間長,正表明他們情誼的深長。「暮天鐘」並不是單純作為日暮的標誌而出現的。它表明二人敘談得十分入神,以至顧不上觀望天色的變化,也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只有遠處傳來寺院的鐘聲,才使他們意識到原來已是黃昏。作者在這一聯,避實就虛,擇取了敘舊時間很長這個側面,表現出二人歡聚時的熱烈氣氛和激動心情。

前六句,從久別,到重逢,到敘舊,寫「喜見」,突出了一個「喜」字;七、八句轉入「言別」。作者沒有使用「離別」的字樣,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遠去的畫圖:「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明日」,點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嶽陽)的道路,這裡提示了表弟即將遠行的去向。「秋山又幾重」則是通過重山阻隔的場景,把新的別離,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點明時令的同時,又隱藴着作者傷別的情懷。不是從宋玉開始,就把秋天同悲傷聯繫在一起了麼?「幾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離亂」相呼應,使後會難期的惆悵心情,溢於言表。


  

這首詩不以奇特警俗取勝,而以樸素自然見長。詩中的情景和細節,似曾人人經歷過的,這就使人們讀起來,感覺十分親切。詩用凝煉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生動的細節,典型的場景,層次分明地再現了社會動亂中人生聚散的獨特一幕,委婉蘊藉地抒發了真摯的至親情誼和深重的動亂之感。

(范之麟)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李益

綠楊著水草如煙,舊是胡兒飲馬泉。

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雲天。

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

詩題一作《鹽州過胡兒飲馬泉》,又作《鹽州過五原至飲馬泉》。唐代五原縣屬鹽州,今為內蒙古五原。中唐時,這是唐和吐蕃反覆爭奪的邊緣地區。李益曾為幽州節度使劉濟幕府,居邊塞十餘年。這首詩,是抒寫詩人在春天經過收復了的五原時的複雜心情。

首句描寫色彩明麗,景色誘人。但見五原的原野上,楊柳拂水,豐草映目,風光綺麗,春意盎然。可以看出,詩人剛踏上這塊土地,心情是十分喜悅的。第二句詩意突然一跌,翻出另一番景象:曾幾何時,清清的泉流卻成為胡人飲馬的地方,美麗的五原成了一片戰場。「飲馬泉」,原有所指,這裡也可泛指供飲馬的水泉窪地。「舊是」,暗示出五原這片水草豐盛的土地,曾被吐蕃佔據:「舊是」,又有失而復得之意,透露出詩人慶幸收復的欣慰之情。二字撫今追昔,情韻深厚。

次聯是寫夜宿五原的見聞。明月當空,空曠的原野上,隱隱傳來哀婉的胡笳聲。胡笳,古代軍中號角。於是詩人暗思:想必是哪裡發生軍事行動,不知又是哪些壯士正在英勇衛國哩。「倚劍白雲天」化用偽作宋玉《大言賦》「長劍耿耿倚天外」語,讚歎守邊將士的英雄形象。然而,詩人用「幾處」、「何人」的不定語氣表示感嘆,用月夜笳聲顯示悲涼氣氛,又蘊含著一種憂傷的情調,微妙地表現出五原一帶形勢依舊緊張,感慨邊防實則尚未鞏固。

三聯通過「從來」和「今日」的景色比較,又透露出詩人的心跡。冰雪嚴寒,關山險阻,道路坎坷,那是過去的慘景。如今氣候解凍,春水分流,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則是另一番景象了。這裡顯然有詩人的感情寄託,「今日」充滿生機的景象,畢竟使人感到一種希望和喜悅。「漢使」並非李益自指,他從未充任朝廷使職,當指李益的幕主。這兩句寫征途的顧往瞻來,寓意在委婉地希望朝廷乘勝前進。

末聯詩人觸景生情,發出意味深長的感慨。如今春暖解凍,這「胡兒飲馬泉」的潺潺清流,恰似一面光亮的鏡子,能照見人景,然而切莫照呀,如果看見自己憔悴的面容怕是要吃驚呢!「莫遣」兩字,見出詩人微妙的心曲。因為這胡兒飲馬泉,何嘗不是一面反映唐朝政治紊亂、國家衰弱的歷史的鏡子?正因為詩人積累了太多的失意、失望的體驗,所以值此新春伊始,他不願再用這面鏡子對照自己失去的青春,不願回顧已往。面對眼前國力猶弱、邊防未固的現實,他更擔心再度出現過去那樣的悲涼景象。這種患得患失、忐忑不安的憂慮和傷感,表現出詩人多麼希望保持這「綠楊著水草如煙」的眼前景色。因而他巧妙地採用不要讓行人臨水鑒鏡的諷勸方式,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對朝廷的期望和忠告。

同激昂高揚的盛唐邊塞詩相比,李益這首詩憂傷重於歡欣,失望多於希望,情調大相逕庭。這是不同時代使然。同時,正由於詩人具有愛國熱忱,因而明知前途難測,希望微茫,卻仍然要給人以歡欣和希望,這是詩人思想感情使然。這就使這首詩獨具一種風格,歡而不樂,傷而不哀,明快而婉轉,悠揚而低回,把複雜矛盾的思想感情表現得和諧動人,含蓄不盡。明人胡震亨概括李益邊塞詩的基本情調是「悲壯婉轉」,能「令人淒斷」,這首詩正可作為代表。

(倪其心)

立秋前一日覽鏡

立秋前一日覽鏡

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這首詩,當是詩人失意時的即興之作,深含身世之慨和人生體驗,構思精巧,頗有意趣。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過于年華蹉跎而志業無成,乃至無望。如果認定無望,反而轉向超脫,看破紅塵。在封建士人中,多數是明知無望,卻仍抱希望,依舊奔波仕途,甘受淪落苦楚。李益這詩即作是想,懷此情。

明天立秋,今天照鏡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詩人看見自己兩鬢花白如雪,蒼老了。但他不驚不悲,而是平靜淡漠,甚至有點調侃自嘲。鏡中的面容,畢竟只表現過去的經歷,是已知的體驗。他覺得自己活着,這就夠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筆勾銷,無須多想,不必煩惱,就讓它留在鏡子裡。但是,鏡外的詩人要面對明天,走向前途,該怎麼辦呢?他覺得明天恰同昨日。過去無成而無得,將來正可無求而無失。何況時光無情,明日立秋,秋風一起,萬物凋零,自己的命運也如此,不容超脫,無從選擇,只有在此華髮之年,懷着一顆被失望涼卻的心,去面對肅殺的秋風,接受凋零的前途。這自覺的無望,使他從悲哀而淡漠,變得異常冷靜而清醒,雖未絶望,卻趨無謂,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無限苦澀在言表。這就是此詩中詩人的情懷。

詩題「立秋前一日」點明寫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本詩的比興寓意在悲秋。「覽鏡」,取喻鏡鑒,顧往瞻來。前二句概括失志的過去,是顧往;後二句抒寫無望的未來,是瞻來。首句,實則已把身世感慨說盡,然後以「在鏡中」、「兩鬢雪」、「對秋風」這些具體形象以實喻虛,來表達那一言難盡的的遭遇和前途。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盡,使全篇既有實感,又富意趣,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倪其心)

鷓鴣詞

鷓鴣詞

李益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

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