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月落星稀天欲明」,起筆描繪了黎明前寥廓空寂的天宇,這裡全詩的背景。隨後,詩筆從室外轉向室內,描繪了另一番景象:「孤燈未滅夢難成。」天已將明,孤燈閃爍,詩中女主人公仍在那兒輾轉反側,不能成眠。她有什麼心事?這裡已經產生一個懸念。可是,作者似乎並不急於解決這個懸念,而是把筆墨繼續集中在那位少婦身上:「披衣更向門前望」。這神情就更奇怪了。她在等待什麼?要去看什麼?懸念進一步加深。「不忿朝來鵲喜聲!」啊,原來是黎明時分那聲聲悅耳動聽的喜鵲鳴叫,把她引到門前去的。「乾鵲噪,行人至。」這不明明預兆着日夜思念的「行人」──出了遠門的丈夫馬上要回來嗎?所以她忙不迭地跑到門前去了。可是,門外只有車塵馬跡、稀稀落落的行人,哪裡有丈夫的影兒!她傷心透了:一方面是由於失望;另方面她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不忿」(即不滿、惱恨)二字,正傳達出少婦由驚喜陡轉憂傷的心情。
喜鵲是無辜的。當然,我們也不能責怪女主人公無知、任性。長夜漫漫,孤燈獨對,該是什麼滋味!「不忿朝來鵲喜聲!」這不僅是對一隻鳥兒的惱恨,這裡凝聚着的是對丈夫痴戀的深情、多年來獨守空房的痛苦以及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無望的怨嘆。
這首詩末一句寫得特別出色。它不僅帶著口語色彩,充滿生活氣息。而且在簡潔明快中包容着豐富的情韻。詩人作了十分精煉的概括,把少婦起床和後來惱恨的原因都略去不提,給讀者留下思索的餘地。詩意就變得含蓄雋永,耐人尋味了。
(周錫)
◎胡令能詠綉障
◎胡令能詠綉障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裡,引得黃鶯下柳條。
這是一首讚美刺繡精美的詩。首句「日暮」、「堂前」點明時間、地點。「花蕊嬌」,花朵含苞待放,嬌美異常──這是待綉屏風(綉障)上取樣的對象。
首句以靜態寫物,次句則以動態出人:一群綉女正競相拈取小巧的畫筆,在綉床上開始寫生,描取花樣。爭先恐後的模樣,眉飛色舞的神態,都從「爭」字中隱隱透出。「拈」,是用三兩個指頭夾取的意思,見出動作的輕靈,姿態的優美。這一句雖然用意只在寫人,但也同時帶出堂上的佈置:一邊擺着筆架,正對堂前的寫生對象(「花蕊」),早已佈置好綉床。
三四句寫「綉成」以後綉工的精美巧奪天工:把完工後的綉屏風安放到春光爛漫的花園裡去,雖是人工,卻足以亂真,你瞧,黃鶯都上當了,離開柳枝向綉屏風飛來。末句從對面寫出,讓亂真的事實說話,不言女紅之工巧,而工巧自見。而且還因黃鶯入畫,豐富了詩歌形象,平添了動人的情趣。
從二句的「上床描」到三句的「綉成」,整個取樣與刺繡的過程都省去了,象「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羅隱《綉》)那樣正面描寫綉活進行時飛針走綫情況的詩句,是不可能在這首詩中找到的。
沈德潛在論及題畫詩時說:「其法全在不粘畫上發論。」(《說詩晬語》卷下)「不粘」在綉工本身,而是以映襯取勝,也許這就是《詠綉障》在藝術上成功的主要奧秘。
(陳志明)
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很少,因而顯得可貴。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髮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于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後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於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着直接的承接關係──路人之向他打問,就因為看得見他。
後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他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他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他對路人的問話並非漠不關心。他在「招手」以後,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後,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過以上的簡略分析可以看出,前兩句雖然着重寫小兒的體態,但「側坐」與「莓苔」又不是單純的描狀寫景之筆;後兩句雖然着重寫小兒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繪動作的生動的筆墨。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陳志明)
◎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這首七絶是作者抒寫他給韋參軍送行以及送走之後的情景,表現了他們之間的真摯情誼。
詩的前兩句是寫送行。首句「丹陽郭裡」交待了送行地點在丹陽的外城邊。「行舟」表明友人將從水路離去。此時,千種離情,萬般愁緒,一齊湧上詩人心頭。「一別心知兩地秋」,「秋」字,表面上寫時令,實際上卻是表達人的情緒。蕭瑟的秋景增添了離情別緒。作者還巧妙地運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說明「愁」。所以「兩地秋」是雙關語。
詩的後兩句寫送走之後對韋參軍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這一句轉接自然,不露痕跡地把前句抽象的離愁具體形象地表現出來。「江南」、「江北」,對比照應,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陽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線,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傳出思念之神態,憂思綿綿,「日晚」暗示思念時間之久,見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帶出末一句「寒鴉飛盡水悠悠」。這一句寫望中所見。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表達作者的悠悠情思。由於思念,站在江邊長時間的遙望着,秋日黃昏,江面上寒鴉點點,給人增添愁思。可是,就連這使人感傷的寒鴉此時此刻也「飛盡」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遠方。這一切給人以孤獨、寂靜、空虛的感觸。「水悠悠」包含着無限思念的深情。
這首小詩妙語連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誠樸真摯的感情滲透在景物的描寫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現畫圖,做到辭有盡而意不盡。
(宛新彬)
◎顧況囝
◎顧況囝
囝,哀閩也。
囝生閩方,閩吏得之,乃絶其陽。
為臧為獲,致金滿屋。
為髡為鉗,如視草木。
天道無知,我罹其毒。
神道無知,彼受其福。
郎罷別囝,吾悔生汝。
及汝既生,人勸不舉。
不從人言,果獲是苦。
囝別郎罷,心摧血下。
隔地絶天,及至黃泉,不得在郎罷前。
唐代的閩地(今福建),地主、官僚、富商相勾結,經常掠賣兒童,摧殘他們的身體,把他們變為奴隷。《囝》就是這種殘酷行為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