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仙都二女見那採薇僧朱由穆果是小和尚,看年紀不過十五六歲。身着一身鵝黃僧衣,甚是整潔。相貌尤其溫文儒雅,氣度高華。正看之間,忽聽神駝乙休問妙一真人道:
「齊道友,為何先不開府,直到繳還玉匣道經,拜章謝恩,才行開放?與預定不符。」
妙一真人道:「玉匣中恩諭如此,不敢不遵。」窮神凌渾道:"眾弟子法寶已傳授了麼?
怎如此快法?「妙一真人道:」眾弟子法寶,俱多能用。只女弟子李英瓊等得有幾件,尚不會用。家師所賜真經,傳授之後,照此修煉,不久均能應用。幻波池所得法寶雖多,而聖姑所賜目錄小冊,均載寶名用法,極為省事,所以無多耽延。
"
隨又起立對眾仙道:"眾弟子正式行禮,拜師傳道,本擬宴客之後,在此殿內當眾舉行。只為日前在青井穴,閉關開讀家師所留玉匣仙示,對傳道一節,不許炫露。而九天元經,本是天府秘笈,一開府便須拜章繳奉,飛送天上。因此臨時變計,改在大師兄監臨之下,以及各位前輩道友相助,先將元經仙籍虔心參悟通曉,等將全境改建,開府時辰已經將至,只得遵奉師命,謬承道統,正了師位。
事前因時匆迫,除本門弟子外,各方道友薦引門人甚多,彼時正值閉關之際,內外隔絶,來人師徒均未見面。如今事後,補行入門之禮,又覺不甚慎重。幸而家師玉匣中留有新舊門弟子名冊,應收錄的俱寫在內。除青城朱道友引進的紀登以下諸人,因家師仙示,青城一派在朱道友與姜道友主持之下,日後門戶還要發揚光大,不應收錄,未便傳集,有負盛意外,餘者凡在名單中人,又經本人師長有意引進之士,全數命人召集到太元洞內,更換家師留賜的法衣,同集大殿,與舊同門同行大禮,傳授初步道法,各賜法寶一二件,並將舊有法寶飛劍,各為指示用法。
仍由大師兄監導,率同長幼三輩門人,將修就的絳牒附入玉匣之內,焚燎告天,拜表通誠,拜謝師恩。尚幸沒誤繳還仙籍的時刻,仰叨各位前輩、各位道友福庇,鼎力相助,于極危難中平安渡過,居然勉成基業。又承嘉惠勤勤,無美不備,小弟等及門下諸弟子,永拜嘉惠,感謝何可言喻。此後惟有督率門人,勉力潛修,以符厚期。
區區愚誠,敬乞垂鑒。還有薦引門人的諸位道友,適纔恐誤事機,不揣冒昧,一時權宜,未得面奉清筋,便即仰體盛意,先自收錄,擅專之罪,尚望原恕。「眾仙紛說:」道友太謙,本來如此,何須客氣!"
妙一真人未及答話,矮叟朱梅笑道:「齊道友,你這次大開法門,甚人都收,我薦的人卻一個不留。分明嫌他們不堪造就,卻說好聽的話。我和白矮子都喜清閒,不耐煩學凌花子好端端創甚門戶,做甚教祖。」妙一真人道:"道兄,話不是如此說法。
青城、峨眉殊途同歸。貴派自從昔年天都、明河兩位長老為了一句戲言,互相推讓,各自閉戶清修,不再收徒以後,不久相繼道成飛昇,今只道兄和姜道友二位延續道統。不客氣說,道友如若獨善其身,姜道友雖然有志光大,未免孤掌難鳴。家師遺示也言及此。
並且轉劫之人不久便要出世,貴派十九高足,多半投在道友門下,如若置身事外,非但那十九人多半無所依歸,一個不巧,被異派中人網羅了去,誤人尚小,造孽事大。還望道兄三思。「凌渾介面道:」齊道友,朱矮子口是心非,莫聽他的。他的心事,我全知道。
無非他和老薑知道,日後正教固是昌明,道高魔頭也高,本是相對,妖邪也更猖撅。他把門徒全引到你門下,分明是畏難……「話未說完,朱梅把小眼睛一翻,正要還口,神駝乙休插口道:」你兩人,大哥莫說二哥,兩家差不多,誰也不用激誰笑誰。你家這教祖也不怎好當,我駝子反正閒得沒事,又不想修甚天仙。你們各當各的教祖,有人為難,都由我駝子和齊道友出頭如何?「白谷逸笑道:」你自己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來日大難,道家四九重劫還未應典,倒惹下不少麻煩,哪一樣都夠你辦的,還要代人拍胸脯麼?「乙休笑道:」白矮子,說你也未必信,到時自見分曉,看我擋得住不?"
妙一真人知這幾位仙人交情甚深,又都滑稽成性,每喜互嘲諺笑。但是乙休性情古怪,往往一句戲言,便要認真,恐又激出事來,忙道:"諸位道兄,不必說了。未來之事,家師已早留示:道家四九重劫,臨場的共十一人,只有一人應劫,恐難避免。乙、凌二位道友,金身不壞,不必說了。
青城派的發揚光大,並不須甚人助力,更是出人意表呢。其實四九天劫,到時應劫的那一位,道行法力,並不在諸位道友以下,只為縱容門徒,造孽太重,終於誤在門人手上。那抵禦太陽真火之物,本分邪正兩派,別人都有,他具備的功力獨欠,致受了點傷,到了最後關頭,終為魔襲。如非有人憐他修為不易,幾于轉劫凡人,再去苦修七世,重入玄門,均所不能,說來也甚可憐。
他所須之物,今日新收女弟子便有一人無心獲得,他卻不知,性又驕狂,不肯俯就。小弟因事關定數,未便公然明告相贈,只索到時趕去,相機行事吧。"乙、凌二人,日常憂慮的便是這件事,大劫不特厲害,魔頭神妙,尤其不可思議。一任運用玄功,虔心推算,僅算出應劫時日而止,未來成敗休咎,全算不出。
除了多備法寶和有道力的至交好友相助,一半再憑自己根行功力硬碰外,別無良策。一聽真人指名相告,預泄先機,知道無害,好生欣幸,本都良友,也就不再爭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