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中 - 78 / 530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中

第78頁 / 共530頁。

 大小:

 第78頁

朗讀:

既而琦善以義律來文入奏,帝怒不許。罷琦善並伊里布,命宗室奕山為靖逆將軍,尚書隆文、湖南提督楊芳為參贊大臣,赴粵剿辦。時義律以香港已經琦善允給,遍諭居民,以香港為英屬埠。又牒大鵬營副將令撤營汛。粵撫怡良聞之,大駭,奏聞。帝大怒,合籍琦善家。遂下詔暴英人罪,促奕山等兼程進,會各路官兵進剿。尋以兩江總督裕謙為欽差大臣,赴浙視師。時定海、鎮海等處英船四出遊弈,裕謙遣兵節次焚剿,並誅其酋目一人。二月,英人犯虎門,水師提督關天培死之;乘勝薄烏湧,省城大震。十三日,參贊楊芳抵粵,各路官兵未集,而虎門內外舟師悉被毀。楊芳議以堵為剿,使總兵段永福率千兵扼守東勝寺,陸路總兵長春率千兵扼鳳凰岡水路。英人率師近逼,雖經鳳凰岡官兵擊退,仍乘潮深入,飛砲火箭併力注攻。會美領事以戰事礙各國商船進口,赴營請進埔開艙,兼為英人說和,謂英人繳還定海,惟求通商如舊,並出義律書,有「惟求照常貿易,如帶違禁物,即將貨船入官」之文。時定海師船亦至粵,楊芳欲藉此緩兵退敵,遂與怡良聯銜奏請。帝以其復踵請撫故轍,嚴旨切責不許。三月,詔林則徐會辦浙江軍務,尋復遣戍新疆。

四月,奕山以楊芳、隆文等軍分路夜襲英人,不克。英人遂犯廣州城。不得已,仍議款。義律索煙價千二百萬。美商居間,許其半。議既定,奕山奏稱義律乞撫,求許照舊通商,永不售賣鴉片,將所償費六百萬改為追交商欠。撫議既定,英人以撤四方砲台兵將擾佛山鎮,取道泥城,經蕭關、三元裡,里民憤起,號召各鄉壯勇,四面邀截,英兵死者二百餘,殪其渠帥伯麥等。義律馳援,復被圍。亟遣人突出告急於廣州知府餘葆純,葆純馳往解散,翼義律出圍登舟免。時三山村民亦擊殺英兵百餘。佛山義勇圍攻英民於龜岡砲台,殲英兵數十,又擊破應援之杉板船。新安亦以火攻毀其大兵船一,餘船遁。義律牒總督示諭,眾始解散。


  

義律受挫,久之,始變計入閩,攻廈門,再陷。復統兵攻定海,總兵葛雲飛等戰沒。裕謙以所部兵赴鎮海,方至,而英人自蛟門島來攻。時鎮海防兵僅四千,提督餘步雲與總兵謝朝恩各領其半。步雲違裕謙節制,不戰先走。英遂據招寶山,俯攻鎮海,陷之。裕謙赴水死,謝朝恩亦戰歿。英人乘勝據寧波。八月,英人攻鷄籠,為台灣道姚瑩所敗。九月,命大學士宗室奕經為揚威將軍,侍郎文蔚、副都統特依順為參贊大臣,赴浙,以怡良為欽差大臣,赴閩,會辦軍務。二十二年春正月,大兵進次紹興,將軍、參贊定議同日分襲寧波、鎮海。豫泄師期,及戰,官軍多損失。是月,姚瑩覆敗英人於大安。二月,英人攻慈谿營,金華協副將硃貴及其子武生昭南、督糧官即用知縣顏履敬死之。是月,起用伊里布。先是伊里布解任,並逮其家人張喜入都遣戍。至是,浙撫劉韻琦請起用,報可。旋以耆英為杭州將軍,命台灣設防。

夏四月,英人犯乍浦,副都統長喜、同知韋逢甲等戰死。時伊里布已來浙,即命家人張喜見英酋,告以撫事有成,令先退至大洋,即還所俘英人。英人如約,遂以收復乍浦奏聞。英人連陷寶山、上海,江南提督陳化成等死之,遂犯松江,陷鎮江,殺副都統海齡。淮揚鹽商懼甚,賂英師乞免。

秋七月,犯江寧。英火輪兵船八十餘艘溯江上,自觀音門至下關。時耆英方自浙啟行,伊里布亦奉詔自浙馳至,遣張喜詣英船道意。英人要求各款:一,索煙價、商欠、兵費銀二千一百萬;一,索香港為市埠,並通商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一,英官與中國官用敵體禮;餘則劃抵關稅、釋放漢奸等款,末請鈐用國寶。會耆英至,按款稍駮詰。英突張紅旗,揚言今日如不定議,詰朝攻城,遂即夜覆書,一如所言。翼日,遣侍衛鹹齡、布政司黃恩彤、寧紹台道鹿澤長往告各款已代請,俟批回即定約。奏上,許之。時耆英、伊里布、牛鑒以將修好,遣張喜等約期相見。馬利遜請以本國平行禮見。耆英等遂詣英舟,與璞鼎查等用舉手加額禮訂約,復親具牛酒犒師,畫諾於靜海寺,是為白門條約。自此煙禁遂大開矣。而英猶以台灣殺英俘,為總兵達洪阿、兵備道姚瑩罪來詰,不得已,罷之。

十二月,以伊里布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督辦通商事。二十三年夏,伊里布卒,詔耆英往代。先許英廣州通市。初,英粵東互市章程,各國皆就彼掛號始輸稅。法人、美人皆言「我非英屬」,不肯從,遂許法、美二國互市皆如英例。

二十四年,英人築福州烏石山,英領事官見浙閩總督劉韻珂,請立商埠,欲於會城內外自南台至烏石山造洋樓,阻之。值交還欠款,照江寧約,已付甲辰年銀二百五十萬,應將舟山、鼓浪嶼退還中國。英公使藉不許福州城內建樓事,不與交還。屢經辯論,始允退還鼓浪嶼,然執在彼建屋如故。

福州既得請,遂冀入居廣州城。廣州民憤阻,揭帖議劫十三洋行,英酋逸去,入城之議遂不行。二十六年秋七月,英人還舟山。十二月,請與西藏定界通商,以非條約所載,不許。二十八年,英酋文翰復請入廣州城互市,總督徐廣縉拒之。越日,英舟闖入省河,廣縉單舸往諭,省河兩岸義勇呼聲震天。文翰請仍修舊好,不復言入城事。

鹹豐元年,文宗嗣位,英人以火輪船駛赴天津,稱來弔大行皇帝喪。直隷總督以聞,命卻之。三年,洪秀全陷江寧,英以輪船駛至江寧,迎入城,與通款,英人言:「不助官,亦不助洪。」四年,劉麗川據上海作亂。初,英人阻官軍進兵,江督怡良等詰之。既而英人欲變通貿易章程,聯法、美二國請於粵督葉名琛,不許,遂赴上海見蘇撫吉爾杭阿。九月,赴天津。帝命長蘆鹽政崇綸等與相見,拒其遣使駐京諸條,久之始去。


  
六年秋九月,英人巴夏裡致書葉名琛,請循江寧舊約入城,不省。英人攻粵城,不克逞,復請釋甲入見,亦不許。冬十月,攻虎門橫檔各砲台,又為廣州義勇所卻,乃馳告其國。於是簡其伯爵額爾金來華,擬由粵入都,先將火輪兵船分泊澳門、香港以俟。額爾金至粵,初謀入城,不可。與水師提督、領事等議款,牒粵中官吏,俟其覆書定進止,名琛置不答。七年冬十二月,英人遂合法、美、俄攻城,城陷,執名琛去。因歸罪粵中官吏,上書大學士裕誠求達。裕誠覆書,令赴粵與新命粵督黃宗漢商辦,不省。

八年夏四月,聯兵犯大沽,連陷前路砲台。帝命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率師赴天津防剿,京師戒嚴。帝命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赴天津查辦,復起用耆英偕往。耆英至,往謁英使,不得見,擅自回京,賜自盡。英有裡國太者,嘉應州人也,世仰食外洋,隨英公使額爾金為行營參贊。聞桂良至,即持所定新議五十六條,要桂良允許,桂良辭之。津民憤,與英人鬥,擒裡國太將殺之。桂良、譚廷襄恐誤撫局,亟遣人釋裡國太,送回舟。時廷臣交章請罷撫議,以疆事棘,不得已,始命桂良等與定和約五十六款。六月,遣桂良、花沙納巡視江蘇,籌議諸國通商稅則。冬十月,定通商稅則。時英人以條約許增設長江海口商埠,欲先察看沿江形勢。定約後,即遣水師、領事以輪船入江,溯流至漢口,逾月而返。

是年,議通商善後事。時各國來天津換約,均因桂良原議,改由北塘海口入。獨英船先抵天津海口,俄人繼之,突背前約,闖入大沽口。直隷總督恆福遣人持約往,令改道,不聽。九年夏五月,英船十餘艘駛至灘心。越日,豎紅旗挑戰,拽倒港口鐵釒巢、鐵椿,遂逼砲台,開砲轟擊。時僧格林沁防海口,開砲應之,沈毀其數船。英人復以步隊接戰,又敗之。十年夏六月,復犯天津海口,直隷提督樂善守北岸砲台,拒戰,中砲死。時僧格林沁尚守南岸砲台。詔罷兵議撫,乃自天津退軍張家灣,英遂乘勢陷天津。尋復遣僧格林沁進軍通州。帝仍命大學士桂良往天津議撫。桂良抵津,牒洋人商和局。英公使額爾金、參贊巴夏裡請增軍費及在天津通商,並請各國公使帶兵入京換約。桂良以聞,嚴旨拒絶,仍命僧格林沁等守通州。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