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從我的少女時期起,他就是我心目中笑的巨匠啊。當年在薩契諾電影院的漆黑天幕上是一顆多麼遙遠的星星啊。在那些陰沉悲慘的日子裡,查理帶來了歡笑的閃光。他穿著冰鞋,甩掉警察的追捕,扭動他的小鬍子,飛速轉動他的手杖,把鞋帶當作通心粉來享用,使波祖裡的衣衫襤褸的孩子們大笑不止。
他是我崇拜的偶像。
……要在查爾斯·卓別林導演下工作……這是我做夢也不曾想到過的。……查理的導演方法……是身教重於言教。作為一個卓越的演員,查理用表演來闡明他的意圖要更有效得多;別的導演絮絮叨叨說了一大串,還不如他擺弄片刻來得清楚。
我是崇拜查理的,我真誠愛戴他……
卓別林知道索菲婭也是出生於貧民區的,他常常向她回憶自己的童年、講述自己少年的夢想和自己的奮鬥,以此鼓勵晚輩要有雄心壯志。作為藝術家不應隨波逐流,而應該忠於自己和生活。他說:「你有所求,故能有所得。如果這個世界與我難以相處,那就必須改變這個世界。」「一切藝術無不致力於生活這一最偉大的藝術。”他的質樸話語中蘊含哲理,常使索菲婭感到振奮“不要害怕對抗,即使當兩個星球相撞時,也會在混亂中誕生出一顆星星。」
索菲婭在自述中談到卓別林給予她的溫和忠告「你必須克服一個缺點。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生活異常美滿的女人。你必須學會一件事,也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課,你必須學會說『不』。你不會說『不』,索菲婭,這是個嚴重缺陷。
我也很難說出口,但我一旦學會說『不』,生活就變得好過多了。」
她說:「《香港女伯爵》不太成功,批評家們說它老式化,賣座成績很慘,影片的失敗使卓別林很傷心,這是他的最後一部影片,假如它獲得成功的話,他也許會再拍幾部的。至於我,那是一次成功的經驗,因為他作為一個導演、作為一個人,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在以後的年月裡,卓別林在家中編寫一部名為《怪相》的影片,打算讓二女兒維多莉亞主演。但計劃始終未能實現,儘管在
1974年出版的他的《我的從影生活》畫冊中還宣佈要拍,但精力身體已不允許這位執著的藝術家再有機會了。
第二十七章 永生的鮮活形象
70年代來臨了,美國一些知名人士,在卓別林離開好萊塢
20年之後,于
1972年熱情地向他伸出了手,熱烈邀請他重返那塊土地。
82歲的老藝術家在春暖花開的
4月初,由
47歲的烏娜陪同,跨越過
20年的時空和萬里之遙的大洋抵達紐約。以洛克菲勒為首的紐約知名人士,在林肯中心舉行盛大的歡迎晚會,紐約市長向卓別林頒發最高文化獎。
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于
4月
10日,在洛杉磯音樂中心舉行隆重典禮。宣佈因卓別林「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所作的無可估量的貢獻”,而授予他奧斯卡特別榮譽獎
終身榮譽獎。
2900多名觀眾和美國藝術界名流濟濟一堂,向他歡呼鼓掌達
1分多鐘。卓別林感動得眼含熱淚,頻頻向人們拋吻……良久,他致詞說:“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時刻,言語是如此無力,如此貧乏。
我只能說,謝謝,謝謝你們給了我這個榮譽。你們都是了不起的、可愛的人,謝謝你們。」
美國、美國人、美國文化藝術界,在變革、開放、進步的
70年代初,把尊嚴、崇敬鄭重熱烈地重新獻給了他。這使整個世界為之傾慕,又掀起輪流放映觀賞卓氏電影的高潮。
在洛杉磯,他重訪了他那出售了的舊居。召來了曾在《尋子遇仙記》中扮演棄兒的賈克·柯根,當年
4歲多的賈克,由於卓別林的發掘成了走紅的童星。而
1972年的賈克成了一個
56歲的大腹便便的禿頂,怎不令人感慨呢?
那年
9月在
第3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期間舉行的「卓別林影展」,一共放映了他
80部影片中的
73部,就更令他感慨萬千了。
3年後,英國皇室在
1975年
1月,宣佈冊封卓別林為「爵士”。他的姓名中間嵌入「斯賓塞」,成了查爾斯·斯賓塞·卓別林爵士。
85歲高齡的老藝術家視覺、聽覺、行走與說話能力減退,陽春三月,他是坐著輪椅飛回祖國、進宮晉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的。女王在授封儀式上對他說:「您的電影我全看過了,它們實在太好了。」卓別林激動得只能以手勢答謝女王。他事後對人說:“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真的說不出來。」
關於卓別林生平和作品的影片《流浪漢先生》,經過幾年的準備、拍攝,由美國R.B.C製片公司製片,由理查德·帕特遜編劇,由著名的莎士比亞劇演員勞倫斯·奧立弗和沃爾特·馬太解說,于
1977年
3月上映發行。
星移斗轉又三秋,
1977年
12月
25日,西方歡樂的聖誕節。就在這天清晨
4時,
20世紀最卓越的喜劇電影大師、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家、反法西斯的和平、民主戰士卓別林,留下
80部電影組成的「人間喜劇」豐碑,在瑞士洛桑萊蒙湖畔的別墅中,靜靜地、安詳地告別了人世;終年
88歲。
世界在這歡樂的一天同悲:各大通訊社紛紛發佈這一消息,發稿字數一時竟超出對當時埃、以首腦會議的報道量。世界各大報均以頭版頭條通欄標題或顯著位置刊登這一消息,各種不同的語言文字深沉訴說著同一句話:「永別了,查理·卓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