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花木蘭 - 35 / 62
古典小說類 / 不題撰人 / 本書目錄
  

花木蘭

第35頁 / 共62頁。

 大小:

 第35頁

朗讀:

再說太宗見了尉遲恭、李靖往潼關閲兵,心中不安。一日,朝謁已畢,往軍機所議政。太宗道:「朕賴卿等之千辛萬苦,奄有天下。方期干戈寧靜,與卿等共樂昇平,前日見尉、李二卿辭朕北征,心甚不安。卿等俱有遠見,大約李、尉二卿,幾時方可凱旋?」右相長孫無忌奏曰:「陛下少日出兵,親冒矢石,請將爭功,故能戰無不克。今太平已久,請將皆富貴顯榮,比不得少日,乃草莽之士。況北地兵強將勇,又非昔日反王烏合之眾可比。二公回期,難以預定。」大學士禇遂良曰:「亂世交戰,為將領兵,是將在前,而兵在後,治世出征,為將督兵,是兵在前,而將在後。今日大軍北向,必番將領兵而南,我將督兵而北。主客之勢相形,利於客不利於主也。」左相房玄齡曰:「我軍遠出,利在速戰,倘敵國以逸待勞,靜以觀動,以伺天時之變,則我軍雖眾,亦無所用力矣。」太宗曰:「何為天時之變?」玄齡曰:「久旱久雨,即為天時之變。彼或出奇兵,我或軍糧盡,雖李靖多謀,亦未如之何也。」太傅李敬業曰:「諸君饒舌,亦無益於事。各書一字于掌中,如能相合,便是所見皆同。」太宗道:「如此甚妙。」遂各書一字于手中,出而視之,皆是一個「和」字。太宗大喜。

次日,接得尉遲本章,內言某日甲子,當以丙寅時大軍起程。太宗聞奏,即命備駕親來餞軍。到了潼關,尉遲恭、李靖伏道而迎。接入中軍帳,三呼已畢,太宗道:「卿等遠征戎機萬里,關山飛越,朔氣寒光,照爾鐵甲。二卿此去,馬到成功。朕特來滋,揚觴稱餞。」尉遲恭曰:「臣等仗聖上龍威,戰無不克,招無不降。願陛下內親大臣,外恤民隱,臣雖肝腦塗地,不足以報陛下。」太宗問李靖道:「眾卿皆通時達務,而卿為長者。今率兵北向,當以何時為回期?」李靖奏曰:「臣今北去,大約一紀可回。」太宗曰:「何若是之難也?」李靖道:「北方風氣強悍,民樂戰鬥。高帝登極之是,就不服中原,屢責我主負約,其怒已深。況他遠祖世為北番之主,豈能輕易搖動。今大軍往征,他必有準備。且彼國多賢,突厥必用康和阿、頡和主掌兵權。嚮日王世充、單雄信諸人,其才不能及也。」太宗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二卿此去,當以何策為先?可各書於掌中,看相合否?」二人領命,各書數字于手中,開掌相對,皆是「先戰後和」四字。太宗大喜道:「二卿所見皆同,寡人無憂矣。」是夜,太宗宿于帳中,次日餞了軍容,駕回長安。尉遲恭命放炮起程,十二萬人馬浩浩蕩蕩,向北而行。要知後事,下文分解。


  

第十五回 

黑水渡焦周回上國 五台山靖松贈明駝


  
卻說伍登領了元帥將令,帶領人馬,曉行夜宿,不上一月,到了黑水渡。伍登沿河觀看,遙看北岸山脊相聯,樹木交雜。急尋土人問之,土人曰:「此山名小燕!又名荊棘嶺。山中有一大王,姓焦名周,帳下有五千嘍兵,更有二子,一名焦文,一名焦武,有萬夫不當之勇。將軍欲過此嶺,須要先送過山禮,然後可行。」伍登道:「地方官如何不興兵剿除?」土人道:「這山中有田千畝,他的號令十分嚴謹,又不擾害地方,官府只求免禍,誰肯令朝廷得知?凡是過往客商、官軍,只要買路錢。自隋迄唐,勢焰日盛。」伍登即傳令道:「人不可卸甲,馬不可離鞍。倘賊兵劫營,不許妄動,只放箭射之。」是夜,伍登在帳中,一夜無眠。三更之後,忽然火把齊明,喊聲震地,卻不見人馬渡河。到了天明,不見一人一騎。辰巳時候,一支人馬蜂擁而來,紅白不分,一聲鑼響,紅旗旋左,白旗旋右,退回山中去了。伍登按兵不動,差人去報元帥。元帥下令道:「賊人討戰則戰,切不可發兵,先攻他寨。候我大軍來,再為斟酌。」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