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白話散文集粹 - 104 / 319
白話散文類 / 作者群 / 本書目錄
  

白話散文集粹

第104頁 / 共319頁。

 大小:

 第104頁

朗讀:

那時北京的河流池沼多是相通的。在清代由頤和園後宮門出來上船,坐船還可過青龍橋直溯玉泉山。現在青龍橋那兒還有過去泊船碼頭的遺蹟。香山麓下從前也可能聚有河水,因為還有古河道可尋,舊河道旁邊還有一口井,井邊龍王廟上還有一塊碑,叫作「盤河帝碑」,所以這裡從前可能叫作盤河。

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從碧雲寺走到頤和園,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就想,誰知道踏在我們腳下的圓石子,不就是當年郭守敬在察看河道時候所踏過的呢‧而郭守敬也會想到今天北京的人民能創造出像官廳水庫那樣的水源嗎‧


  

今天的碧雲寺主要的建築物多是明代的遺物。從現存的嘉靖九年造的鐘,天啟四年造的磬,還有崇禎二年造的鐘,都可以看出明代歷朝對碧雲寺都有擴建。正殿的釋迦牟尼文殊普賢大勢至阿難陀塑像都是明朝塑的,表情生動,線條靈透,人物顯出是中國人的臉型,最能表現當時雕塑的風格。正門兩廂塑的二金剛力士像和二殿的彌勒佛都是正德時代造的,已經有四百多年了。

這裡還有明代的木製的香爐、簽筒、燭台,一色紅地金漆,都描着夔紋、迴紋、串枝連等花紋,形制古樸,一看就是明制。明代監修碧雲寺的都是最有權勢的內監,魏忠賢也是其中的一個。當時最優秀的工藝工人都是掌握在這批人們的手裡。因此,這些製作也必然是當時最優秀工人的最好的作品。

這些作品在當時也是不可多得的,何況是幾百年後的今天了。所以這些東西最好都用玻璃罩子罩起來,應該嚴加保護才是。

從正殿出來,西邊便是清代(1748年)建造的羅漢堂,裡面有508尊羅漢像,一律都是木胎貼金的,各個姿態不同,是很好的藝術品,但是最具有情趣的,而且創造性地突出了十八世紀中國建築的特色的,我以為是羅漢堂的建築。真算得上別具風格。這是元明時代的十字樓形的一個發展,朱元璋派人去拆掉的元代宮殿,當時禁城的角樓就是十字形的。後來明朝建的角樓也是十字形的,因為它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美的,中國的建築最講求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一樣好看,而羅漢堂不但是繼承了這個傳統,而且還加以發揮。

這個建築物,不但不管從東南西北哪方面來看都是一樣好看(它沒有背面),而它利用容積又是最合理的,照理你應該記得,這並不算大的建築物裡面是容納了508尊羅漢呢,這真是科學和美結合的好榜樣,它把空間和形式利用得這麼妥當,可算得我國建築史上一個好標本。但是更妙的,是使走進這個建築物的人,並不容易察覺出它是一個十字形的。假如你也真的愛上了這個建築物,那你就會發現屋頂上裝飾着的五座小白塔,這也是特異的,中央高聳的屋頂上面有一座,四個屋角上面各安一座,它是很像北海白塔的模型。這五座精緻的小塔和中國的起脊斗栱的建築物結合在一起,可能還是第一次吧,但是,它竟會表現得那麼成熟,那麼應該如此,彷彿只有這樣才好。

天方藝術的影響就是這樣被我們前輩的巨匠接受下來,這正和我們在瓷器方面也創造過一種奇異的青色一樣,一般人都管它叫做回青。

從正殿向後面去,便會碰到一座石牌坊,那上面雕的麒麟和北海鐵影壁的浮雕是一脈相傳的。後面雕着八仙過海,前面雕着八位古人,這八位古人最可注意。他雕的是:狄仁傑,文添(天)祥,趙必(‧),謝玄,陶遠(淵)明,諸葛(亮),李蜜(密),(藺)相汝(如),從這上面的別字看來,可以斷定這完全都是按照石刻工匠自己傳授的圖譜來雕刻的,這個牌坊不僅是人物雕得如生,而整個白石牌坊都是用雲紋填滿,在半山腰的綠樹叢中,它真的就像是由山裡白雲堆就的一樣。從這牌樓上去,便是中印式的金鋼寶座塔,修建於1748年。


  
我爬到塔上的時候,正是遊人最稀少的時候,一陣鴿鈴從我的頭頂上斜過,我才看到有一群鴿子正在藍天上展翅飛翔。我站着的地方正是一個偉大先驅者的衣冠塚,這時,使我默默地覆誦他的遺言:和平,奮鬥,救中國!而今天中國不只是得救了,而且和世界上進步的力量一道成了世界和平的扞衛者!

待我走下石塔的時候,遊人更少了,鴿鈴早已不聞,寂寂的堂前只聽松子落地有聲。一棵由印度傳來的娑羅樹靜植在院子的西邊,乾隆曾有御製娑羅樹歌,現在在雙清別墅裡面。這時,太陽西斜,山裡已有些陰影了,紅魚在石橋下面浮游,水色深翠,松影在下,愈顯得水潭深沉無比,其實這不過是個淺淺的水潭。夏天的時光,人們都願意坐在它的周圍,吃這裡山泉煮水沏的茶。

除了這裡引來的一股流泉,碧雲寺山門前面還有一道流泉,山後也有一道,無冬歷夏,都在奔流,這兩道泉水似乎有意的給碧雲寺帶來更多的美麗,它們就像兩串珍珠似的把碧雲寺圜繞起來。尤其是人們一走到山門前面,懸橋下面,便流瀉出碎玉般的一股流泉,叮咚有聲,要在夏天頓然使人有種清涼的感覺,禁不住會像孩子似的奔到橋頭去看鳴泉下瀉,要是在冬天,萬物都在封凍了,惟有這注活水依然噴湧不停,而且水邊的水草也依然是那麼嬌綠,人們也還是要奔過橋欄去看的。原來中國人看山看水,也願看得真認得切,並不是都想隔着一層的呢,據說黃子久就好到泖中通海處(泖就是海灣蓄水的地方)看激流轟浪,雖風雨驟至,水怪悲詫,他還是在看。便是很好的一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