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學者的達·芬奇,已包含在作為藝術家的達·芬奇之中」,這是蘇聯作家阿爾·阿爾塔耶夫最為精當的評價。
長期以來,達·芬奇在筆記本上積累了速寫、草圖,以及各式各樣的趣事、歌謡、笑話、評價、哲學思考、討論等等,他留下了洋洋
7萬頁的筆記。
廣泛搜索,厚積博取,這是他成功的經驗之一。
第一幅《報喜節 》畫的是聖母在露天下面的涼台口得知喜訊。美好的時刻,令人歡欣的風景,有盛開的百合,如畫的樹林,小山腳下蜿蜒的河流。
聖母跪着,望着微笑的天使。
第二幅《報喜節 》,不同於第一幅。畫面上天使若有所思,而且嚴肅。
聖母聽到這一喜訊時十分驚喜。聖母的衣褶,打開的書本,小桌,都是用裝飾紋樣藝術地描繪出來。
達·芬奇在自辦的畫室中瀟灑自如,創作大獲豐收。
7成名作:《拈花聖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主要成就,就是對現實主義的發展。它主要表現在徹底摒棄中世紀藝術脫離現實生活的冷漠和空虛,而廣大藝術家開始表現出對生活的關心和熱愛。他們肯定人生的美好和幸福,讚美人對生活的積極理想。這一時期,藝術家們早期作品大多以宗教為題材,畫的是宗教故事,但他們把這種宗教故事現實生活化了。
《拈花聖母》畫的是一位美麗的母親在和孩子玩耍,並用鮮花逗這孩子快樂。這位美麗少婦,看上去大約二十八九歲,她對生活充滿幸福感,臉上是歡欣的微笑,她注視着自己的作品:孩子。孩子富態畢露,小手胖墩墩的。
他正在揪住母親手裡的鮮花。全面看此畫,你可以感覺到一種人間溫情。如柔水脈脈流淌,清溪般的純真。母子被年輕的畫家描繪得栩栩如生。
達·芬奇總結經驗:從明部到陰影的過渡,要像輕煙一樣美妙。他把這話記在筆記本上。
這是他在個人開的畫室中的最高成就。
8獨立謀生在辦個人畫室之前和求學這段時間,達·芬奇少不了還要靠那做公證人的父親來資助他。
父親皮耶羅年事已高,身體疲弱,他不再在喧閙而繁雜的佛羅倫薩城中定居了。落葉歸根,他又回到了故鄉芬奇鎮。
在一條石板結成的小街上,在那幾間簡樸的老屋裡,父親定居下來安度晚年。他為達·芬奇的成名而驕傲,逢人便講,四處傳揚。
這段時間,達·芬奇創作《魔術師的崇拜》,但未最後完成。這幅繪畫,形象眾多,他畫了大量的草圖。現在能見到的,只是一個基色調。
他的素描越來越多,大多是風景。故鄉芬奇村近郊的優美景色,在他的素描本上占很大的比重。山嶺,樹林,河流,城牆……達·芬奇已開始獨立謀生。
他的訂貨多得很,可謂生意興隆。
達·芬奇的幻想特別多而且古怪。
他突然于某日想到要建立政府更改阿諾河的河道,這樣便與佛羅倫薩的運河溝通,二河合一,水運就極方便了。他曾為房屋底層和整所建築畫過設計圖紙。他夢想成為建築藝術師。
達·芬奇還設計過磨坊、漂布機。
還有一些借水力操作的機器。
有一天,鄉下的父親進城辦事,準備順便去看看為他光宗耀祖的兒子。
這時候,村裡的一位漁父要求見他。他欣然接見。這位農民砍下一棵無花果樹,自己製成一面盾牌,帶到他家來了。
漁父說:「皮耶羅,我尊敬的先生,我一事想求您……」公證人熱情地說:「有什麼事,直說了吧!」漁父喬萬民說:「您的兒子聲名遠揚,我想請您這大名鼎鼎的兒子幫我在這面盾牌上畫點什麼,隨便畫點什麼都行,只要能使人大吃一驚,要會嚇人的!畫好後,我給弟弟的小店舖作招牌。我想和弟弟一塊做些賣魚的生意。麻煩您了!多少錢我都不計較的!」皮耶羅滿口答應。他為兒子的聲名遠揚而興奮得老臉通紅。
關於這件事,喬·瓦薩裡作了極其生動的描述:據說皮耶羅先生在鄉間居住的時候,某次曾接見他產地上的一個農民。
這農民砍倒一棵無花果樹,自己製成一面盾牌,帶給皮耶羅先生,要求他在佛羅倫薩找人代畫盾面。皮耶羅先生當下慨然應允,因為那農民是個漁獵能手,曾為他出力不少。於是他把盾牌帶往佛羅倫薩,交給列奧納多,叫他設計繪畫,但是並未言明是受誰的囑咐。列奧納多接過盾牌後,發現形體凹凸不平,製造簡陋,就把它先在火上烘直,然後送給一個車工,細加磨治,及至送回來時,果然已經旋得平滑渾圓,一改昔日粗糙的形態。
於是他把盾面塗上一層石膏粉,仔細調勻,然後思索應該以何為題,結果選中麥杜薩的頭顱,因為它能使人一眼望去,心驚膽顫。為此,列奧納多在自己一間從來不准旁人進去的房子裡放入許多蜥蜴、刺蝟、壁虎、蛇蝎、蜻蜓、螞蝗,熒火蟲和其他能夠捉到的醜怪動物;把各自的特點加以改造綜合,繪成一個駭人的妖獸,口吐毒焰,周身裹滿從一條陰暗岩縫中迸出的烈火,黝黑的喉嚨裡毒氣氾濫,兩眼噴火,鼻孔冒煙,真是萬分可怖。他這樣不倦地勞動,直到那些動物的屍體使全屋充滿腐爛的氣息,惡臭難聞;但是由於他興緻勃勃,專心一志,竟然毫無覺察
或者毫不介意。後來那農夫和皮耶羅先生都不再催問這件工作了。
到畫完時候,他對他父親說:可以隨時來取盾牌,因為他已經完工,可以交差了。於是皮耶羅先生於某日清晨親自去取。聽到敲門聲,列奧納多親自出來開門,但是叫他父親先在門外稍等,自己返回屋裡,把盾牌安置在一個畫架上,拉起窗帘,使盾面微顯陰暗,然後才叫父親進來觀看。皮耶羅先生不知其中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