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尉遲仲賢領了物件上馬而去,行了兩日,方到李靖營前。守營軍士攔阻,尉遲仲賢喝道:「吾乃西蜀大將軍尉遲某,特來見先鋒有話,快去通報!」軍士慌忙報知,尉遲敬德令請進寨相見。尉遲仲賢下馬入寨,相見畢,薛萬徹問道:「將軍遠來,有何見諭?」尉遲仲賢道:「某乃西蜀文德王駕下驃騎將軍尉遲仲賢也,領敝主與武康王、義靖王之命,言天兵下臨,恐驚擾百姓,三王情願歸服。有勞將軍等遠涉,故差某責輿圖、降表奉獻唐主,金寶、玉帛犒賞三軍,伏乞二位將軍俯從,某不勝之幸。」尉遲敬德笑道:「貴主真知機之英傑,不動干戈,能順天命,天子必加重用,小將力當保奏。今將軍與某同姓,不知仙鄉何處?」尉遲仲賢備道鄉貫是朔州金吾村人氏,枝派家譜卻與尉遲敬德原是叔侄之稱。尉遲敬德大喜,重敘尊卑之禮,引入中軍,來見元帥李靖,行禮而坐。尉遲敬德達仲賢來意,又說:「此位將軍是小將族叔。
今奉蜀主之命獻上降書、輿圖、金寶,以歸大唐,伏乞元帥鈞旨。」李靖大悅道:「久聞西蜀三傑之名,今知天命歸降我朝,實為知機。下官回朝,必當力薦。」當下收了降書、金寶,設宴款待。
尉遲仲賢道:「蒙元帥大德,感恩不淺。敝主有命,欲迎大元帥諸將軍人成都一會,伏候台旨。」李靖道:「三王既已降唐,將軍先回,下官率諸將明日即至成都矣。」尉遲仲賢酒罷,告辭而別。
次日,李靖、尉遲敬德、薛萬徹俱冠帶,不束戎妝,率領數十種將,來至楚州城。杜世廉、張一奇、薛仁禹阝、查訥等已先在城外迎接,進城同入大殿,一一行禮。杜世廉道:「某等偏僻小邦,幸蒙元帥諸將軍大駕親臨,孤等不勝欣躍。今已降唐,惟慮皇上見疑,乞元帥周全,重生之德。」李靖道:「下官童稚之年,已聞杜、薛、張三王鎮守西蜀,英名蓋世,四海傳揚。故我秦王殿下起兵以來,屢欲征討,下官力止,不欲進兵。今唐軍未及接境,而三將軍即已納款,足見知機明哲。下官班師回聖,力保三將軍,不失王侯之位。」杜世廉等皆大喜相謝,大排筵席相款,以下種將軍士,俱有犒賞。李靖留在楚州三日,不回營寨,晝夜講談兵法,兩下甚是相得。至第四日,李靖等拜別回營。李靖道:「下官班師在半途住紮,相候將軍等同赴京師,不可有誤。」杜世廉等頓首領命。
不說李靖回師,且說杜世廉三弟兄收拾寶貝金珠,打點朝京面帝,分付眾將宮謹守各處城池,待唐天子有旨到來,再作區處。一月以後,薛仁禹阝、張一奇俱至楚州會齊,帶領查訥、尉遲仲賢等勇將百員,軍士五千,取路到襄陽府,與李靖相會,一同赴京。不止一日,已到京師。李靖安頓杜世廉一行人在城外,自率尉遲敬德、薛萬徹入朝,先到天策府見秦王世民,各道杜世廉等歸服之意。
秦王大喜,宣至側殿相見。杜世廉等拜舞畢,秦王道:「三卿在蜀,名聞已久,今歸於唐,平生大慰。孤德不如漢高,卿才可匹三傑,共享富貴,毋多疑也。」杜世廉頓首道:「臣等三人,父子相繼,鎮守西蜀七十餘年。
齊、周、隋三世屢經變更,未得真主,故權且自守。臣父與林禪師占天象,預知太原已出真主,天命歸於殿下,故昔臣父出家分別之時,諄諄曉諭臣等早歸大唐,以順天命。久欲瞻拜天顏,奈無門路。今蒙元帥至蜀,得解甲相投,殿下天恩,寬宥前愆,臣等不勝惶悚。」秦王道:「卿父即杜伏威、薛舉、張善相,林禪師即林太空否?」杜世廉道:「是也。」秦王道:「可惜孤無緣,不能一見高明之士。今既出家,卿可知其消息否?」杜世廉道:「臣父叔三人,飄然長往,雲遊訪道,將及十年。臣等差人遍訪,並無蹤跡,每每掛心未知行藏若何。」秦王道:「卿父皆是才高德邁、功行兩全之士,何愁學道不成!明日面聖,奏過父皇,建詞封贈,以顯其功。」杜世廉等叩首謝恩。
次日,秦王親率四人和李靖等,早朝見駕。舞蹈已畢,秦王至高祖駕前,備細將杜世廉、張一奇、薛仁禹阝歸服之事,和林太空得道坐化,杜伏威等善觀天象,命子歸唐,仙遊情節,一一陳奏。高祖龍顏大憂,賜禦宴,授杜世廉為濟源侯龍虎將軍,薛仁禹阝為遂平侯金吾將軍,張一奇為湯陰侯驃騎將軍,子孫世襲官爵,各賜錦袍玉帶,采段金花。欽差工部官蓋造三處府門私第。
查訥職授昭勇將軍,尉遲仲賢職授安遠將軍。以下將勇,各各陞官賞賚。西蜀各郡州縣官員,俱照原職鎮守本郡。杜世廉等上表謝恩。
唐高祖又敕賜西蜀南平府縉雲山下創造殿宇,裝塑林澹然、杜伏威、薛舉、張善相神像。林澹然敕贈為通玄護法仁明靈聖大禪師,杜伏威贈為正一靜教誠德普化真人,薛舉贈為正一五顯仁德普利真人,張善相贈為正一咸寧淳德普濟真人。數月之間,殿宇已成,敕賜匾額,唐高祖親筆禦書三字,名為「禪真宮」。自此遠近燒香士女,絡繹不絶,最是靈感。
百姓祈禳作福者甚多,家家供奉,戶戶瞻依。至今改為重慶府,縉雲山下殿宇舊跡基址猶存。有詩為證:
南平西北縉雲山,三子成真逝不還。
萬古千秋遺蹟在,至今遊客指頽垣。
後來查訥致仕,善終於家,其子查衡襲職。尉遲仲賢因隨駕征討突厥,亡於陣中,贈武平侯,子孫世襲其爵。杜世廉、薛仁禹阝,皆享富貴三十餘年,壽至九旬而薨。只有張一奇于貞觀十一年,奉旨征剿高麗,舟至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