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爾雅·釋詁】安也。【又】樂也。【玉篇】怠也,佚也。【正韻】悅也。【易·豫卦疏】謂之豫者,取逸豫之義,以和順而動,動不違衆,衆皆悅豫也。【書·太甲】無時豫怠。【詩·小雅】逸豫無期。
◆又【增韻】遊也。【孟子】一遊一豫,為諸侯度。【張衡·東京賦】度秋豫以收成。【注】秋行曰豫。
◆又【爾雅·釋言】敘也。【疏】事豫備者亦有敘也。【玉篇】早也,逆備也。【易·既濟】君子思患而豫防之。【禮·學記】禁於未發之謂豫。【中庸】凡事豫則立。【注】素定也。【玉篇】或作預。
◆又【爾雅·釋詁】厭也。
◆又參與也。【正韻】與與通。【後漢·東夷傳】楚靈會申,亦來豫盟。【宋書·王弘傳】以私賤無名之人,豫公家有實之任。
◆又猶、豫,二獸名,性多疑。凡人臨事遲疑不決者,藉以為喻。【史記·呂后紀】計猶豫未有所決。【禮·曲禮】作猶與。【注】與,本亦作豫。【疏】猶,玃屬。與,象屬。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
◆又州名。【書·禹貢】荊河惟豫州。【疏】西南至荊山,北距河水。【釋名】豫州在九州中,京師、東都所在,常安豫也。【晉書·地理志】豫,舒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也。舒音豫。【廣韻】秦為三川郡。漢為河南郡。後魏置同州,又攺為豫州。
◆又姓。【潛夫論】豫氏,本姬姓。晉智伯臣豫讓。
◆又【集韻】詞夜切,音謝。與榭通。【儀禮·鄉射禮】豫則鉤楹內,堂則由楹外。【注】豫,讀如成周宣榭之榭,今言豫者,謂州學也。一雲與堂序之序同。
◆又【集韻】商居切,音書。與舒同。伸也。
█豬 【酉集中】【豕字部】 豬 【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著平聲。【說文】豕而三毛叢居者。【爾雅·釋獸】豕子豬。【注】今亦曰彘,江東呼豨,皆通名。【揚子·方言】吳揚之間謂之豬子。【埤雅】豬性□而率。【揚子·太□經】出野見虛,有虎牧豬。
◆又山豬,即豪豬也。詳前豪字注。
◆又嶺南有嬾婦豬。【桂海虞衡志】嬾婦似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又貓豬。【楊慎·丹鉛錄】毛犀即彖也。善知吉凶,古人呼為貓豬,交廣人謂之豬神。
◆又石豬。【蜀志】蜻蛉縣有石豬,子母數千頭,傳言夷昔牧豬于此,一朝豬化為石。
◆又官名。【魏志·東夷傳】夫余國以六畜名官,一曰豬加。
◆又草名。【博雅】伏豬,木禾也。
◆又藥名。【本草綱目】陶弘景曰:豬苓,其塊黑似豬屎,故名。互詳前豕豨二字注。
◆又山水名。【山海經】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又湫名。【北夢瑣言】邛州有湫,有牝豕出入,號豬龍湫。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豬拔州,隸隴右道。
◆又【廣韻】豬口,地名。亦作□。【晉書·甘卓傳】軍次豬口。
◆又【閔公承傳】作□口。
◆又【韻會】通作瀦,水所停也。【書·禹貢】大野既豬。【孔傳】大野,澤名。水所停曰豬。【蔡傳】水蓄而複流者,謂之豬。【左傳·襄二十五年】規偃豬。【注】下濕之地。
◆又孟豬,澤名。通作諸。【書·禹貢】被孟豬。【蔡傳】地誌,在梁國睢陽東北,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及【爾雅·釋地】作孟諸。
◆又【字彙補】照迦切,音遮。【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干寶讀。 【廣韻】俗作豬。
█豭 【酉集中】【豕字部】 豭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家。【說文】牡豕也。【揚子·方言】豬,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易·姤卦注】羣豕之中,豭強而牝弱。【左傳·隱十一年】卒出豭。【疏】謂豕之牡者。【史記·秦始皇紀】夫為寄豭。【注】夫淫他室,若寄豭之豬也。
◆又【韻會】或作猳。【史記·衛康叔世家】太子與五人介輿猳從之。
◆又葉洪孤切,音胡。【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考證:〔【史記·衛康叔世家】太子與五人介與猳從。〕 謹照原文與猳改輿猳。從下增之字。〔【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既定爾婁豬,盍歸我艾豭。〕 謹照原文歸我改歸吾。
█豯 【酉集中】【豕字部】 豯 【唐韻】胡雞切【集韻】弦雞切,□音奚。【說文】生三月豚,腹豯豯貌也。【揚子·方言】南楚謂豨之子,或曰豯。
█豰 【酉集中】【豕字部】 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木切,烘入聲。獸名。【爾雅·釋獸】貔,白狐,其子縠。【注】一名執夷,虎豹之屬。【孫愐曰】豰似豹而小,腰以上黃,以下黑,形類犬,食彌猴,俗名黃腰。【蜀志】黃腰獸,鼬身貍首,長則食母。形雖小,能食虎及牛、鹿。【酉陽親俎】黃腰,一名唐已。【司馬相如·上林賦】獑胡豰蛫。【張衡·南都賦】豰玃猱□戲其巓。【玉篇】或作□。
◆又【集韻】黑角切,音謞。義同。
◆又【唐韻】步角切【廣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音雹。【說文】小豚也。【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酷切,音熇。義同。
◆又【集韻】胡谷切,音斛。□豭也。
◆又【集韻】黑各切,音壑。豕聲。
◆又【廣韻】丁木切【集韻】都木切,□音剢。豰□,動物。
◆又【集韻】居□切,音覯。啖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