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下 - 328 / 533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下

第328頁 / 共533頁。

 大小:

 第328頁

朗讀:

█主 【子集上】【丶字部】 主 〔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為賔焉,主為主焉。

◆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注】鄭在秦之東也。

◆又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又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慄木為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慄。

◆又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注】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又【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又【晉語】陽子剛而主能。【注】上也。

◆又姓。隋主冑,明主問禮。

◆又主父,複姓。

◆又【正韻】陟慮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注】主,同注。考證:〔【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鮒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謹照原文成鮒改成鱄。

█丼 【子集上】【丶字部】 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井。【說文】八家一井,象構□形,丶□之象也。【徐曰】□,井垣也。周禮謂之井樹。古者以瓶□汲。本作丼,省作井。

◆又姓。

◆又【集韻】都感切,音黕。投物井中聲。

█麗 【子集上】【丶字部】 麗 【集韻】麗古作麗。注詳鹿部八畫。(麗)〔古文〕□□麗□【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隷。【說文】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師古注】行步進止貌。

◆又【玉篇】偶也。【易·兌卦】麗澤兌。【注】麗,猶連也。【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注】兩馬也。【又】束帛麗皮。【注】兩皮也。【史世紀】太昊始制嫁娶麗皮為禮。【釋義】麗,偶數也。

◆又【玉篇】好也。【廣韻】美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又【前漢·東方朔傳】以道德為麗。

◆又【玉篇】數也。【詩·大雅】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又【廣韻】著也。【左傳·宣十二年】射糜麗龜。【注】麗,著也。

◆又【正韻】附也。【易·離卦】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又【禮·王制】郵罰麗於事。【注】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又繫也。【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既入廟門,麗于□。【注】麗,猶繫也。

◆又【玉篇】華綺也。【正韻】華也。【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韓詩外傳】原憲謂子貢曰:仁義之匿,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也。

◆又【玉篇】施也。【書·多方】不克開於民之麗。【傳】不能開於民所施政敎。麗,施也。言昏昧。

◆又【正韻】光明也。

◆又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濟涇,及侯麗而還。【注】侯麗,秦地。

◆又【前漢·地理志】樂浪郡華麗縣。

◆又與欐同。屋棟也。【列子·力命篇】居則連麗。

◆又麗譙,高樓也。【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間。【前漢·陳勝傳注】樓,亦名譙,故謂美麗之樓為麗譙。

◆又梁麗,車名。【莊子·秋水篇】梁麗可以衝城,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又魚麗,陣名。【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


  
◆又【正韻】小舟也。

◆又姓,見【姓苑】。

◆又複姓。【左傳·成十七年】晉厲公游于匠麗氏。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釋名】麗,離也。言一目視天,一目視地,目明分離,所視不同也。

◆又高麗,國名。【魏志】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前漢書】作高句驪。

◆又山名。【史記·黥布傳】布故麗山之徒也。或作驪。

◆又與鸝同。【張衡·東京賦】麗黃嚶嚶。【注】□麗古字通。

◆又【集韻】憐題切,音黎。義同。

◆又【集韻】裡弟切,音禮。蕭該說,彭蠡,澤名。古作彭麗。

◆又力智切,音詈。美也。

◆又【類篇】山宜切,音釃。□也。

◆又【集韻】郞狄切,音正。縣名。 從麗,俗從兩日,非。【六書正偽】麗,古麗字。相附之形,借為伉麗。俗別作儷。(麗)考證:〔【楚辭·招魂】被文纖麗而不奇些。〕 謹照原文纖字上增服字。〔【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陣。〕 謹照原文陣改陳。

█□ 【子集上】【丶字部】 □ 【玉篇】古文丹字。注詳三畫。



馬字部

█馬 【亥集上】【馬字部】 馬 〔古文〕□□□【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為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為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為馬。【春秋·考異記】地生月精為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