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下 - 174 / 533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下

第174頁 / 共533頁。

 大小:

 第174頁

朗讀:

◆又【集韻】子賤切,音箭。義同。

█餧 【戌集下】【食字部】 餧 【廣韻】【集韻】【韻會】□於偽切,音委。【玉篇】餧,飼也。【廣韻】餧,飯也。【說文】食牛也。【禮·月令】季春,餧獸之藥,毋出九門。【注】餧者,啗之也。藥,毒物也。【楚辭·九辯】驥不驟進而求服兮,鳳亦不貪餧而妄食。【注】謂不貪人飤己妄食也。


  

◆又【唐韻】奴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弩罪切,□音鮾。【玉篇】飢也。一曰魚敗曰餧。【楚語】民之羸餧,日日已甚。【前漢·魏相傳】振乏餧。◎按餧餒古通,今相承,以餧為餧飼之餧,以餒為飢餒之餒,遂分為二。

█餺 【戌集下】【食字部】 餺 【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玉篇】餺飥,餠屬。 【廣韻】作□。亦作□。

█饜 【戌集下】【食字部】 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豔切,音厭。【玉篇】飽也,足也。【左傳·襄十六年】以險徼幸者,其求無饜。【孟子】饜酒肉而後反。

◆又通作厭。【書·洛誥】萬年厭于乃德。【注】厭,飫也。【釋文】厭於豔反,徐於廉反。

◆又【廣韻】一鹽切【集韻】於鹽切【正韻】衣炎切,□音懕。義同。 【吳棫·韻補】《左傳》序,饜而飫之。《孟子》饜酒肉。或作□。《書·洛誥》註:飽也。亦作懕。通作厭。《周禮·大司徒》註:厭服于十二敎。疏云:謂厭飫服行。

◆又《賈山傳》好善無饜。無音,《孟子》不奪不饜。《左傳》貪惏無饜。有平去二音。舊韻□饜厭三字訓解不同,許於經傳有明音,即依本音,如無明音,即平仄聲通使。毛氏曰:三字訓解不同,謂厭斁、厭禳、厭服、厭厭之類,當隨出處。若訓飽足者,平去聲三字□同,其間字音獨異,如《孟子》不奪不饜有二音,至饜酒肉、饜足乃獨去音,皆合通押。按本韻三字各出,如厭之為斁,饜之為飫,猶曰不同,如□字直是省文,各出誤矣。互詳厭字注。

█余 【戌集下】【食字部】 余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說文】饒也。【玉篇】殘也。【廣韻】賸也。【周禮·天官·塚宰】以九賦斂財賄。九曰幣余之賦。【鄭注】百工之餘。【左傳·文元年】歸余于終。

◆又【孟子】余夫二十五畝。【注】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八口為率。如有弟,是余夫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注】余謂羡也。鄭康成謂:餘子卿大夫之子,當守於王宮者也。【左傳·宣二年】又宦其餘子。【注】餘子,嫡子之母弟。

◆又國名。【春秋·莊二年】夏公子慶父帥師伐於余丘。【注】於余丘,國名。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二年】莒敗齊師于壽余。

◆又舟名。【左傳·昭十七年】楚大敗吳師,獲其乗舟余皇。

◆又草名。【山海經】招搖山有草,如韭,青花,名祝余,食之不飢。

◆又姓。晉有餘頠,余文仲。

◆又梁余、夫余,俱複姓,見【姓譜】。

◆又【集韻】余遮切,音耶。【莊子·讓王篇】其緒余以為國家。【司馬彪注】緒余,殘也。緒音奢,餘音耶。

◆又葉夷周切,音由。【韓愈·駑驥詩】嘶鳴當大路,志氣若有餘。騏驥生絶域,自矜無匹儔。

◆又葉羊遇切,音裕。【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疋,織素五丈餘。 【正字通】按《周禮·地官·委人》凡其餘聚以待頒賜,本作公,因聲近偽作余,故註云余當為余,謂縣都畜聚之物。據本注,余不當作余。《正韻》四魚餘字注,引《周禮》余亦作余。合余余為一,非。考證:〔【周禮·天官·塚宰】九賦斂財賄。九曰幣余之賦。【注】幣余,百工之餘。〕 謹照原文九賦上增以字。註上增鄭字。注下省幣余二字。〔【莊子·讓王篇】緒余以治天下國家。【徐邈注】緒余,殘也。〕 謹照原文改其緒余以為國家。徐邈注改司馬彪注。〔【古詩】新人工織縑,舊人工織素。織縑日一疋,織素五丈餘。〕 謹照原詩舊人改故人。

█餢 【戌集下】【食字部】 餢 【集韻】薄口切,裒上聲。餢□,餠也。【正字通】餢□,起麫也,發酵,使麫輕高浮起,炊之為餠。賈公彥以□食為起膠餠,膠即酵也。涪翁說,起膠餠,今之炊餠也。【齊民要術】有餢□。【篇海】同□。


  
█饗 【戌集下】【食字部】 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玉篇】設盛禮以飯賔也。【說文】鄉人飲酒也。【詩·小雅】一朝饗之。【箋】大飲賔曰饗。【周禮·秋官·掌客】三饗,三食,三燕。

◆又【禮·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矣。【注】此大饗饗諸侯也。

◆又【儀禮·士昏禮】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注】以酒食勞人曰饗。

◆又【公羊傳·莊四年】夫人姜氏饗齊侯于祝丘。【注】牛酒曰犒,加羹飯曰饗。

◆又祭名。【禮·禮器】大饗其王事歟。【注】祫祭也。

◆又【書·顧命】王三祭,上宗曰饗。【注】宗伯曰饗者,傳神命以饗告也。【詩·周頌】伊嘏文王,既右饗之。【箋】文王既右而饗之,言受而福之。

◆又通作享。【左傳·成十二年】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注】享,同饗。宴,同燕。

◆又與響通。【前漢·禮樂志】五音六律,依韋饗昭。

◆又【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香。【集韻】祭而神歆之也。【前漢·郊祀歌】闢流離,抑不祥。賔百寮,山河饗。【注】師古曰:合韻音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