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史 中 - 147 / 196
歷史類 / 張廷玉等 / 本書目錄
  

明史 中

第147頁 / 共196頁。

 大小:

 第147頁

朗讀:

郎中徐元祉受命振災,上言:「河本以泄水,今反下壅;澱本以瀦水,今反上溢。故畿輔常苦水,順天利害相半,真定利多於害,保定害多於利,河間全受其害。弘、正間,嘗築長堤,排決口,旋即潰敗。今惟疏濬可施,其策凡六。一浚本河,俾河身寬邃。九河自山西來者,南合滹沱而不侵真定諸郡,北合白溝而不侵保定諸郡。此第一義也。一浚支河。令九河之流,經大清河,從紫城口入;經文都村,從涅槃口入;經白洋澱,從蘭家口入;經章哥AH,從楊村河入。直遂以納細流,水力分矣。一浚決河。九河安流時,本支二河可受,遇漲則岸口四沖。宜每衝量存一口,復浚令合成一渠,以殺湍急,備淫溢。一浚澱河。令澱澱相通,達於本支二河,使下有所泄。一浚淤河。九河東逝,悉由故道,高者下,下者通。佔據曲防者抵罪。一浚下河。九河一出青縣,一出丁字沽,二流相匝於苑家口。故施工必自苑家口始,漸有成效,然後次第舉行,庶減諸郡水害。」帝嘉納之。

明年,香河郭家莊自開新河一道,長百七十丈,闊五十丈,近舊河十里餘。詔河官亟繕治。


  

十三年,巡撫都御史周金言:「蘭家圈決口,塞之則東溢,病河間;不塞則東流漸淤,病保定。宜存決口而浚廣新河,使水東北平流,無壅涸患。」從之。

二十四年,浚南京後湖。初,胡體乾按吳,以松江泛溢,進六策:“曰開川,曰浚湖,曰殺上流之勢,曰決下流之壑,曰排潮漲之沙,曰立治田之規。是年,呂光洵按吳,復奏蘇、松水利五事:

一曰廣疏濬以備瀦泄。三吳澤國,西南受太湖諸澤,水勢尤卑。東北際海,岡隴之地,視西南特高。高苦旱,卑苦澇。昔人於下流疏為塘浦,導諸湖水北入江,東入海,又引江潮流衍於岡隴外。瀦泄有法,水旱無患。比來縱浦橫塘,多堙不治,惟黃浦、劉河二江頗通。然太湖之水源多勢盛,二江不足以泄之。岡隴支河又多壅絶,無以資灌溉。於是高下俱病,歲常告災。宜先度要害,於氵殿山等茭蘆地,導太湖水散入陽城、昆承、三泖等湖。又開吳淞江及大石、趙屯等浦,泄澱山之水以達於海。浚白茆、鯰魚諸口,泄昆承之水以注於江。開七浦、鹽鐵等塘,泄陽城之水以達於江。又導田間之水,悉入小浦,以納大浦,使流者皆有所歸,瀦者皆有所泄。則下流之地治,而澇無所憂矣。乃浚艾祁、通波以溉青浦,浚顧浦、吳塘以溉嘉定,浚大瓦等浦以溉崑山之東,浚許浦等塘以溉常熟之北,浚臧村等港以溉金壇,浚澡港等河以溉武進。凡隴岡支河堙塞不治者,皆浚之深廣,使復其舊。則上流之地亦治,而旱無所憂矣。此三吳水利之經也。

一曰修圩岸以固橫流。蘇、松、常、鎮東南下流,而蘇、松又常、鎮下流,易瀦難泄。雖導河浚浦引注江海,而秋霖泛漲,風濤相薄,則河浦之水逆行田間,沖嚙為患。宋轉運使王純臣嘗令蘇、湖作田塍禦水,民甚便之。司農丞郟亦云:「治河以治田為本。」故老皆云,前二三十年,民間足食,因餘力治圩岸,田益完美。近皆空乏,無暇修繕,故田圩漸壞,歲多水災。合敕所在官司專治圩岸。岸高則田自固,雖有霖澇,不能為害。且足制諸湖之水咸歸河浦中,則不待決泄,自然湍流。而岡隴之地,亦因江水稍高,又得畝引以資灌溉,不特利於低田而已。

一曰復板閘以防污氵殿。河浦之水皆自平原流入江海,水慢潮急,以故沙隨浪湧,其勢易淤。昔人權其便宜,去江海十里許夾流為閘,隨潮啟閉,以禦淤沙。歲旱則長閉以蓄其流,歲澇則長啟以宣其溢,所謂置閘有三利,蓋謂此也。近多堙塞,惟常熟福山閘尚存。故老以為河浦入海之地,誠皆置閘,自可歷久不壅。

一曰量緩急以處工費。

一曰重委任以責成功。

詔悉如議。光洵因請專委巡撫歐陽必進。從之。二十六年,給事中陳斐請仿江南水田法,開江北溝洫,以祛水患,益歲收。報可。

三十八年,總督尚書楊博請開宣、大荒田水利。從之。巡撫都御史翁大立言:「東吳水利,自震澤浚源以注江,三江導流以入海,而蘇州三十六浦,松江八匯,毘陵十四瀆,共以節宣旱澇。近因倭寇衝突,汊港之交,率多釘柵築堤以為捍禦,因致水流停瀦,淤滓日積。渠道之間,仰高成阜。且具區湖泖,並水而居者雜蒔茭蘆,積泥成蕩,民間又多自起圩岸。上流日微,水勢日殺。黃浦、婁江之水又為舟師所居,下流亦淤。海潮無力,水利難興,民田漸磽。宜於吳淞、白茆、七浦等處造成石閘,啟閉以時。挑鎮江、常州漕河深廣,使輸輓無阻,公私之利也。」詔可。

四十二年,給事中張憲臣言:「蘇、松、常、嘉、湖五郡水患疊見。請浚支河,通潮水;築圩岸,禦湍流。其白茆港、劉家河、七浦、楊林及凡河渠河蕩壅淤沮洳者,悉宜疏導。」帝以江南久苦倭患,民不宜重勞,令酌浚支河而已。四十五年,參政凌雲翼請專設御史督蘇、松水利。詔巡鹽御史兼之。

隆慶三年,開湖廣竹筒河以泄漢江。巡撫都御史海瑞疏吳淞江下流上海淤地萬四千丈有奇。江面舊三十丈,增開十五丈,自黃渡至宋家橋長八十里。明年春,瑞言:「三吳入海之道,南止吳淞,北止白茆,中止劉河。劉河通達無滯,吳淞方在挑疏。土人請開白茆,計浚五千餘丈,役夫百六十四萬餘。」又言:「吳淞役垂竣,惟東西二壩未開。父老皆言崑山夏駕口、吳江長橋、長洲寶帶橋、吳縣胥口及凡可通流下吳淞者,逐一挑畢,方可開壩。」並從之。是年築海鹽海塘。越四年,從巡撫侍郎徐栻議,復開海鹽秦駐山,南至澉浦舊河。


  
萬曆二年,築荊州采穴,承天泗港、謝家灣諸決堤口。復築荊、岳等府及松滋諸縣老垸堤。

四年,巡撫都御史宋儀望言:「三吳水勢,東南自嘉、秀沿海而北,皆趨松江,循黃浦入海;西北自常、鎮沿江而東,皆趨江陰、常熟。其中太湖瀦蓄,匯為巨浸,流注龐山、瀆墅、澱山、三泖,陽城諸湖。乃開浦引湖,北經常熟七浦、白茆諸港入於江,東北經崑山、太倉穿劉家河,東南通吳淞江、黃浦,各入於海。諸水聯絡,四面環護,中如仰盂。杭、嘉湖、常、鎮勢繞四隅,蘇州居中,松江為諸水所受,最居下。乞專設水利僉事以裨國計。」部議遣御史董之。

六年,巡撫都御史胡執禮請先浚吳淞江長橋、黃浦。先是,巡按御史林應訓言:

“蘇、松水利在開吳淞江中段,以通入海之勢。太湖入海,其道有三:東北由劉河,即古婁江故道;東南由大黃浦,即古東江遺意;其中為吳淞江,經崑山、嘉定、青浦、上海,乃太湖正脈。今劉河、黃浦皆通,而中江獨塞者,蓋江流與海潮遇,海潮渾濁,賴江水迅滌之。劉河獨受巴、陽諸湖,又有新洋江、夏駕浦從旁以注;大黃浦總會杭、嘉之水,又有澱山、泖蕩從上而灌。是以流皆清駛,足以敵潮,不能淤也。

惟吳淞江源出長橋、石塘下,經龐山、九里二湖而入。今長橋、石塘已堙,龐山、九里復為灘漲,其來已微。又有新洋江、夏駕浦掣其水以入劉河,勢乃益弱,不能勝海潮洶湧之勢而滌濁渾之流,日積月累,淤塞僅留一綫。水失故道,時致淫濫。支河小港,亦復壅滯。舊熟之田,半成荒畝。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