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周朝秘史 - 139 / 192
古典小說類 / 余邵魚 / 本書目錄
  

周朝秘史

第139頁 / 共192頁。

 大小:

 第139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實聽奇謨,錫之金鼓。以號以誅,黃旗大舉。

右廣皆誅,戳墓非赭。瞻昭乃鳥,後王嗣立。


  

執書不泣,顛越言潤。宰-讒輯,步步蹤飛。

姑蘇待執,吾則切諫。抉眼不入,投于河上。

自統波濤,晝夜雨至。懷沙類蚤,洗滌南北。

箕蕩東西,夷蠻卉服。罔敢不來,雖非命祀。

不讓-齊,帝帝王王。代代明明,表我忠哉。

吳王既殺伍員,遂以胥門巢為元帥,姑蘇、王孫雄為左右翼,以專毅為先鋒,又遣王孫駱會魯兵,共伐齊國。大兵至艾陵下寨。次日,魯大夫仲孫何忌、季孫肥率師來會吳王。吳王召入中軍相見,禮畢,忽有哨馬馳入帳下。

吳王與魯大夫季康子正議事,忽有哨馬來報:「齊將田常引兵十五萬殺至!”吳王謂季康子曰:「今吳伐齊因為救魯而來,次日大夫可引兵先敵一陣,以觀齊兵強弱,然後我兵方可接應。」季康子領命而出。次日,即調先鋒顏羽引兵出戰,齊將國書曰:“魯與齊乃山東表裡,今不相和,反降吳而伐齊?」

顏羽答曰:「汝齊侵陵魯國,啟我投吳,今舉二國之兵至,汝不下馬就戮,尚復何言?」國書拍馬直取顏羽,掄刀便砍,國書搶入懷心,斬卻顏羽。冉求、樊遲殺出,國書前遮後架,鬥至二十餘合,齊將閭丘明殺出相救,四馬交戰,冉求力不能敵,往本陣逃回。樊遲獨困于陣,左股被射一箭,翻落于馬下,孟之反挺槍殺入重圍,救出樊遲,齊兵一齊追至,冉求怞兵殺回。

孟之反曰:「齊兵甚鋭,子不能敵,汝可保出樊遲,我自擋住一陣。」冉求力保樊遲歸寨,孟之反勒住馬頭,架起弓弦,望閭丘明左目射一箭,丘明落馬,孟之反挺槍刺死,殺入齊陣,縱橫撞突,如入無人之境,齊兵披靡敗走,堅閉不出。孟之反奪其器械,緩緩而歸,魯兵踴躍,喝采曰:「好個將軍孟之反也!」孟之反聞眾軍聲揚己勇,故掩功績,乃怞矢以鞭其馬曰:「非吾之勇敢,在戰之後,乃馬不奮進也!」後人有詩曰:堪羡孟之反,英雄不伐功,戰敗能為勝,猶謙馬緩蹤。

魯兵初敗,季康子入見吳王曰:「齊兵甚鋭,不能對敵,昨日一陣,若非孟之反,魯兵幾無片甲矣!」吳王問計于群臣,伯-曰:「臣聞田常部下只有國書驍勇,可將吳魯之兵屯于艾陵,左右以作犄角之勢,大王親自出馬,國書若見,必然殺至,大王誘入寨前,使兩寨將士夾攻,國書必然被擒,國書一擒,田常不足破矣!」吳王然之。遂令二國之兵屯于艾陵左右。次日,親自披掛出馬,大叫曰:「吳兵救魯,田常何不出寨納降?」國書視之,謂諸將曰:「此夫差也!今不生擒,尚待何日?」橫刀望吳王便砍,吳王望本陣而走,國書追之將近,吳寨突出專毅,魯營突出孟之反,將國書夾攻三十餘合,國書不能遮架,被孟之反打落戈矛,專毅搶入懷中活捉而歸。田常急令諸將來救,吳、魯大兵皆出,斬齊兵如刈草芥,田常十萬兵喪于艾陵,引數千殘卒歸寨,收拾班師。

吳王令諸將追之,伯-引胥門巢追及,田常下馬拜于道旁乞命。伯-曰:「汝立貢稅文字,我奏吳王,赦爾草命!”常曰:「貢稅之議在齊侯,常何敢專,乞饒歸國,奏齊侯奉貢稅之議入謝!」伯-大怒。胥門巢引田常歸見吳王。吳王受之,放田常,即令班師。

伯-曰:「吳之興霸在此一舉,王勿班師。」王曰:「何謂也?」-曰:「中國盟主惟在晉、楚,今楚已服,晉君臣亦自作亂,王若乘此得勝之兵,屯于國中界上,傳檄以會諸侯,晉侯若至,請斬國書之首,號令列國,倘晉不肯受盟,則鼓兵殺入絳州,虜其君臣,天下誰敢不從!」王曰:「太宰之見固當,然此兵合于何處?」-曰:“臣觀黃池東連鄭、衛,西接晉、陳,乃列國之界,王可移兵,屯于此處,傳檄以邀諸侯。」

王即令斬卻國書,相合魯兵,進屯于黃池,遣人遍告列國,約期赴會。卻說使者來至晉國,當時晉侯遂弱,趙鞅簡子獨專國政,衛公子蒯聵被逐在外,欲殺其母南子,靈公欲殺之,蒯聵奔投于趙鞅府中,及聞靈公死,國人立輒,蒯聵告鞅曰:「聵雖得罪君父,而衛之大位當傳于聵,今國人立輒,而輒專位,此事奈何?趙鞅曰:」公子勿憂,自當發兵送公子返國。「聵頓首謝曰:」大夫誠能送聵返國,以正大位,則公名震于天下,而聵亦不敢少置也。“次日趙鞅率壯兵五千,甲士八百,送聵歸衛。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六回

 孔子獲麟作春秋 晉三卿政亂同列

第八十六回

孔子獲麟作春秋晉三卿政亂同列

晉兵送蒯聵至城下,衛公大驚,謂群臣曰:「晉兵送吾父返國,吾必遜而出迎,敢拒而不納乎?”大夫高柴曰:「父子之道,人輪所重,明公須出城遠迎,奉位與父,焉可拒而不納?」出公曰:「子羔之言是也!」遂令整駕出接。忽階下一人,諫曰:「不可!」眾視之,乃大夫孔圉之子孔悝也!出公問曰:「孔悝之見何為不可?」悝曰:「蒯聵得罪于父,故先君棄此大位,不傳與子而傳于孫,今明公欲以大位迎聵,是廢先君之命而得罪社稷也!且晉人機變貪暴,若引趙鞅入國,必然社稷傾危。」出公曰:“卿言雖亦近理,然吾父已在城外矣!」

悝曰:「但公四門堅閉,日久彼必自退。」出公曰:「爭奈國人笑孤不孝!」悝曰:「但稱先君之命,何為不孝?」出公遂依悝諫,令四門堅守,不許輕放。

孔悝之母,蒯聵之妹也!靈公之女嫁與孔文子,生孔悝。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