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不到幾日,宰相王旦又率了文武百官,諸軍將校,官吏蕃夷,僧道耆老,二萬三千二百餘人,上表請真宗封禪。真宗不便遽然答應,暫時留中,直待上表五次,方召權三司使丁謂問道:「經費可否敷裕?」丁謂答道:「臣早已籌備,可以綽綽有餘。」真宗乃決計封禪,命翰林太常詳定儀注,以王旦為大禮使,王欽若等為經度制置使;馮拯、陳堯叟分掌禮儀;丁謂計度糧草,不勝忙碌,足足籌備了好幾個月;遂令王欽若作為前站,先去佈置。欽若沿途注意祥瑞,行到乾封縣,已經得了好幾種了,如泰山醴泉現錫山蒼龍出,一一上表奏聞。
又有一個董本匠,山東人,名叫董祚,家住泰山腳下,這天出去做工,走至醴泉亭北,猛抬頭見樹林裡面,拖出一幅黃帛,上面寫着許多字,他便走到汴京,報告皇城使王居正。王居正便修書與王欽若,囑他就近查看。欽若接了此信,如獲異寶,星夜趕去調查,見黃帛上寫着禦名,知道又是天書,親自上去捧了下來,交于中使,馳驛獻上。真宗禦崇政殿,向群臣說道:「五月某日,夜半子時,又夢見前次的神人,向朕言道:『來月上旬,當在泰山,頒降天書。』
朕即密諭王欽若,隨時留意凡有祥瑞,無論大小,立刻上聞。如今果有天書下降,與夢相符,足見上天保佑。惟朕德涼薄,無以仰答天庥!」王旦又率領群臣稱賀,將天書供奉在含芳園正殿,一切迎授宣讀的禮節,都照前次一般,那書上的篆文,乃是:
汝崇孝奉,育民廣福。錫爾嘉瑞,黎庶咸和。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國祚延永,壽歷遐歲。
共八句三十二個字。
陳堯叟謹敬讀畢,捧書升殿。百官遂上表真宗尊號,為崇文廣武儀天尊道寶應章感聖明仁孝皇帝。接連着便有許多祥瑞出現,如王欽若獻芝草八千根,趙安仁獻五色金玉丹、紫芝草,八千七百多根,其餘各州縣獻的芝草嘉禾、瑞木、靈禽、三脊茅蒪,不可勝計;又因供奉天書,特詔建造王清昭應宮一座,規模宏麗,極土木之盛。知制詔王曾、都虞侯張■,上書諫阻。
真宗問丁謂道:「工程應該停止麼?」丁謂答道:「陛下富有天下,建一座宮,算得什麼呢?再有諫的,陛下只要說是為處祈皇嗣起見,他們自然不敢多言了。」真宗用了丁謂這個法子,果然沒有人再敢開口了。不到幾時,前次派出去的封禪典禮各使,都次第復奏,一切儀注,及應用物件,俱已備齊,請真宗擇吉啟鑾。真宗乃擇定十月初二日,啟蹕登程。
不料契丹忽地遣使臣前來,請在歲幣之外,多借些錢幣。真宗便和王旦商議對付之策。王旦奏道:「契丹知道陛下東封,特來試探我們,我們須要放得輕鬆,不可被他小看了。」便諭在歲幣之外,另發銀三萬兩,絹三萬匹,還問他可夠麼?契丹得了銀絹,果然好生愧悔!到了來年,真宗又命使臣對契丹說道:「前次所借,數目甚是微細,不足措意。
所在歲幣,仍舊照發,不必扣除。」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單說真宗到了十月初二日,由汴京起程,用玉輅載了天書,在前行走,所有鹵簿儀仗,都是新制的,光彩鮮明,耀目生輝,途中歷十七日,方至泰山。王欽若率領典禮各使,迎謁道旁,又獻上芝草三萬八千餘本。真宗慰勞有加,在行宮歇下,齋戒了三日,然後上山,道經險阻,降輦步行。享祀昊天上帝,左陳天書,配以太祖太宗。
命群臣享祀五方帝及諸神于山下封祀壇,禮成,出金玉匱,由大禮使王旦親手將封禪書,放入裡面,謹敬封識,藏於石■
■讀作「感」,即石篋。,將作監親督工匠,將石■封好,真宗又親自登園台,巡視一周,方還禦幄,受群臣朝賀。次日又禪祭地祇于社首山,一切儀節,均與封祀相同。王欽若等連上頌詞,說是彩霞起岳,黃雲復輩,瑞靄繞壇,紫氣護幄到了封祀的時候,又見日暈重輪,月現黃色,真個是天花亂墜,凡自亙古至今所有的祥瑞,一齊出在今日,真宗見了,好不歡喜!又禦壽昌殿,受百官朝賀,上下傳呼萬歲,振動山谷,下詔大赦天下,令開封府及所過州郡,考選舉人,賜天下酺三日。
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大宴穆清殿,又宴泰山父老于殿門。真個是皇恩浩蕩,帝德汪洋!過了數日,又幸曲阜,謁孔子廟,酌獻再拜,令近臣分奠七十二子,加謚孔子為玄聖文宣王。真宗謁聖之後,又率領群臣,遊覽孔林。到了興盡思歸,方纔迴鑾,仍用玉輅載了天書,按驛還京。
王欽若護駕西歸,又聯合了一班逢迎小人,朝奏符瑞,暮頌功德,把個真宗弄得昏天黑地,墜入迷途,自以為三皇五帝,也不過如此。丁謂又上《封禪祥圖》,揭示朝堂。因此東封才過,又議西封。恰值徐兗大水,江淮亢旱,無為烈風,金陵大火,各郡縣災祲迭見,依次入報,真宗只得把西封暫時停止;到了次年,中外略略安靖,又由群臣奏請西祀汾陰,一切典禮,仍照東封一般,命廷臣預備。
陝州又奏稱黃河清,集賢院校理晏殊,獻《河清頌》。真宗親制奉天庇民述,宣示相臣。轉眼間冬盡春來,命群臣戒備祭儀,毋得懈怠!適值京師大旱,穀米騰貴,龍圖閣待制孫奭,毅然上疏,諫阻西封,章至再上。真宗非不知孫奭很有忠心,言言當理,但已經入了迷途,哪裡還能輓回,便將孫奭的奏疏,留中不發,置之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