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吳三桂 - 342 / 413
古典小說類 / 三月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吳三桂

第342頁 / 共413頁。

吳三桂俯首聽完檄文,移步過來,朝裊裊香煙後供着的「明烈皇”崇禎牌位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手捧一碗清酒,肅穆地朝天一拜,輕灑地下。這才轉身又來到點將台上,大聲說道:“失道寡助,得道多助!謹告三軍將士:福建曹中吉、廣東尚之信、廣西孫延齡、陝西王輔臣,各路勤王義師已舉旗起兵,同討醜虜,不日之內將會師長江!」

大校場內一片歡聲雷動,眾將主刀槍並舉,振臂高呼:「大周萬歲!大元帥萬歲!」


  

風暴中心就這樣在中國南方席捲而起。就在吳三桂在雲南砍朱治國的頭祭旗,大校場內眾將士刀槍並舉,振臂啟呼「大周萬歲?大元帥萬元!」的同一時刻,一連晴了數日的京城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可怕的烏雲堆得密密層層,不慌不忙地推過來,又大大黑的破布從那團雲的邊上掛下來,大地頓時一片濁暗得如夜晚一般。

康熙正在殿上批閲檔案,點燈也來不及就乾脆放下筆,踱到殿門前看著天空出神,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天氣,晴得好好的天卻忽然變成這個樣子。他正在對天出神之時,湯若望被大風颳得十分狼狽,滿頭滿腦都是黃土,慌慌張張地跑進來,道:

「皇上,快、快準備弓箭!」

康熙自是一驚,他從沒見過這個外國人如此驚慌的,剛想問為什麼,湯若望又道:

「皇上。是你爭疆土的時候了,你拿上弓箭,片刻便知。」

康熙知道這湯若望知天文曉地理的知識淵博朝中無人能及,他訣不會胡言亂語.便道:

「小毛子,快給朕把龍弓箭取來。」

已被這種天氣嚇得在一旁發抖的小毛子快步走過去把那雕有龍的弓與箭取過來,托在手中恭恭敬敬地遞給康熙。

康熙取過弓拾上箭,狐疑地看著一動不動目不轉睛地看著西邊的那片黑雲的湯若望,湯若望對康熙說:

「皇上,你對吳三桂怎麼處置?」

康熙說:

「我用這箭射死他。」

湯若望說:

「這就對了,等會你對吳三桂有多大恨就用多大力射這一箭。」

康熙仍不明白湯若望的話,但他知道湯若望這樣說必有緣故,見他一臉的嚴肅和緊張覺得此時不便多問。

又過了一袋煙功夫,陡然一下,天空被一條莫測短長的火蛇劃破了,這火蛇因發出使人眩的慘白的光,蒼穹似乎開裂了,隨即是一聲可怕的,震耳欲聾的霹靂,天空碎裂了,大地在呻吟和顫抖……

湯若望指着那條在西邊天空不停地躥動的火蛇對康熙說:

「皇上,請射那條火蛇。」

康熙全身頓時緊張起來,舉起弓箭鋒利的箭頭直指天空,當那條火蛇再次出現在天空之時.他奮盡全力把手中的龍箭射出去。

湯若望立馬跪下拜倒在地,道:

「皇上,天下太平!」

康熙看到自己所射出的箭,一到空中便化作了一條小金龍直逼那條在空中躥動的火蛇,那火蛇慌忙竄逃,再也沒在天空出現。

康熙此時在對跪拜在地上的湯若望道:

「愛卿,平身!」

湯若望道:

「謝皇上」

說罷,站起來。天上那濃重黑幕一般的烏雲一點一點地散開,雷聲仍一個一個地相互追逐,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吼叫,只是聲音不停地在弱下去。

湯若望看著天自語自言道;

「果然如此,果真……」


  
康熙見烏雲漸漸散開,天又重放光明,大地如常,一切依舊。康熙莫名其妙地被湯若望折騰了一番便想問個明白是何緣故。

「湯愛卿剛纔你要我射了一箭真管用,天又重放光明,這是何原故,你慢慢給我講來。」

說罷,讓湯若望坐下。

康熙與這洋人有一段交往歷程,幾年前,湯若望欽天監推算日食有誤,和欽天監的漢宮雙方激辯。欽天監的漢宮楊光先辯不過,就找了他的茬子,上了一道奏章,說湯若望制定的那部《大清時憲曆》,一共只推算了二百年,可是誰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得上天眷佑,聖祚無疆,萬萬年。

湯若望只推二百年曆,那是在咒大清只有二百年天下嗎?

當時鰲拜當政,這傢伙十分專橫而且他篡奪皇位的野心日久,湯若望這樣說就等於是在罵他,說湯若望咒詛朝廷,該當凌遲處死。

康熙當時甚小,但很有頭腦,就問鰲拜這部《大清時憲曆》是幾時做的,鰲拜回奏是順治十年做好的,當時先帝還下旨嘉獎了他並賜了他一個「通玄教師」的封號。

康熙對鰲拜說:

「我六七歲時,就已在書房裡見過這部《大清時憲曆》了,這部曆書已做成了十年為什麼當時大家不說他不對?這時候爭他不過,便來翻他的老賬?那可不公道呀!」

鰲拜聽了康熙這番話想想倒也不錯,便沒殺這個洋傳教士,將他關在牢裡。鱉拜倒台後康熙便把這洋人放出了牢房,並讓他去造炮。

湯若望見自己的老命都是康熙救的,對他感激得了不得,為康熙造了多門精良的大炮,還為康熙出了許多關於改良工農業的主意。

湯若望原是一傳教士,知識頗淵博,更通中國的玄學,天文地理無所不通,順治曾了他一個「通玄教師」的封號。

卻說吳三桂把父母葬在西山龍口三年後,湯若望每次觀天像,不論天晴或天陰,無論颳風或下雨,他總看到西山的上空有一片浮雲,初時看這片浮雲若隱若現,極不易察覺。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團雲越來越大,有時並能看到一條蛇一般的東西在裡面蠕動。

湯若望觀察了這團雲整整十多年,終是不解其意。最近隨着吳三桂起兵造反的呼聲愈高,他發現這團烏雲越來越大,裡面那條蛇的形狀愈像一條正待長角的龍。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