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吳三桂 - 331 / 413
古典小說類 / 三月 / 本書目錄
  

吳三桂

第331頁 / 共413頁。

 大小:

 第331頁

朗讀:

三國時蜀國五虎上將之一的張飛,即是被這種人所暗算的。陝西提督王輔臣之所以被逼上造反之路,也是因為吳三桂的舊部掌握了軍中基層的實權,可以說,這些人便是軍隊的生命,而統軍大將則是他們的靈魂!

這些將佐只是聽說朝廷要撤藩,只是知道今日必有大事,但平西王究竟做何打算,看來今天便要水落石出了。


  

日上山頭時分,軍中大將們紛紛從校場儀門裡魚貫而出,整齊地排列于方隊西側,每人都手按佩劍,肅然站立。近二十名軍中文吏謀士也排成兩列,中央高台上座席虛空。顯然是在等待王爺……此刻的大校場格外肅靜,每個人似乎都在等待着什麼。

這時遠處傳來的一陣清脆的馬蹄聲打破了大校場沉靜的場面,一小隊人馬從校場大門外飛馳而來,這些將佐們都是久歷戰陣的關寧軍老班底,一聽這聲音,便知是平西王親臨了。

眾人側臉問,一匹火紅色的戰馬飛一般的來到大校場的高台前。

馬上戰將一勒繮繩,戰馬嘯嘯嘶鳴,站在台下,只見此人銀盔銀甲,外罩白色戰袍,銀白色的鬍鬚飄灑前心,雅如天神一般。

此時,整個校軍場內立刻響起了震耳欲聾般的聲音:「平西王千歲,千千歲!」

這是將佐對吳三桂的一種由衷的敬意與佩服,而站在兩旁的謀臣大將們卻沒有呼喊,因為他們知道,恐怕這是最後一次聽到這樣的呼聲了,馬上就該改變了。

吳三桂飛身下馬,大踏步登上中央今台,白色戰袍被風吹起,更增添了幾分威武,他向台下掃視了一眼,臉上卻不由地升起了一種悲哀的神色,他的頭一句話就使台下的將佐們大吃一驚:

「各位統領,各位將士,各位弟兄……本藩今日是要同你們訣別的,自今日以後,恐怕再難與弟兄們相見了……」說罷卻不由的放聲痛哭起來。

全場的將佐們都被這令人難以置信的場面,震驚了。

只聽將住隊中一人高聲喊道:

「王爺這是何意?有何難處,說與我等,我們誓死效忠王爺!」

緊接着便是一片雷鳴般的呼聲:「我等願誓死效忠王爺!」

又一個站在前排的將佐大聲道;「朝廷為何無故撤藩?!王爺若不明講,我等定去京城問個明白!」

吳三桂抽泣已停,漸漸止住了悲聲,他擦了擦臉上的淚痕,望着台下的將佐,沉痛地說:

「唉,這話倒難講,朝廷旨意不便隨意揣測,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卻是千古不變之理!本藩如今誰也不怨,只怨自己當年失策,輔清滅明,引狼入室,錯走了一步!今日風燭殘年奉旨戍邊不知死所,也是自作自受。即使死於荒野,也無話可說,只是怎對得起聖祖在天之靈……真是追悔不及啊!只可憐你們這麼多兄弟,隨我出生入死多年,立下了汗馬功勞,眼看就要煙消雲散,我,我……」說到此處,呈三桂忍不住熱淚奪眶而出。

在場的那些將佐們聽罷,也都低下頭,掩面而泣,頓時校軍場上一片抽泣之聲……

過了好一會兒,吳三桂止住了悲聲,把手一揮,只見從校軍場大門外進來八百名親兵,每四個人抬着一口紅油漆的大木箱,整齊地擺放在校軍場的前方。

將住們不知裏邊是什麼,都注意地看看。


  
「打開!」吳三桂沖台下的親兵一揮手。

這時幾百名親兵打開了箱子的蓋,將佐們都驚詫了——銀子!二百餘口箱子裡都是金銀珠寶,在陽光照耀下熠熠閃光。

吳三桂看了看這二百箱金銀,淒聲說道:「各位弟兄隨本藩數十年,南討北征,吃了不少苦,本藩卻未曾答報。這是本藩歷年積蓄,今日與各位長別,這些東西我已無用,你們各自拿去做紀念。他日本藩若有不測,各位見了此物,就如見了本藩。」說罷又大哭起來。

將佐們此時人人淚如雨下,「唰」地跪成一片:“王爺

吳三桂抽泣着說:「你們隨我征戰南北,哪個不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吳某人不是守財奴,這些東西你們拿去置些產業,後半生也有個落葉歸根之處,我也就心安了……」

將佐們完全被吳三桂的這番話感動了,歷來軍人出生入死,最恨剋扣軍餉的統帥,也最服關心體貼士卒的統帥。——他們很直爽,很質樸,誰對我好我就聽命于誰,效忠於誰,這也本是人之常情。戰國吳起待士卒如親人,士兵負傷,親自為士兵傷口吮血;把所有的賞賜都分給士卒,自己分文不留;那位受傷士卒的老母哭着跪在吳起面前說:「將軍殺我兒也。你為他吮血,他必為你賣命啊!」因此吳起率兵與諸侯大戰,從未敗過一場,實為罕見的常勝將軍!項羽也是厚待士卒,才有效命沙場的八千子弟兵。

至于吳三桂的鐵騎百戰百勝,其重要原因也在於吳三桂重義輕財,與士卒同心,前幾日他「沙場夜點兵,揮刀振軍威」也正體現了這一點,從這個方面看他比李自成,張獻忠更為出色。他深知孫子兵法中「上下同欲者,勝。」這句話的妙處,對手下的士卒之心,將士之意卻看得極為清楚……

話音剛落,將佐中立即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一個身材高大的參將昂首大聲問道:「王爺究竟有何為難之處,我們定當為王爺分憂!」

「是馬強麼?”吳三桂看了他一眼,「那年攻寶慶,若不是你,我几乎被箭射中,現在你的肩頭上還有箭疤,我真過意不去呀!哎,只可惜我今後照應不到你了!」吳三桂擦了擦眼淚繼續說。“前些日,朝廷派了哲大人和博大人來,在雲南城坐催我回遼東養老……關河萬裡,雲山路遙,此一去只恐凶多吉少,今日我便與你們生死長別了!」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