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吳三桂 - 294 / 413
古典小說類 / 三月 / 本書目錄
  

吳三桂

第294頁 / 共413頁。

 大小:

 第294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康熙在撤藩的同時,竟能考慮得這般深遠。在場的眾人無不倍受感動。

吳三桂面對這樣的大政治家、天才君主,輸的分數也太多了……


  

人們不禁驚訝,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待人處事為什麼這麼透徹深遠,且又有周密細緻的作風,實在不可思議!

然而,這卻是事實。

他議定批旨後,又要去吳應熊府上——既要撤藩,理應撫慰一下吳三桂在京城的嫡長子,以示朝廷寬仁。

這恩威並用的尺度掌握得何等爐火純青!

吳應熊是駙馬,按輩份還是康熙的姑夫。

此刻這位心煩意亂的額駙在園中間走。

他既摸不清康熙朝廷的真實用心,也對父親在雲南的動態不十分清楚。原先為三藩賣命效忠的人多極了,皇宮中的事不是他打聽,而是別人急相來報。但這幾年來額駙府上的人越來越少了。尤其是今年以來,他對皇室動態竟然如隔一座山一道水,難以向父親報告準確消息。

雲南派來的人也時常出錯,老父總是觀望,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一轉身,他發現四個人走進園中,夜色朦朧,忙問:「何人?」

「額駙,聖上駕到。」侍衛答話。

「啊——皇上!」吳應熊忙上前行禮。

「不必了,不必了。」康熙上前扶起吳應熊。

「請皇上到廳中坐。」吳應熊恭謹領路。

「這麼熱的天兒,就在園中亭內敘談吧。」

吳應熊忙呼侍女拿來給燈懸于亭柱,又拿來綉墩兒請皇上坐。

「快,將新進的嚇煞人香茶拿來。」

「什麼茶?嚇煞人香?有這麼厲害?」康熙沒聽過這麼奇怪的名字,笑問。

「這是蘇州東山島碧羅峰的茶。品味最純,茶女採茶歸時,不小心將茶放在懷間,茶得熱氣,異香發出,採茶女被嚇了一跳……故事傳出,於是得名『嚇煞人香』。家妹每年購一些孝敬父母,應熊分享一點口福。」

說著侍女已拿了一包茶葉過來。康熙因在鰲拜府領教過「女兒茶”的厲害,哪裡肯在這裡吃什麼「嚇煞人香」,忙笑道:“你不用沏了,這茶既然這麼好,就留着,容朕帶回宮去慢慢吃吧。」

吳應熊也聽說過鰲拜府那檔子事,知康熙疑心,一笑也就罷了。卻聽康熙笑道:「朕今日出來閒逛,隨便到這裡瞧瞧——你父親身體如何?」

吳應熊忙叩頭在地,答道;「父親常來家書,這幾年身子越發不濟了。常有昏眩的病症,眼疾也很重,書是不能看的了。看人看物也不甚清楚;上次還跌倒中風……」皇上問到父親,臣子須叩頭回答,這是禮儀。

「額駙明日到內務府領十斤上等天麻送回去,就說朕說的『人參不可輕服』。」康熙關切地說道。


  
吳應熊連連叩頭,感動得似乎有些哽咽,顫聲說道:「萬歲待臣父子思深如海,臣三生難報!」

「額駙請起,”康熙扶起他,誠摯地說,「有些事情朕也難一下子說清楚……你父親送來了摺子請求撤藩,朕已經批下去了,照允。國家有國家的規矩,否則無以成方圓。大臣中有人以為平西王不是真心,你父親那邊也有人疑慮——」說到這裡,他咳了一聲,周圍幾個人緊張得氣都透不過來,良久康熙才又道,“這些話詔書裡是寫不進去的,傳到雲南、廣東、福建很不好,望額駙傳達……」

吳應熊好似芒刺在背,無以應對。

「這些都是小人之見!”康熙有點激動,起身離座踱了幾步,「朕自幼讀書,深知『天下為公』的道理,昔日不撤藩是為了預防南明小醜跳樑,今日撤藩更為天下百姓休養生息。你父親過去功高如山,如今又自請撤藩,這樣深明大義的賢王到哪兒找去?」他加重了語氣,“這個話是一百理兒;另一面,當初你父親從龍入關,和朝廷殺馬為誓,永不相負。人以信義為本,吳三桂不負朝廷,朕豈肯為不義之君?」

康熙說得情真意切,又句句都是實言。

吳應熊心中道:「好厲害的皇上!可你說的都是真心話嗎?」康熙好像在回答他的疑問,又道:

「朕就是掏出心來,懷着異志的人,也未必肯信。若論大義,你是朕的臣子;若倫私情,你是朕的姑夫。咱父爺們在這過一過心,我寫信把這個話傳給你父親,叫他拿定主意,首先不要自疑,更不要聽小人們的調唆,又是煮鹽,又是冶銅的,朕看大可不必。你說是嗎?」

「是!”吳應熊重重叩頭答道:「主子如此推心置腹,天理良心,奴才和家父皆當以死報效!」 「你在京時間太久了,這不好。」康熙又道,“倒像朕扣你作人質似的——你說是麼?」

「是——不是!」吳應熊胸口嗵嗵直跳,蒼白的嘴唇蠕動着,慌亂得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周培公、魏東亭聽了這些話,像是要放吳應熊出京的意思,一下子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康熙心裡暗笑,口裡語氣卻轉沉痛:「說這話的人,朕真不知是何心腸!朕是濫殺人亂株連的昏君麼?你都看見了的,鰲拜犯了多大的罪,朕都沒有殺,他的四弟照樣陞官!你是朕的至親,又是長輩,朕怎能忍心加害於你?」

這也是實話,眾人不禁面面相覷。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