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皇帝幸韓嫣,賞賜而已,皆不在大位。公孫弘以布被修德,擢備宰相,巧言令色,君子不貴。昔成湯拔伊尹於鼎俎,文王招呂尚於釣濱,武丁顯傅說於版築,桓公舉寧戚於擊角,皆以立霸王之功,騰茂績於無窮。豈以利耳悅目為得意哉!今大司馬衛將軍高安侯董賢,累世無功於漢朝,又無肺腑之連,復無名蹟高行以矯世,升擢數年,列備鼎足,典衛禁兵,主歷天文,無功封爵,父子兄弟,橫蒙拔擢。
賞賜空竭帑藏,萬物喧嘩,偶言道路,誠不當天心也,昔褒神元變為化為人,實生褒姒,亂周國。恐陛下有過失之譏,賢有小人不識進退之禍,非所以見卓爾垂法後世。陛下采芻蕘,賢負薪,冀有益於毫釐。(荀悅《漢紀》二十九:元壽元年,侍中王閎上書諫,不從。
案:此書班書未載,《禦覽》七百十六引《漢名臣奏》云云,王莽斥出王閎。太后憐之,閎伏泣失聲,太后親自以手巾拭閎泣,亦班書所未載。范書為王閎立傳,亦簡略不詳。)
☆王音
音,禁弟長樂衛尉弘之子。初為侍中中郎將,河平中遷太仆,陽朔中拜御史大夫,代王鳳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封安陽侯。永始二年卒,謚曰敬侯。
○因雉鴝上言
天地之氣,以類相應,譴告人君,甚微而著。雉者聽察,先聞雷聲,故《月令》以紀氣。經載高宗鴝雉之異,以明轉禍為福之驗。今雉以博士行禮之日大眾聚會,飛集於庭,歷階登堂,萬眾睢睢,驚怪連日。
徑歷三公之府,太常宗正典宗廟骨肉之官,然後入宮。其宿留告曉人,具備深切,雖人道相戒,何以過是!(《漢書·五行志》中之下:鴻嘉三年三月,博士行大射禮,有雉飛集於庭,歷階登堂而鴝,後雉又集太常、宗正、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馬車騎將軍之府,又集未央官承明殿屋上。時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待詔寵等上言。)
○復對詔
陛下安得亡國之語?不知誰主為佞諂之計,誣亂聖德如此者!左右阿諛甚眾,不待臣音復諂而足。公卿以下,保位自守,莫有正言。如令陛下覺悟,懼大禍且至身,深責臣下,繩以聖法,臣音當先受誅,豈有以自解哉!今即位十五年,繼嗣不立,日日駕車而出,行流聞,海內傳之,甚於京師。外有微行之害,內有疾病之憂,皇天數見災異,欲人變更,終已不改。
天尚不能感動陛下,臣子何望?獨有極言待死,命在朝暮而已。如有不然,老母安得處所,尚何皇太后之有!高祖天下當以誰屬乎!宜謀於賢知,克己復禮,以求天意,繼嗣可立,災變尚可銷也。(《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後帝使中常侍晁閎詔音曰:「聞捕得雉,毛羽頗擢折,類拘執者,得毋人為之?」音復對。)
☆許嘉
嘉,昌邑人,宣帝許皇后從弟,為中常侍。元帝即位,襲封平恩侯,奉後父廣漢後,拜衛尉,遷右將軍。永光中徙左將軍兼衛尉,代王接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建始三年免。
河平二年卒,謚曰共侯。
○毀廟議
孝文皇帝除誹謗,去肉刑,躬節儉,不受獻,罪人不帑,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絶人類,賓賜長老,收恤孤獨,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宜為帝者太宗之廟。(《漢書·韋玄成傳》:大司馬車騎將軍許喜等二十九人以為。)
○郅支縣頭稿街議
春秋夾谷之會,優施笑君,孔子誅之,方盛夏,首足異門而出。宜縣十日乃埋之。(《漢書·陳湯傳》:車騎將軍許嘉、右將軍王商以為云云,有詔將軍議是。)
☆甘延壽
延壽字君沈,北地鬱郅人。少為羽林,累遷遼東太守,免。起為郎中諫大夫,使西域,都護騎都尉,以斬郅支單於功封義成侯,遷城門校尉護軍都尉。卒,謚曰壯侯。
○上疏斬送郅支首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於已稱北藩,唯郅支單於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於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
宜縣頭稿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陳湯傳》)
☆陳湯
湯字子宮,山陽瑕丘人。宣帝時為太官丞。元帝初舉茂材,被劾下獄,後為郎。建昭中遷西域副校尉。
矯制發諸國兵,破斬郅支單於,賜爵關內侯,拜射聲校尉。成帝初免,後以言事下獄,奪爵為士伍。王鳳奏為大將軍從事中郎。永始初免為庶人,徙敦煌,又徙安定。
哀帝時還,卒於長安。王莽為安漢公,追封破胡侯,謚曰壯。
○上疏自理
臣與吏士共誅郅支單於,幸得禽滅,萬裡振旅,宜有使者迎勞道路。今司隷反逆收系按驗,是為郅支報仇也!(《漢書·陳湯傳》:司隷校尉移書道上,系吏士按驗之,湯上疏言。)
○上封事請徙初陵
初陵,京師之地,最為肥美,可立一縣。天下民不徙諸陵三十餘歲矣,關東富人益眾,多規良田,役使貧民,可徙初陵,以強京師,衰弱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貧富。湯願與妻子家屬徙初陵,為天下先。(《漢書·陳湯傳》)
☆張博
博字子高,宣帝張婕妤之兄,坐詿誤蕃王,與婿京房皆棄市。
○報謝淮陽王
當今朝廷無賢臣,災變數見,足為寒心。萬姓咸歸望於大王。大王奈何恬然,不求入朝見,輔助主上乎?(《漢書·宣元六王傳》:王遣人持黃金五十斤送舅張博,博喜還書謝,為諂語盛稱譽王,因言)
○復遺淮陽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