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漢文 - 134 / 225
古典散文類 / 漢人 / 本書目錄
  

全漢文

第134頁 / 共225頁。

 大小:

 第134頁

朗讀:

故管仲曰:「吾始困時,與鮑叔分財,多自予,鮑叔不以我為貪,知吾貧也。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吾有利有不利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吾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鮑叔既進管仲,而己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管子既相,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醜,故其書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猶流水之原,令順人心,故論卑而易行。俗所欲,因予之;俗所否,因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為福,轉敗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伐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桓公北征山戎,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柯之會,桓公背曹沫之盟,管仲因而信之,諸侯歸之。


  

管仲聘於周,不敢受上卿之命,以讓高國,是時諸侯為管仲城谷,以為之乘邑。《春秋》書之,褒賢也。管仲富擬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侈。管子卒,齊國遵其政,常強於諸侯。

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太史公曰:「余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詳哉言之也。」又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愛,豈管仲之謂乎。」《九府》書民間無有,《山高》一名《形勢》。

凡《管子書》務富國安民,道約言要,可以曉合經義。向謹第錄。(《管子》明刻本。)

○晏子敘錄

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書《晏子》十一篇,臣向謹與長社尉臣參校讎,太史書五篇,臣向書一篇,參書十三篇,凡中外書三十篇,為八百三十八章,除復重二十二篇,六百三十八章,定著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外書無有三十六章,中書無有七十一章,中外皆有以相定。中書以「夭」為「芳」,「又」為「備」,「先」為「牛」,「章」為「長」,如此類者多,謹頗略前,皆已定,以殺青,書可繕寫。

晏子名嬰,謚平仲,萊人。萊者今東萊地也。晏子博聞強記,通於古今,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盡忠極諫道齊國,君得以正行,百姓得以附親,不用則退耕於野,用則必不詘義,不可脅以邪,白刃雖交胸,終不受崔杼之劫,諫齊君,懸而至,順而刻。及使諸侯,莫能詘其辭,其博通如此。

蓋次管仲,內能親親,外能厚賢,居相國之位,受萬鐘之祿,故親戚待其祿而衣食五百餘家,處士待而舉火者亦甚眾。晏子衣苴布之衣,麋鹿之裘,駕敝車疲馬,盡以祿給親戚朋友,齊人以此重之。晏子蓋短,其書六篇,皆忠諫其君,文章可觀,義理可法,皆合六經之義。又有復重文辭頗異,不敢遺失,複列以為一篇,又有頗不合經術,似非晏子言,疑後世辯士所為者,故亦不敢失,復以為一篇。

凡八篇,其六篇可常置旁禦觀,謹第錄。臣向昧死上。(《晏子》宋刻本)

○孫卿書錄

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向言,所校讎中《孫卿書》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復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皆以定殺青,簡書可繕寫。

孫卿,趙人,名況。方齊宣王威王之時,聚天下賢士於稷下,尊寵之,若鄒衍、田駢、淳于髡之屬甚眾,號曰列大夫,皆世所稱,咸作書刺世。是時孫卿有秀才,年五十,始來遊學,諸子之事,皆以為非先王之法也。孫卿善為《詩》《禮》《易》《春秋》,至齊襄王時,孫卿最為老師,齊向修列大夫之缺,而孫卿三為祭酒焉。

齊人或讒孫卿,乃適楚,楚相春申君以為蘭陵令。人或謂春申君曰:「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孫卿賢者也,今與之百里地,楚其危乎?」春申君謝之。孫卿去之趙,後客或謂春申君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魯入齊,魯弱而齊強。故賢者所在,君尊國安。


  

今孫卿天下賢人,所去之國,其不安乎?」春申君使人聘孫卿。孫卿遺春申君書。刺楚國,因為歌賦以遺春申君,春申君恨,復固謝孫卿,孫卿乃行,復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孫卿廢,因家蘭陵。

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及韓非號韓子,又浮丘伯,皆受業為名儒。

孫卿之應聘於諸侯,見秦昭王,昭王方喜戰伐,而孫卿以三王之法說之,及秦相應侯皆不能用也。至趙,與孫臏議兵趙孝成王前,孫臏為變詐之兵,孫卿以王兵能之,不能對也,卒不能用。孫卿道守禮義,行應繩墨,安貧賤。孟子者,亦大儒,以人之性善,孫卿後孟子百餘年,以為人性惡,故作《性惡》一篇以非《孟子》。

蘇秦、張儀以邪道說諸侯,以大貴顯,孫卿退而笑之曰:「夫不以其道進者,必不以其道亡。」

至漢興,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書美孫卿。孫卿卒不用於世,老於蘭陵,疾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乎巫祝,信礻幾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滑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葬蘭陵。而趙亦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辨,處子之言。魏有李悝,盡地力之教。



贊助商連結